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弗里德曼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刘维奇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创始人 出版年: 2009-8 页数: 203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与经济学大师面对面系列丛书 ISBN: 9787115205957 内容简介 · · · · · ·《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创始人》用通俗的语言,给读者全面介绍了20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重要理论思想及其深远影响。作为现代货币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弗里德曼强调了货币对解释经济变量的作用,重新整理了现代货币数量论,用新的方式论证了交换方程,论述了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稳定关系。他提出了“自然率假说”,用适应性预期说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趋于垂直。在需求管理上,他反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张单一的货币规则;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他反对采取收入政策。最后,他强调经济自由,反对政府干预。在经济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与宣扬实证经济学。弗里德曼的经济学理论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创始人》集系统性和通俗性于一身,使读者能够轻松领略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理论,同时学会用大师的智慧来观察和指导生... 目录 · · · · · ·第一部分 思想缘起一、他走了,但他留下了很多 (一)美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公民 (二)他还会站在那里 (三)历史向他低头 二、勤勉、天赋,铸就一生辉煌 · · · · · ·() 第一部分 思想缘起 一、他走了,但他留下了很多 (一)美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公民 (二)他还会站在那里 (三)历史向他低头 二、勤勉、天赋,铸就一生辉煌 (一) 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似乎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1.犹太人移民后裔 2.勤奋好学的少年时代 3.大学时代的探索与选择 (二)“我选择人迹较少的一条” 1.领略名校风范 2.重返芝加哥 3.学术生涯的开始 4.短暂的挫折 (三)芝加哥是他的精神家园 1.涉足货币经济学领域 2.两次愉快的经历 3.芝加哥的辉煌 三、心手相牵,走过近一个世纪 (一)情定芝加哥 1.移民美国 2.芝加哥相遇 3.分别与重聚 (二)从不乏味的崭新生活 1.步入婚姻殿堂 2.幸福的婚后生活 (三)“罗斯和我是平起平坐的合作者” 1.生活上相互扶持 2.学术上相互切磋 四、良师益友,受益终生 (一)阿瑟与霍默 (二)瓦伊纳与奈特 (三)沃利斯与施蒂格勒 (四)哈耶克与贝克尔 五、神圣殿堂,硕果累累 (一)迈向经济学的神圣殿堂 (二)“教学工作补充并完善了我的研究” (三)学术硕果并非大师的全部 第二部分 理论全貌 一、持久性收入假说 (一)消费函数之谜 (二)持久性收入假说 (三)对消费理论的创造性构建 二、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一)货币数量论的重生 1.传统货币数量论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困境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结构 1.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 2.货币需求理论 3.货币供给理论 4.货币政策 (三)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的原因 2.通货膨胀与市场机制 3.通货膨胀和失业 4.通货膨胀的治理 (四)现代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 1.政策思想 2.政策手段 3.政策实践 三、 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观 (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1.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 2.新自由主义的学派 (二)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三)市场机制是最好的经济体制 1.传递信息 2.激励作用 3.分配产品 (四)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 1.经济自由是达到政治自由的手段 2.政治会影响经济自由 3.经济自由不排斥政府 四、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一)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理论的含义 (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四)理论的检验问题 五、弗里德曼的其他理论 (一)菲利普斯曲线 (二)价格理论 (三)浮动汇率理论 (四)教育凭证思想 第三部分 时间洗礼 一、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一)颇有争议的理论创新者 (二)货币主义的痕迹 1.弗里德曼与宏观经济学 2.弗里德曼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弗里德曼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三)最好的认可 1.颇有争议的获奖者 2.颁奖现场的波澜 3.贺宴与演讲 二、自由主义思想远播 (一)自由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1.自由主义旗手 2.个人自由高于一切 3.自由选择就是美德 (二)宣扬自由主义的舞台 1.朝圣山学会 2.费城学会 (三)传播思想的途径并非只有一条 1.《新闻周刊》专栏作家 2.资本主义与自由 3.自由选择 三、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日久弥深 (一)进行公共政策辩论 1.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 2.美国企业研究所 3.国际货币市场 4.限制税收全国委员会 (二)助力戈德华特竞选 (三)两次担任总统经济顾问 1.尼克松总统经济顾问 2.里根总统经济政策顾问 四、弗里德曼与世界 (一)旅行同样也是工作 1.周游世界 2.国外访问 (二)独一无二的备忘录 (三)把评判交给历史 1.带来麻烦的访问 2.历史的反复 3.最后的评价 (四)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1980的中国之行 2.第二次中国之行 3.最后的访问 五、尾声 参考文献 · · · · · · () |
文字却通俗易懂
还行。。。
五星推荐
一口气看完,真正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