中华对联(全四册)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陈君慧 编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年: 2008-11 页数: 766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068422
内容简介 · · · · · ·《中华对联(全四册)》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祷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对联的形式,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它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历经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的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对联有诗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对联又不同于诗。它不用押韵,不讲究句子的整饬,句子长短可以任意变化,只要上下联对仗就可。对联虽与骈体文十分相似,同样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可是骈体文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一般...
《中华对联(全四册)》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祷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对联的形式,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它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历经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的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对联有诗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对联又不同于诗。它不用押韵,不讲究句子的整饬,句子长短可以任意变化,只要上下联对仗就可。对联虽与骈体文十分相似,同样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可是骈体文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一般是四字或六字,而对联则不刻意限制字数,而且骈体文是由一个个平行句子组成,而对联则只由两个平行句子(上下联)组成。因此,对联是一种与诗、词、曲、骈体文等并立的一种古典格律文学样式。 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左后右,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数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把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意思是对联体现着我们民族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它有自己的独特格律,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以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它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对联依据功用不同,可分为:在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张贴的时令对联叫春联;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的对联叫婚联;为祝寿他人,评赞过寿者业绩、祝福过寿者多福多寿的对联叫寿联;对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叫挽联;赞叹大好河山的对联叫风景名胜联等。
|
知道了很多心里曾经疑惑但没获得过解答的地方
大爱,好好看
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