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的乱炖 - 20190103

今日份的乱炖 - 20190103

原创: 于松民  无照骑士  1月3日

写在前面

这算是我在这个公众号里,继「今日份的闹心」和「今日份的开心」之后,开的第三个不定期更新系列吧,主要为了写以下两类东西:

第一类,有时候看到有趣的消息、文章想转发评论一下,又觉得不好总在朋友圈刷屏(其实发得已经不少了),或者懒得用九宫格打那么多字;
第二类,一点细小的、不成系统的想法,灌水可以写成文章,但又不值得,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
给这个系列起名「乱炖」,大概是汇总的意思,几部分内容之间不必然联系,我就瞎写,大家感兴趣的就瞎看吧。



1. 买「得到」是智商税吗?

「智商税」这个词儿自从被发明出来,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嫁接到鄙视链逻辑上之后,威力更大。最近罗振宇刚刚完成了2019年的跨年演讲,因为一句「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出现了明显的勺子被喷得够呛——他误译了巴菲特的原话:Being short America has been a loser game. I predict to you it will continue to be a loser's game. (做空美国一直是输的,我向你保证,它还会如此继续下去。)

说实在的,我也不懂他为什么会犯下这么明显的错误,但由此开始的批评逐渐发展到对得到产品的批评——其实这种批评并不新鲜——认为是「智商税产品」,我觉得还是有些过了的。

在我个人看来,得到产品当然有它的问题,比如内容组织和讲述方法上更强调概念的打击感,结构性相对弱、逻辑链相对短,以此来给用户更强的「得到感」,其实能够沉淀下来的不多。

但是,我个人觉得,在指出得到产品问题以外,同样值得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对此我想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

第一,内容质量、方法质量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第二,二者是相乘而非相加的关系,有一者太低甚至为零,对学习效果影响都很大;
第三,方法质量的影响往往更大,不过这是我的个人体会了,写出来供大家交流。
方法质量评价起来,其实比较复杂。一方面,它涉及各种学习内容的定位,比如,在得到上听了一门西方艺术史的专栏,如果把它当做高效入门的起点,可以再去看更多画册、听更多音乐,甚至把注意力延伸到宗教当中去;另一方面,它也与时间管理有关,比如我每天上下班路上将近两个小时,往返听得到的专栏,并每天整理一点笔记,攒一些笔记后再输出——当然,我也可以在车上看kindle,但得到相对轻松,可以在有内容的同时让我更加放松,毕竟精进以外我还需要生活。

综合下来,考虑到方法质量对总效果的影响,我个人还是把得到作为一个不错的内容来源的。有人替我读书摘要,讲给我听,然后我再决定还要不要细看,甚至以它为起点进入某个不小的领域,在讲求效率的时代得到是很好的补充了。



2. 最高法的故事

最近另一条让人惊呆的消息,大概是最高法卷宗丢失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微博上搜索「沿海记录观察者」的总结,故事发展精彩纷呈:有政府和企业的博弈,签好的合同说取消就取消,以国家财产的名义;有从文工团摇身一变成为女港商的逆袭人生,背后的发家史引人猜想;有手眼通天到最高法的利益勾结与权术手段,原来最高法也跟小县城的大佬差不多;有夹缝求生存的法官为了怕被自杀,两次录视频留下证据。

其实这种事儿,地方政府、民企也好,所谓的女港商也好,还有正义斗士崔永元,很难说背后没有更大力量的加持。给定当下的权力架构和管制能力,能维持热度在公众面前打斗的大案,大概率是神仙打架尚未分出胜负。只是法律,从来不是其中能起作用的一个——制度永远是权力手中的棒子而已。普通人只能在一旁看着,祈祷事儿不要摊到自己脑袋上。

文章已于2019-01-04修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