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功之路到底在哪裡?
许许多多成功的理论,是将基础放在相信你自己或设定目标。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理论行不通。
坊间谈论「成功原理」的书籍很多,但是,却没有一本书的影响力超越由诺曼.皮尔牧师(Norman Vincent Peale)所着的《积极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皮尔博士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為自己描绘一幅成功模样的心智画像,并且在自己脑中就该画像做有系统的陈说,然后,深深的烙印和铭记於心。只要固执的怀抱着这幅画,不让它褪色,你的心智就会设法去实现这幅画。
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就像皮尔牧师所说的一般,那你就是一厢情愿了。舒勒牧师(Robert Schuller)说:「改变你的思想,你能够改变你的世界。」换言之,你要纵脱、解放自身的力量。
相信你自己,是否就是成功的关键呢?我们认為不是。我们相信,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成功的关键,是在於相信别人。换言之,要找到一匹马来骑。
当你把焦点集中在你自己身上时,你所握有的赛马马票只有一张。藉着开拓自己的眼界,包容其他人,你就大大的增加了所操的胜算。进一步说,你要敞开你的胸襟,接纳任何可促使和帮助你成功的可能性,诸如:產品马、创意马、地理马、宣传马。為什麼你硬要设定你自己是你成功的唯一机运呢?敞开你的胸襟,接纳千千万万个其他的可能性吧!
相信自己?!
朋友,你不妨正视镜子裡的你,然后问自己:「我相信这位目不转睛朝着我看的老兄吗?」
多数专家认為,你不相信。正因為如此,坊间才会有那麼多有关积极思考的书籍。
巴拉迪诺博士(Dr. Connie Palladino)所着的《相信你自己并使它发生指南》(The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Make It Happen Guide)一书,就是这类的典型之作。巴拉迪诺博士是位事业发展顾问,他指出:「我们的收入不啻是张成绩单,而这张成绩单就反映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洛杉磯一位名為格兰特(Dave Grant)的作家,更直率地断然主张:「你赚多少,你就值多少。」
不过,这些专家所注意到的,只是在这个世界裡,高涨的自我与物质成功间的相互关係而已。
成功与自信,代表一个「鸡和蛋」的问题、连同一个答案。实际上,两个都是答案。
是自信使你成功呢?还是成功使你有了自信?
照我们的意见,两者都对。不过,在这两个途径之间,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要增加自信非常困难,就像是去「推」一条绳子一样(绳子要「拉」才能使劲)。你务必相信,多数过分自我的人,生来就是这样的。唐纳.川普(Donald Trump)去找皮尔牧师,為的是请他主持婚礼,而不是要皮尔為他的自信打气。
相反地,自我多疑的人,要嘛生性如此,要嘛就是在他们小时候缺乏安全感。意气消沉这种精神上的疾病,或许是自疑症的夸张形式(告诉那些意气消沉的人,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增加自信心)。
你生来就有智商,我们相信,你生来也有「信商」(Confidence Quotient)。信商跟智商一样,是很难提高的。
不过,无论如何,你还是要尽力设法使自己更具信心,但是,不要过分勉强,用些比较容易的方法,使自己变得更成功,然后让成功来培育和养成你的自信。
设定目标!
除了上述的「相信你自己」之外,下一个成功的理论,就是「设定目标」。如果,你研读那些供你自修用的书籍,你会发现,没有目标,你绝不能成功。首先,你要有人生目标,然后,你设定五年目标、十年目标、十五年目标等。
然而,你研究一下现实情况,你会感到惊讶。如果你的目标是要担任一家电脑公司的高级主管,你会把工作生命的最初十六年,花在一家可乐公司吗?大概不会吧?然而,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董事长史考利(John Sculley)却是这样做的。
当然,你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来进行。如果你想要拥有一家义大利披萨连锁店,你会从电脑公司开始,最后出任皮尔布瑞公司(Pillsbury)负责管理资讯系统的副总裁吗?而这正是教父披萨连锁店公司(Godfather's Pizza)总裁赫曼.卡因(Herman Cain)所做的。
如果,你想要在四十一岁时出任美国的副总统,你会花费四年工夫在大学裡喝啤酒、打高尔夫,以及成绩都是丙和丁吗?美国前任副总统奎尔就是这样。
有一次,奎尔的祖母告诉他:「只要你竭尽你的努力,你想要成為什麼样的人,就能成為什麼样的人。」
事实不然。奎尔并没有使自己在四十一岁时出任美国副总统;让奎尔变成美国副总统的是布希总统。
在我们这个民主平等的社会,人们已经忘记了踏上成功之路的古典定义:学富五车不足恃,攀亲附贵最可行。
如果,你认為用这种方法治理一个国家是很可怕的,「吾道不孤」,我们跟你的想法是一致的。看起来是很可怕,但却是很典型的。
当你為自己设定目标时,你会假定光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事实呢?绝非如此。你不能全靠自己到达天庭,你得靠上帝的帮助才行。
当你自己设定目标时,也等於是為自己戴上了眼罩,将会错过不在主要关联和顺序上的机会。如果你知道你要去哪裡的话,你就不会去看旁边的小路,而那些小路却常常引导你遇到一生的机会。你这是患了「隧道眼光症」(tunnel vision)。
多数人都患了这种毛病。在行销你自己方面,如果说有一个大家所犯的共同错误的话,那就是:设定个人的目标,往往会看不见其他机会的存在。
当你為自己设定目标时,你同时也剥夺了生命中的神祕与兴奋。抽象派大师毕卡索就曾经说过:「如果,你总是知道什麼正是你想要的,你所能发现的,充其量也不过是这些而已。」
当你為自己设定目标时,你通常都忘记其他人也会设定他们的目标。如果,每一个人都想当山顶之王,那山顶不就变得有些拥挤吗?朋友,何不试试山谷呢?
根据美国《花花公子》(Playboy)的调查显示,四一%的美国父母亲,期望他们的孩子之中,有一个在长大后能成為美国总统。美国大约有八千万个家庭,每一个家庭平均有两个孩子,这样算来,美国有六千五百万个小孩,是把目光摆在华府的白宫。
现在,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保持选择的自由,不要把自己锁定在一个目标上。对许多人而言,这样一来,他们的前途,或许会比所能想像到的更為刺激、更富有魅力,以及更具报酬性。
在一九八九年毕业於长岛波特列日预备学校(Portledge Prep School)的古柏曼(Daniel Richard Cooperman)说:「我不知道我要去哪裡,但是,我已等不及要赶到那裡了。」
即使你抵达成功之地,你所走过的路,也绝不是笔直的。裴洛(Ross Perot)说:「生命就像个蜘蛛网,蜘蛛丝以奇妙的角度交叉、混织。不论你成功与否,全都不在於你的计画是好是坏--特别是学校所教你的那些所谓的五年策略计画。要成功,靠的是你对意外的突发机会,做出何种反应。」
汤姆.毕德士(Tom Peters)也抱持同样的看法。他说:「任何事业规画的概念,我全都不喜欢。我从来就没有什麼公式,也没有什麼人生计画,当运气来时,我就加以利用。成功,九八%靠的是运气。」
裴洛和毕德士都是打破旧风气的人,他们毫不犹豫地攻击传统的观念。多数人在爬昇到高峰时,就着手掩盖、遮蔽和隐瞒他们过去的踪跡。他们绝不归功於运气,也不说凭的只不过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而已。他们归功於辛勤的工作、有目标,以及相信他们自己。
他们不想让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办到的,「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神话令他们更為得意。公司的老闆或老闆娘经常都会说,对於有能力而又肯勤劳工作的人而言,公司正充满了许多绝佳的机会。下次,当他们向你大放此类厌辞时,你就边听边默念「奎尔」十次。这样,就会保持你的头脑清醒,认清爬上成功阶梯的真正道路何在。
賴茲和屈特,係美國著名行銷專家,曾出版《行銷戰爭》、《逆思考行銷》、《定位行銷策略》三本暢銷鉅著,深受國內外讀者喜愛。本書乃根據兩位作者征戰企業界的經驗,將行銷應用在個人的成功策略上。
很期待
期待内容,好想赶紧开始看
还没看 不错
一口气看完,真正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