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回顾这位大师一生的创作,有三部作品不得不读。
这第一部不得不读的作品是《家》,这是巴金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是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名声的作品。作品中洋溢的热情和进步的气息感染了当时不少青年。
这第二部不得不读的作品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作品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相比于前两部作品的广为人知,这第三部不得不读的作品,名声就没有那么大,但却是巴金十分偏爱的作品,因为这是他的艺术风格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就是《寒夜》。
1947年,巴金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他们怀揣教育理想,希望靠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创办一所学堂。抗战爆发后,汪家逃...
巴金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回顾这位大师一生的创作,有三部作品不得不读。
这第一部不得不读的作品是《家》,这是巴金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是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名声的作品。作品中洋溢的热情和进步的气息感染了当时不少青年。
这第二部不得不读的作品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作品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相比于前两部作品的广为人知,这第三部不得不读的作品,名声就没有那么大,但却是巴金十分偏爱的作品,因为这是他的艺术风格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就是《寒夜》。
1947年,巴金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他们怀揣教育理想,希望靠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创办一所学堂。抗战爆发后,汪家逃难至重庆,文宣做着校对工作,妻子树生在一家银行当“花瓶”,汪母操持家务。生活的压力和家庭内部的重重矛盾,最终让这个家庭分崩离析,难逃悲剧。
不同于《家》、《雾•雨•电》等前期的作品,巴金在《寒夜》中用笔极为冷静,创作风格由热情倾泻转入深蕴细腻,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巴金在艺术上的成熟之作。
然而,这又是一部生不逢时的经典小说。
1947年3月《寒夜》单行本出版的时候,正值国共两党兵火大燃之时,整个社会人心惶惶,即使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也是物价飞涨,生活难以安定,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担忧,哪还有心思关心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或死亡?
1949年以后,《寒夜》作为调子太灰暗、没有给人指出道路的、伤感的“小资产文艺作品”,自然不合时宜,再次被人们忽略。
直到新时期,《寒夜》才得到应有的评价,连巴金也长舒一口气,讲出自己心底对作品的偏爱。
今年正值《寒夜》出版70周年,为向纪念巴金以及这部经典小说,由巴金故居和海豚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寒夜》复刻本,以飨热爱巴金的读者。
复刻本完全按照1947年晨光图书印刷公司初版进行仿制。为了表现出初版的历史沧桑,工匠师傅经过反复测试,使复刻本在视觉效果上十分接近初版,具有浓浓的历史感。
复刻本除了还原了初版原貌,还具备以下特点:
设计了贴身的塑料皮封,能保护图书封面;
随书赠送巴金《寒夜》珍贵手稿一份;
为复刻本量身打造了精美函套;
这次复刻本是以巴金收藏的初版《寒夜》为底本,因此在复刻的时候,做了一点“小花招”,那就是在封面上,复刻了巴金先生的签名。
除此之外,在这本书的版权页上,还有“巴金故居复刻本”印章,使这个版本既能为读者展现初版的原貌,又有自身独特的标识。
细细品吧~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好好好好好
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