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公式用一个式子解释美丑

合适公式:用一个式子解释美丑

金斌达  合适公式  2016-08-01
在我的大学的大一课程中,有一门必修课叫做“形式语言”。内容大致是向我们分析绘画作品中的绘画语言(表现手法)和点线面的构成。以启示我们作画时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理性思考隐藏在内容之下的点线面构成,从而使画面看上去更为和谐。
这门课我认为是对当时的我,一个经历高强度套路化应考训练的初入美术学院的我,一次审美上的洗礼 。它训练同学们注意周遭一切的协调与不协调景象。    
 
 
搭配一束花时,要掺杂、调换颜色,这里添一点,那里去一点,凡是做过这种事的人,都会有一种斟酌形状和颜色的奇妙感受,但又无法准确地讲述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和谐。
我们只是觉得,这里加一点红色,花束就焕然改观,或者觉得那片蓝色本身还不错,可配上其它颜色便不"协调",而偶然来上一簇绿叶,似乎它又显得"合适"起来。"不要再动它了,"我们喊道,"现在十全十美了。"我承认,并不是人人都这么仔细地摆弄花束,但是几乎人人都有力求"合适"的事情。
它也许仅仅是给某件衣服配上一条合适的带子,或者不过是操心某种搭配是否合适,譬如考虑盘子里的布丁和奶油的比例调配得是否得当。然而,无论它们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会觉得增一分或者减一分会破坏平衡,其中只有一种关系才是理所当然的。
                                                             ——摘自贡布里希著作《艺术的故事》

      

我们重视这个"合适"的结果,甚至知道如何去得到这个"合适",但我们很难想明白这个"合适"的结果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合适"。
     换言之,这个"合适"的感受,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内在的逻辑是什么?
      每个个人,每个群体所认为的"合适"当然是有所差异的,而且这些"合适"的观念都来源于个人历史和群体历史。所以人们在谈论、评价、教授这些"合适"的观念时,都是会默认站在个人偏好,行业动向(行业偏好),政治背景(政治偏好),民族历史(历史文化偏好)等前提之上。如果失去了这些前提,那么就不存在"合适"了。
     所以"合适",其本质就是"偏好"本身。
      " 古老的格言说:趣味问题讲不清。这样说也许不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作品都不分上下,也不意味着人们不能讨论趣味问题。" 
       我们面对选择,必须根据偏好,偏好即规则。
      就像法律,一切成文法都是对自然法的追认一样。
      我们既然要讨论趣味问题,要辨别作品品质的高下,要学习艺术,要传播艺术,就该理一理思绪,追认一下我们的偏好,了解这项活动的规则。
       然而,有个坏消息。
艺术这项活动不比其它人类活动,其它活动是在力求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取得"合适",而艺术真正的荣耀,是力求打破规则之后取得新的"合适"(新偏好)。循轨蹈矩的艺术家,其本质与匠人无异。
       那么不管怎样,先做好一个匠人。身为一名匠人,就要明白规矩。
如果把所有的偏好混在一起讨论,那么,写一万本书都难讲得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追认我们潜意识所感知到的偏好,通过哲学手段将其归纳出来,变成规则,从而揭示"合适"的奥义。(尽管某些哲学派系的原理可能是错误的)
       就根据辨证唯物论来说,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张画,其过程称为:发展。
而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我们可以试想,一定是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又在同一系统中的因素触发了一张画的完成。那么这对矛盾是什么呢?又如何找到这对矛盾呢?
我们不妨先着眼于画面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矛盾。
有长短,明暗,方圆,多少,粗细,冷暖,大小等等这些矛盾都可以在画面中出现,但互相不具备概括能力。
一旦要概括所有的因素,我们必须抽离出这些因素中寓于特殊性之中的普遍性。
      而这个普遍性,就是变化。
      想到这,画面上除了以上那些矛盾组合,还有一些组合也在构成画面:
      长长,短短,明明,暗暗,方方,圆圆,多多,少少,粗粗,细细······
      抽离这些因素的普遍性,就是不变化。
如此说来,
      导致画面的所有因素,都逃不出变化与不变的终极矛盾。
       所以理论上,变化与不变就是触发画面发展的根源。
       但是仅仅明白这点并无操作性可言。
       一定的是,画画行为中是没有常量的,所以变化与不变这两个因素不会是常量,只能是变量。
      因此作画者要控制变化与不变这两个变量来控制画面。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控制才能使画面趋于合适?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了更好理解,变化与不变这组矛盾也可以称之为多元与单一,或是节奏与整体。
可以来做个对照实验
假设我们面对如下ABC三张画,如何用节奏与整体来评判优劣?


首先ABC三张画所画黑点的表现手法,黑白对比,方圆对比,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只有黑点所在画面的位置。
A画黑点放在画面角落,导致黑点到画面四个角落的距离有明显区别,对比强烈,可以认为画面节奏感强(变化强),而整体感弱(不变化弱)。
B画黑点放在画面正中间,导致黑点到画面四个角落的距离一样,对比弱,可以认为画面节奏感弱(变化弱),而整体感强(不变化强)。
C画黑点放在画面的位置,既偏离画面中心,又相对远离四个角落,导致黑点到画面四个角落的距离有区别,但又不够明显,对比适中,可以认为画面节奏感适中(变化适中),整体感适中(不变化适中)。
我给ABC三张画的节奏与整体的总值是一样的,假设为10,导致三画不同的是节奏值与整体值的分配:
根据以上分析,
可假设A画分配节奏值为9,整体值为1。
可假设B画分配节奏值为1,整体值为9。
可假设C画分配节奏值为5,整体值为5。
如图所示:
可以通过节奏值与整体值得乘积大小来判断出C画是最美的,是最令人感到合适的。
由此,可以得知,
      在一定范围内,多元(节奏)与单一(整体)是一画之美的最终奥义所在。它们是两个相互制约的横竖走向的坐标系,绘画时我们添加多元,必然损失单一,同理,完善单一,必然损失多元。
      
      但这并不代表绘画是无法突破的,并不代表美是守恒的。
      事实上绘画的可玩性就在于:同时增加的多元值与损失的单一值不一致,修补的单一值与损失的多元值不一致。
      当增加的多元值大于损失的单一值时,画面将向良好态势发展,若小于,画面将向恶劣态势发展。
      同理,增加的单一值大于损失的多元值时,画面呈良好态势发展,反之则向恶劣态势发展。
      
      
      那么方法论来了,
      画者要统筹兼顾多元与单一。评估者,最后将两个值相乘,得到的值就是画面的"合适"程度。
       所以这个公式为:
                                    多元值*单一值=合适值
                         (多元值与单一值此消彼长,消长量不等)
       我们常常听到"一张画永远画不完"这种话,其内在逻辑就是说多元值(节奏值)和单一值(整体值)是没有上限的。
      这启示我们匠人作画,既要统筹多元与单一这两个此消彼长的变量,又要尽力增加多元值与单一值。
        至此,在一定前提下,我们所难以言明的"合适"就真相大白了。
        
 
不过,我还要再次强调一番,作为匠人我们遵循这套偏好规则,固然会大大帮助我们鉴赏判断与执行一定范围内的绘画。但也会一定程度阻碍我们理解艺术。对于渴望追求艺术至高荣耀的艺术家,我还是要奉上贡布里希的话:
       " 某些时期,确实有一些艺术家或批评家曾经想方设法总结他们的艺术法则,然而关于那些法则,事实总证明,低手庸才循规蹈矩却一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反倒求得一种前所未闻的新和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