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贫我光荣

我脱贫我光荣!耿家营乡脱贫示范户评选投票开始啦!

秀美耿家营  3月1日
为充分发挥贫困户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发展生产,广开致富之门,在贫困户中树立先进典型,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脱贫示范户评选活动。

投票办法:在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微信公众号上投票。
投票时间:2019年2月26日



1



李学林



    李学林,男,1971年出生,因本人女儿肢体残疾,又无安全住房等原因在2014年精准扶贫中识别为精准扶贫户。
   “人最怕没有盼头,谁愿意当贫困户?”这是脱贫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成为贫困户后,县、乡分别为我家安排了一名帮扶人,经过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多次深入与及家人沟通,不断鼓励我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和妻子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定要摘掉贫困户帽子。我们积极参加村上的会议和学习扶贫方面的政策,参加产业方面、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等各种培训,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通过国家扶贫政策、帮扶责任人以及自己和家人的努力, 2016年上半年住上了安全住房,我在耿家营信用社应聘了保安,有了稳定的工作,妻子也在附近打一些临工,现在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自己脱贫后会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他一样困难的家庭。


2
唐绍才


       我是耿家营乡耿家营社区耿家庄小组贫困户唐绍才,是2017年通过各级精准识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贫困原因是因病致贫。现家中有4口人,小女儿唐志娜还在上学。我的妻子前两年因中风住院治疗,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陷入贫困。妻子治疗出院后不但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为照顾妻子,我也不能外出打工,没有经济来源,导致家庭更加贫困。
       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通过各级各部门及各位领导的帮助,拆除我家原来的D级危房建盖了新房,解决了住房困难,并把我聘任为护林员和河道保洁员,让我有了固定收入,大女儿唐志慧在昆明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在已经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我们真心的感激哪些曾经帮助我们的人,我们将一辈子铭记在心里,永远心存感恩。万分感激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帮扶,我们将一辈子铭记于心。
3
钱厚周


      钱厚周,男,今年62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3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一直在本村居住,靠种植玉米为主,收入单一,生活水平不高,家庭较为困难。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遵纪守法,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良好,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为人老实,不贪不占,群众评价好,干事诚恳、认真。群众有帮助需求主动伸出援手,主动参加村上有需要群众参与的事情。
      被评为贫困户之后,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动员一双子女主动外出务工,帮助家庭增收。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钱厚周一家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全家光荣脱贫。
4
叶树才



        叶树才,男,今年44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2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资金,家里一双儿女都在上学,儿女上学的花费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许多负担。叶树才一家虽是勤劳能干的农民,但苦于找不到致富路子,又没有资金来源,所以夫妻二人只能以在家务农的收入维持生活。
       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各种途径为一双儿女的上学问题提供了保障,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通过乡镇府和社区的帮扶,他现在宜良工业园区耐火砖厂上班,帮助家庭增收,她的妻子农闲时也积极打零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他自主脱贫愿望强、内生动力足、吃苦耐劳品质好。
      有了收入上的改观,加上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扶,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过上了富足幸福的新生活。

5
赵云开


        赵云开,男,今年60岁,家庭人口3人,劳动力3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因其常年在家务农,缺乏致富技能,无固定的生活经济来源,2017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宣传动员下,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赵云开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他内生动力足、吃苦耐劳品质好,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乡组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新建了房屋,住进了新房,女儿也在年后顺利结婚。现如今,女儿女婿帮助家庭增收,自己和妻子农闲时也积极打零工,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2018年顺利脱贫。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家里干净了,素质提高了,干活也越来越有劲头,他们感到生活更加有奔头了。

6
李文学


       李文学,男,今年49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2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给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夫妇两受教育程度低,只能依靠单纯的务农、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2017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各级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引导下,李文学改变了思想观念,心想自己还年轻,通过努力一定能改变贫困现状,摘掉贫困帽子。在与乡村干部沟通后,根据自身条件,他决定发展生猪养殖,通过参加养殖培训、扩建猪舍、与兽医员交流沟通养殖困难等,发展养殖了近15头猪,给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看到养猪带来的收益后,他说明年他要养更多品种更好的猪。但是夫妻俩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加上下龙潭土地较广,养猪之余他们种植烤烟、玉米、万寿菊等20余亩、农闲时节打零工等,增加经济收入、子女就学、住房有保障,通过勤劳的双手于2018年光荣脱贫。


7
王明才


    王明才,男,今年47岁,家庭人口2人,劳动力2人,2017年纳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缺技术。王明才患病一直身体不好,儿子虽已成年但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收入偏低,生活水平不高,家庭比较困难。
    自纳入贫困户以来,帮扶人员多次入户沟通,宣传扶贫政策,不断鼓励王明才积极治疗,引导其儿子就近务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王明才病情好转后,在外务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儿子就近务工,每月收入近5000元。
    2017年进行了危房改造,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过王明才父子的不断努力,他们的家庭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观,现在他们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实现了脱贫。
    王明才的儿子王洪文说:“别人觉得当贫困户是件光荣的事情,得到了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但是如果自己不努力,只等着政府帮忙坐享其成始终不踏实。现在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


8

张健康


        张健康,男,今年60岁,家庭人口数4人,主要致贫原因缺资金,缺技术。2014年,宜良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始后,张健康被纳入藏方村委会小梨花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上门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在他们的动员下,张健康积极响应扶贫政策,端正自己的态度,坚定脱贫致富的决心,积极配合帮扶干部,2016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新建房屋,年底住进了新房,并脱贫。2017张建康充分整合身边的优势资源,结合自身实际能力,贷3万元小额无息贷款靠养殖生猪致富,同年除去成本和投资,收入也非常可观。现今,女儿已经嫁出,儿子在昆明电视台当编辑,工作稳定,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张建康说:“这要感谢国家好政策,好方针,感谢所有帮助过他。

9
李玉珍


        李玉珍所在的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尖山村委会小戈比村小组,受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等条件影响,全村贫困人口多,且“等、靠、要”落后思想严重。
        李玉珍一家4口人,经济收入原本还可以。但是丈夫去世后,一家人陷入了贫困家中“顶梁柱”塌了,缺乏主见的李玉珍一下子六神无主了。李玉珍感到了绝望。正当李玉珍绝望之时,党委和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并把她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对李玉珍触动不大,她想:日子还能怎样,就这样一天一天熬呗。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李玉珍变了,特别是听了和她一样的贫困家庭的脱贫故事后,李玉珍暗下决心:“不能再等了,与其靠国家帮助一辈子,不如自己奋斗改变生活。”
        得知要开技能师培训班,李玉珍主动到村委会为两个儿子报了名。经过30天的培训,他们学会了谋生的手艺。两个儿子外出务工。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原本抬不起头的孩子变得活泼起来,爱笑了。新旧一对比,坚定了李玉珍发展的信心。精准扶贫前,李玉珍一家人均收入是2385元;两个儿子外出务工后,2016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6404.77元。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渐渐有了积蓄。李玉珍一家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提出了脱贫申请。
        现在,李玉珍一遇到贫困群众就给他们讲自己的脱贫故事,向他们灌输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希望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10
王树林


    我是石子村委会阿苏沟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树林户,家庭人口4人。
    我自得到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以来,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思想积极,热爱共产党。自己深深的认识到,党和政府这么的关怀我家,我一定不辜负共产党的恩情,我鼓励妻子要勤劳肯干、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回报社会,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虽然身体有点残疾,但是还是带着妻子早出晚归,在政府的帮扶下,一年种植烤烟7亩,经济收入55000元;种植万寿菊2亩收入7000元;种植玉米用来养猪、养鸡收入17000元;捡菌及农闲时打临工收入一万多元。如今一年全家4口人已有近9万元的家庭收入了,且两个孩子读书都比较用工,学习成绩都很优秀。现在我家已经光荣的走出了贫困对象的行列,达到光荣脱贫。
11
李贵


        我是石子村委会大梨花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贵户,家庭人口4人。
        我因患病导致脚残疾,几乎丧失劳动力,致使家庭贫困,对未来生活也没有了盼头,自得到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以来,我又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思想积极,热爱共产党。自己深刻的认识到,党和政府这么的关怀我家,我一定不辜负共产党的恩情,由于我的腿出不了重力,我和妻子商量后、买了20只山羊来饲养,妻子负责放羊,我帮着找些草料,现在羊已经发展到70多只了,一年卖羊可以收入近3万元;大儿子在政府的帮助下外出务工,一年收入4万元;二儿子在家种植万寿菊、玉米,捡点菌卖卖,农闲时打打临工,一年也可以收入两万多元。如今一年全家4口人已有近10万元的家庭收入了,且孩子们都讨了媳妇,全家人生活的非常幸福。现在我家已经光荣的走出了贫困对象的行列,达到光荣脱贫。
12
李如松

    石子村委会老石子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如松户,家庭人口1人。
       我自得到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以来,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思想积极,热爱共产党。自己深深的认识到,现在自己身体健康,坚信凭着自己的双手力所能及的勤劳肯干,加上党和政府的关怀,一定可以摆脱贫困,脱贫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一是就抓时机,在当地出菌的时候就上山拾点菌卖卖,增加一点收入;在自家的地里栽种了100棵板栗树,现在已经挂果,到收获季节捡板栗卖又有一点收入;趁着自己现在还能干劳动,每年点种1.5亩地的包谷,养上几只鸡,养上两头猪,增加一点经济收入;在农闲季节力所能及的帮村子里的农户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人家又会给一点工钱,又有了一点收入;积少成多。我由于无儿无女,符合农村特困供养条件,现在享受着农村特困供养补助,如今一年一个人已有近万元的家庭收入了,现已经光荣的走出了贫困对象的行列,达到光荣脱贫。
13
陈桂兰


    我是耿家营乡羊桥村委会羊桥村小组的陈桂兰,家中五口人,因为儿媳和小孙女常年生病,孙子身体单薄也是药不断,所以我家因病致贫。家里主要靠儿子以种地为生,一年的收入大部分都花在了看病住院上了。
    幸亏党的政策好,关心我们这些困难群众,在县、乡及村委会干部的帮扶下,我儿子积极参与举办的技能培训和务工培训,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根据自身情况,找准出路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每年都能出栏5头生猪,当然村兽医员的功劳也不小,他指导我们养殖生猪;在烤烟种植上,烤烟辅导员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烟苗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和注意事项他都悉心教授。帮扶人员更是三天两头的来,在生活和心里上帮助我们。
    真心的感谢这些好心人,感谢党的好政策。2017年,我们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我也会像这些好心人一样,去帮助像我一样的人群。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他们。
14
海金福


       我是耿家营乡羊桥村委会绿塘海金福,1948年出生,家中就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因我身患残疾加入到了贫困户之列,但是身残志不残,人老心不老,我和老伴经常说,不能拖国家的后腿。
       在县、乡及村委会干部和帮扶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积极参加村上的会议和学习扶贫方面的政策,生活一天天的有了变化,从以前的捉肘见襟,到现在的小有积蓄。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自己脱贫后会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我一样困难的家庭。

15
李进荣

       我是耿家营乡羊桥村委会小水河村李进荣,家中四口人,因媳妇不幸离世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和赡养老父亲。劳动力缺乏和孩子上学致使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之列。
       人贫志不能贫,在成为贫困户后,县、乡分别为我家安排了一名帮扶人,帮扶人员深入了解我家实际情况后,帮我出点子、找出路、谋活计,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班、村上举办的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每次我都积极参与,为的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加上技术改变我现在的生活状况,摘掉贫农困户的帽子。
       经过我们共同不懈的努力下,大儿子顺利大学毕业进入了昆明报社工作,我的负担一下子就轻了许多,虽然小儿子还在上大学,可这些都不是我摘帽的阻碍。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终于在2017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自己脱贫后会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我一样困难的家庭。
16
孔万生


    孔万生,男,今年54岁,家庭人口2人,劳动力2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一直在本村居住,靠种植玉米为主,收入单一,生活水平不高,家庭较为困难。
作为一名党员的后代,他遵纪守法,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良好,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为人老实,不贪不占,群众评价好,干事诚恳、认真。群众有帮助需求主动伸出援手,主动参加村上有需要群众参与的事情。
    被评为贫困户之后,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动员弟弟参加哩哝峪合作社养蜂,帮助家庭增收。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孔万生一家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全家光荣脱贫。

17

李石贵


       李石贵,男,今年41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2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资金,家里女儿都在上学,女儿上学的花费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许多负担。李石贵一家虽是勤劳能干的农民,但苦于找不到致富路子,又没有资金来源,所以夫妻二人只能以在家务农的收入维持生活。
       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各种途径为女儿的上学问题提供了保障,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通过乡镇府和村委会的帮扶,他现在参加哩哝峪合作社养蜂,帮助家庭增收,她的妻子农闲时也积极打零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他自主脱贫愿望强、内生动力足、吃苦耐劳品质好。
       有了收入上的改观,加上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扶,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过上了富足幸福的新生活。
18
袁志刚


       袁志刚,男,今年43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3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因其常年在家务农,缺乏致富技能,无固定的生活经济来源,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宣传动员下,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袁志刚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他内生动力足、吃苦耐劳品质好,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乡组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改善了房屋,住进了安全新房,儿子也在2017年7月毕业。现如今,儿子在外打工帮助家庭增收,自己和妻子农闲时也积极打零工,养山羊60多只,蜜蜂4箱;’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2018年顺利脱贫。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家里干净了,素质提高了,干活也越来越有劲头,他们感到生活更加有奔头了。
19
胡云忠


    一个残疾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但胡云忠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有了帮扶单位和对口帮扶人,他的信心更足了。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胡云忠在种植烤烟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他虚心向身边技术人员请教,让孩子帮忙上网学习咨询,不断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年烤烟获利3万余元,致富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同时,两个孩子也没有辜负胡云忠夫妻的培养,女儿于2016大学毕业,在福建工作,儿子2018年大学毕业在湖南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坚韧推开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胡云忠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
20
寇华


       寇华,男,保功村委会大平地村小组村民,现年65岁,家里有5口人,寇华和老伴、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妻子患有精神病,为了给妻子看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但他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年龄,本该是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他为了给子女减轻生活的重担,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2016年,寇华经过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羊,但由于缺少养羊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死亡率高。但他毫不气馁,购买了部分养羊方面的材料,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羊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的养殖技术。为给羊添饲料,清扫猪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羊棚转一圈,观察羊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羊技术,他养的羊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养羊使寇华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21

李润平


       李润平,男,今年35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2人,主要致贫原因父亲患癌症,需长期治疗,一直在本村居住,靠种植玉米、烤烟为主,收入单一,生活水平不高,家庭较为困难。
       作为一名年轻人,他遵纪守法,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良好,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为人老实,不贪不占,群众评价好,干事诚恳、认真。群众有帮助需求主动伸出援手,主动参加村上有需要群众参与的事情。
        被评为贫困户之后,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参加劳动技能培训,除种好烤烟外,平时还在本村打临工,增加收入。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一家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全家光荣脱贫。
22
龙林辉


    龙林辉,男,今年48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4人,2014年主要由于妻子体弱及两个儿子上学而致贫。
    自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克服,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他没有“等、靠、要”的思想,努力劳动积极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每年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了经济收入,达到脱贫。2017年县林业局增加公益林看护人员,他能完成自己的管理区域,同时还协助其他看护人员抓好防火护林工作,在这两年了都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他及家人员遵纪守法,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良好,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现在龙林辉一家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全家光荣脱贫。
23
杨才


       杨才,男,今年55岁,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4人,2014年主要由于妻子生病及儿子还在上学以及住房特危而致贫。
        2015年妻子病情好转,两个儿子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年底就自筹资金10万拆除重建住房。他家没有等待政府包干改造,经过改造后的90平方米砖混。虽然差资金6万元,经过住建局补助16000元,县扶贫办补助10000元,剩余部分用夫妻种植收入和两个儿子务工收入于2017年已经偿还清还有部分结余。达到脱贫。他家人员遵纪守法,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良好,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评为贫困户之后,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每年参加劳动技能培训。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现在杨才一家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全家光荣脱贫。
24
赵有华


       赵有华,男,今年45岁,家庭人口5人,劳动力2人,2014年主要由于母亲年老多病及两个女儿上学而致贫。
       自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克服,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他没有“等、靠、要”的思想,努力劳动积极配合帮扶干部寻找致富路径,每年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养殖母猪3头,养殖收入达10000元,提高了经济收入,达到脱贫。2017年县林业局增加公益林看护人员,他能完成自己的管理区域,同时还协助其他看护人员抓好防火护林工作,在这两年了都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他及家人员遵纪守法,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良好,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下,现在赵有华一家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全家光荣脱贫。
25
李聪云


   李聪云,男,宜良县耿家营乡尖山村委会岚光箐村小组村民,现年62岁,家里有4口人,李聪云和老伴、两个儿子。大儿媳妇以及孙子和他们一起生活。李聪云的妻子患有疾病,为了给她看病,先后花去了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但他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年龄,本该是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他为了给子女减轻生活的重担,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2016年,李聪云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猪业,但由于缺少养猪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死亡率高,猪场整体效益一直不好。但他毫不气馁,购买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猪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的养殖技术。为给猪添饲料,清扫猪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猪棚转一圈,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养猪使李聪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李聪云在养猪上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猪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要把责任田侍弄的更好才行。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李聪云决心再闯一闯,他利用养猪赢利,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县、乡农技部门,去问、去学,并经常聘请农业技术员实地考查,最终他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凭着韧劲和吃苦精神,经过一年的实践,他栽植优质板栗3亩,核桃2亩,又为家庭增添了一条增收渠道。
26
朱治国


      朱治国,山村民委员会小戈比村村民,2014年经村级民主评议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朱治国是一个愈挫愈勇的人。他常说:“人穷不要紧,就怕没志气”。多年来,他在建筑工地做过临时工,帮别人种过地,只要能赚钱,他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2014年,在外务工的朱治国返乡回家。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经过多方考察和慎重思考,他决定乘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强劲东风,通过发展养殖业来改变窘迫的生活状况。在县乡帮扶干部的指导协调下,他在自家空地里搭建起了简易猪舍,搞起了小规模的家庭养殖。2016年,朱治国决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面对发展资金短缺的情况,朱治国在结对帮扶干部多方协调下,申请了10万元的扶贫贷款,并自筹资金,扩大了养殖规模,在劳作之余坚持学习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等知识。2016年朱治国与其他农户联合养殖生猪275头,由于管理到位、喂养细心,当年出栏生猪200多头,收入达到12万余元,年底还清了银行贷款和亲戚借款,实现纯收入2万余元,这给了朱治国极大的鼓舞。2017年,尝到甜头的朱治国继续和其他农户联合搞养殖,实现纯收入10万余元,一下子从贫困户转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明星户。成为村民眼里最懂养猪的“土专家”。回顾脱贫致富道路上摸爬滚打的这几年,朱治国感慨万千,正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和帮扶单位、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朱治国一家在短短几年改变了贫困面貌,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开启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