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大理富喜洲 500年前的喜洲乡绅都做了什么

穷大理富喜洲 500年前的喜洲乡绅都做了什么?

喜洲乡绅  喜洲乡绅  2016-12-10



雾霾侵袭多地沦陷,呼吸系统疾病大爆发。云南大理,如今在全国人民心中成了蓝天净水的"移居圣地"。大理,有人怀旧地称她"大理国"有人豪情地称她为"理想国",有信之人则称之为 "妙香佛国"。



人们万水千山赶来,却发现大理的古城已不在大理。曾经文青扎堆的人民路,如今房租已是天价。被迫搬迁的海豚阿德书店告诉我们:2012年书店租下人民路297号的时候,房租是每年一万八,2014年是三万,而2016年房租已经涨到十五万八……



大理古城,那个逍遥自在者的天堂已经荡然无存。大理的古城已不在大理,而是在喜洲古镇。就像丽江已经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丽江,他们选择束河……我们选择喜洲。在大理古城仅保留了两个院子,只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不那么失望。
人民路26号 春夏秋冬国际青年旅舍,
叶榆路南段福安巷7号春夏秋冬国际青年旅舍叶榆店。



喜洲是大理的灵魂。绝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的喜洲更接近5年前大理的纯朴模样,而是喜洲乃大理国(937年-1253年)始祖段思平故里(距大理古城18公里)。目前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一大批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极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既有豪商巨贾代表的严家大院、也有文人傲骨世代书香的七尺书楼和甲科第。



自古即有"穷大理富喜洲"之说。喜洲人被称为白族的犹太人,历来文商并重,家家户户都重视子弟的文化教育。历史上曾有"一门三进士"、"同榜四举人"的美谈,现在世界各地就职的喜洲人中,正高级职称者400余人,被誉为"四百教授一家乡"。



喜洲有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大批明、清、民国到当代各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其中标准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四院五重堂""六合同春"等建筑尚存100多院。中外瞩目,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算上喜洲所辖的仁里邑、翔龙、周城、桃源等行政村的民居,总计约600多院。喜洲商帮一度闻名遐迩的有四大家、八大中家、十二小家,这些充满故事的院落散落在喜洲的土地上,堪称一座巨大的充满活力的民居建筑博物,等待着人们前来寻古探幽,与传奇相遇。



七尺书楼位于喜洲古镇大界巷8号,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杨士云(24岁云南乡试第一名,任职翰林院、做过钦差大臣)于公元1526年前后建成。书楼为全土木结构建筑,坐东朝西三大间房屋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门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房屋组合为"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翰墨留香的书楼在清乾隆年、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过,可整座房屋的建筑仍旧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杨士云回归喜洲后,静守"七尺书楼",专心研究学问。许多地方官多次拜访,认为他一方巨儒,不应老于乡下,一再推荐杨士云复出。杨士云却坚辞不就,专心研究学问,直至去世。




甲科第位于城北村51号,始建于明末清初。是白族民居里"四合五天井"保存完好的代表建筑。此门杨氏喜洲四大家之一,在南诏国时期屡被封赐,是久负盛名的书香门弟。杨氏一族,在明代出了杨正南等两位进士,清代出了杨洋、杨谦两位举人。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贡生参加的殿试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
称金榜题名。甲科第至今仍保留有"赐进士出身"一匾。(二甲第一即殿试第四名)





张进士府位于喜洲办事处市户街15号。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张士锃所建。喜洲张氏是白族名家大姓之一。南诏初期,国相张建成是喜州张氏始祖。南诏大理国时期张氏一直受到大理国王的赏识和重用。张家从明代至民国出过不少官员,大到民国政府司法总长张耀曾,小到八、九品官员,张氏一族尊老助幼,热
爱乡邦。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的母亲张滢是大理喜洲人,张滢是喜洲清代进士张仕铨之女。著名法学家、同盟会早期成员,在日本主办过《云南杂志》民国司法总长张耀曾是梁漱溟的舅舅。梁漱溟的外祖父张仕铨和张耀曾之父张仕鏸是亲兄弟,也是同榜进士。我国著名"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是张耀曾女儿。大理大学著名的白族学者张锡禄先生也是喜洲张氏族人。




四方街上的严家大院(现已辟为博物馆),是喜洲白族建筑和商帮文化富与贵、豪与雅的代表,很值得流连品味。1903年随母嫁入严家的严子珍(本姓杨)出资股本市银3325两,江西汉族商人彭永晶出资白银4315两,喜洲白族商人杨鸿春出资3205两,另有5位喜洲白族商人,共聚11166资银,成立"永昌祥"商号。设分号于大理、昆明、丽江、维西、会泽、叙府(四川宜宾),主营城乡人民吃、穿、用的消费品和部分手工业原料。用"本股"、"力股"分配"股息"和"红利",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因而效益显著,股东增多,这是白族地区产生于清光绪年间的股份制企业,对本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1947年,喜洲著名商人杨品相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建造了一进两院、"三坊一照壁"的院落。这套住宅十分注重门楼、照壁、栏杆、门窗的装饰、雕刻和艺术造型,成为白族居民建筑中的代表和精华。第一院照壁在东,主房居西。第一院的南厢房又成为第二院的北主房,照壁朝南,两侧厢房。两院共有五幢两层楼房,两院各房之间回廊串连,联系方便,浑然一体;梁柱榫眼紧相扣连,坚实牢固;庭院中栽花种树。功能布局十分合理,形成一套舒适实用,美观大方的理想居所。住宅入门处的门楼为亭阁式,斗拱重叠,串角飞檐、色彩淡雅、花饰精巧,给人一种既玲珑剔透,又雄浑稳重的强烈美观。2008年,美国人林登夫妇向大理文物管理部门申请,将其开办成民居客栈——大理喜林苑艺术客栈。喜洲古镇,由此一跃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文化交流和休闲旅居胜地。





喜洲"乡绅学社"是喜洲乡绅在建的旅居项目,占地2亩2分。原为喜洲商帮四大家之一"鸿兴源"商号创始人——杨鸿春府邸。杨鸿春系出名门,早年留学日本,后弃文从商。喜洲的"四大家族":严姓的永昌祥、董姓的锡庆祥、杨姓的鸿兴源和尹姓的复春和,是喜洲商帮的代表,在云南省各商帮中资产最雄厚的,民国时期创造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奇迹。杨鸿春府邸1949年之后沦为军产,后因管理不善,致使整个院落被荒弃。喜洲乡绅现已经完成现场废墟的清理和基础房屋的重建。新建小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共计1831平方米,基深1.6米,按照八度区抗震要求设计和施工完毕。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