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有一种笑直抵心灵 吴仰华 一剪梅诗意空间 2016-12-19 《方山子传》写的是一个有别于封建社会一般读书人的隐士,先是当游侠再成士人最后又去隐居了。他可谓抱着金砖出世,年轻时候却不与一般的官宦子弟一样利用先祖的功勋为自己谋求官职,而去当了一位侠客,中途却又折道回来读书,希望以此实现自己的济世情怀,未达其志遂去隐居。触动我的不是他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而是他对金钱的态度。年轻时他一直是“用财如粪土”的,正如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一样,他很可能也是个败家子,可贵的是最后选择隐居的时候他却抛弃了壮丽的园宅和可供租赁的田地,“弃车马,毁冠服,徒步而来山中”,过起了家徒四壁粗茶淡饭的生活。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却好像没有这个艰难的适应过程,曾经的浪荡子弟过起穷日子还很惬意,还领导得全家都很自得快乐。早年当游侠时他也是受人仰慕推崇的,隐于山中之后就“不与世相闻”了,曾被苏轼戏谑“谈空说有夜不眠”,喜欢娱乐喜欢聚会喜欢交友的他如今是“人莫识也”,这种种大概需要一种别样的情怀吧。这样的人平时会呈现一张怎样的脸呢?爽朗的?冷峻的?嬉皮笑脸的?我忍不住好奇地去猜想。让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那一笑。当他与苏轼在黄州偶遇时,双方自然有些惊讶,问一句你“何为在此也?”定是必然。奇的是听苏轼讲完后,他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他到底在笑什么?我们当然不会不知道苏轼来黄州是因为乌台诗案,他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虽已出囚笼,可毕竟是不同寻常的贬谪,来到这个狗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心情也不免有过不平有过懊丧有过郁结的,作为老朋友,即使是没有好好地安慰他一番,也得给他来个深情拥抱,再不济拍拍他的肩膀,道一句“兄弟,保重”也好呀,你笑的到底是哪一出啊?难道是笑我苏轼也有今天,由公卿沦落为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还是在幸灾乐祸?或者因为也跟你一样“不遇”而获得心理平衡?如果这样忖度苏轼,那真是太不了解他了。这一笑之后,苏轼就受邀住到他那“环堵萧然”的家,整天流连诗酒、互相酬唱去了。 这一笑实在太值得玩味了,也许是一种惺惺相惜的理解,也许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安慰,也许是一种对往事对灾难一笑而过的泰然自若,也许是对小人只会无中生有造谣中伤的无耻行径的嘲讽,也许有对好友超脱豁然面对的鼓舞,反正这种笑只能在心意相通、无需千言万语便能深深读懂对方且理解力感受力都在相近频道上的两个人中间产生,凡夫俗子难望其项背。那笑,有直抵心灵的力量,你说呢? 附录:苏轼《方山子传》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朋友别哭 吕方 - 爱一回伤一回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