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3年,我把老公睡成隔壁老王”:那些窝在爱人怀里的人,依然孤“结婚3年,我把老公睡成隔壁老王”:那些窝在爱人怀里的人,依然孤独 嘟嘟医生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壹心理 ,作者壹心理主笔团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今天, 壹心理想和你们聊聊:“婚内孤独”。 很多人不想结婚,不是怕找不到好的,而是因为忌惮婚内孤独。 什么是婚内孤独呢? 每天见了面无言以对,性生活应付了事,甚至没有性生活。 结了婚跟单身没什么区别。 它跟“婚内失恋”还不一样,不是爱久了没激情,更换下状态就能找到新鲜感。 这种婚姻,实质上已经步入“假性亲密关系”。 不敢爱,不想爱,无法爱 假性亲密关系,看似亲密,其实不熟。 日剧《四重奏》里,有一对经典的假面夫妻,卷先生和真纪。 两个人本来一见钟情,谈了一段时间恋爱后,就决定结婚。 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按理来说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可是这对小夫妻,越相处越塑料了。 妻子真纪为了讨丈夫开心,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小提琴演奏,转而做了个家庭主妇。 洗衣服,拖地,做饭,追剧,把老公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卷先生很给面子,明明不爱吃的柠檬炸鸡,也假装喜欢,点头说好。 两个人互相讨好,心渐渐也就离得越来越远。 真相一点都不残酷,卷先生一开始喜欢妻子真纪,就是因为她在舞台上散发的光芒,根本不希望妻子变成家庭主妇。 他以为,真纪是想做家庭主妇的,所以他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真纪会不高兴。 这对憨憨小夫妻,又可怜又可爱呢。 为没有必要的事,夫妻俩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爱情。 为什么原本相爱的人,会因为互相讨好而变得陌生呢? 为什么他们都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因为他们都在逃避亲密关系中必然要经历的冲突和不稳定。 害怕自己满足不了对方的幻想,所以一直表演自己最好的一面,不敢让他知道真实的自己。 金钱观怎么样?喜不喜欢孩子?我要是提意见他会不高兴吗?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两人只是例行公事做恋爱该做的事情,却从不愿意、不敢“深入挑战”到三观层面。 长此以往,演技越来越好,关系就会越来越远。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自我暴露。 在一起时聊得越深入越好,三观,金钱观,甚至于性癖,内心阴暗面,能够接受彼此真实的那一面,磨合下来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 而流于表面的、仪式一般的聊天,只会造成亲密假象。 怎么就掉入假性亲密关系了? 为什么我们满怀期待,最后却步入一段假性亲密关系? 因为过往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 美国一部动画《马男波杰克》主角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和卡洛琳谈恋爱时什么都好,可是从来不敢给她承诺。 他害怕“深入”。 而他和戴安一起的时候,爱的不是她本人,只是因为和她的悲惨童年产生共鸣。 他自认“了解”自己和对象。 求爱永不满足,一出问题就只会逃避的波杰克,最后总是把亲密关系搞得乱七八糟。 他也没办法,他不知道“爱”原本的样子。 波杰克出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 爸妈都不喜欢他,都觉得他是个累赘,高兴的时候对他好一点,不高兴的时候,对他极其恶毒。 他的童年回忆有一个片段,妈妈给他一个大大的棒棒糖说:“你希望得到妈妈的爱,就去外面给他们表演唱那该死的歌。” 被喊出去给亲戚表演节目,是很多人童年的标配。 但对波杰克来说,妈妈的这句话意味着:你想要得到我的爱,就必须达成我的条件。 从此,他的自我价值认同就很低,老是觉得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喜欢他。 长大后,波杰克比小时候好多了。机缘巧合之下,他拍喜剧一炮而红,满心欢喜请妈妈来看,以为现在他有钱、有名,妈妈就能爱他,结果妈妈还是一脸不屑,看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她羞辱波杰克:“我知道你想要幸福快乐,但你不会的。你生来就支离破碎,这是你天生的。” “认可无能”的父母,造就了“爱无能”的波杰克。 他也不知道什么是爱与被爱,一旦要深入到关系里面,他就会不知所措。 同时,他每次对于另一半的了解,都是他加在对象身上的光环。 说白了,他以为的喜欢,其实是自己对另一半的脑补。 什么童年经历相似,什么委屈时的避风港啦,只考虑到亲密关系的功能性作用,却很少真正去了解,真实的她到底是什么样的。 越是喜欢表象,越容易演起来,进入假性亲密关系。 心理咨询师史秀雄在《假性亲密关系》中说: 任何一个从压抑家庭氛围里挣扎着走出来的人,都会对亲密关系里的棘手问题异常敏感。他们逃避亲密,性格焦虑且极度不自信。 只是,原生家庭虽然会带来伤害,可是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 过去的创伤会被后来的成熟慢慢修复。 撕开伪装的自我保护时虽然很痛,可是我们能重新学习人际关系,真正成长起来,亲手给自己一个机会。 怎样才能让自己有爱的能力,有不被伤害的能力? 爱与被爱,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 首先,要学会如何辨别真正的亲密。 著名书籍《亲密关系》中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存在这6个方面:了解、关心、相互依赖、相互一致、信任、承诺。 你们比他人更加了解对方,关心对方; 在遇到事情时会相互依赖,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 更加信赖彼此,承诺和彼此一起走完人生的路。 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而假性的亲密,是相敬如宾却从不能分享心事,是遇到事情从不相信对方能帮自己一起担起来,就像卷先生和真纪一样,连对彼此的关心,都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完美”。 其次,是让自己变得自信,坦然接受被爱。 有些人可能会认定自己是焦虑型、回避型依恋,注定无法得到爱情,其实不是的。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自己没办法爱上“差劲”的那部分自己。 比起回避自我缺点、假装完美对象,接受真实的自己,就是有缺点,就是不完美,会让你更容易走出假性亲密。 你可以先从提升自我价值感开始: 做你喜欢的事情, 找一个爱好去坚持,在一点点的正反馈之中提升自信,把自我评价体系从依靠外在评价,变成由内到外。 然后是停止自我怀疑: 意识到,你在每一次依赖对方、接受对方好意时,可能会产生动摇,你在每一次遇到不满时,可能会产生“算了吧”的想法。 因为,也许你的过往经历让你产生了“我不配”的错觉,但那真的不是你的错。 一旦你发现自己又在自我怀疑,可以拿纸笔写下来,再从头回顾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哪一件事影响了你,它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没有安全型依恋人格又如何?你有属于你自己的特色。 最后,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做好心理准备。 心理学家奥托·兰克说,亲密关系中有两种基本恐惧:害怕被抛弃和害怕被吞没。 恋爱和婚姻这些事,需要两个人去完成,甚至可以说是两个人彼此磨合、融合的过程。 比如,和对方在一起后,你也会喜欢上他喜欢的歌手、染上他平时的小习惯、去超市的时候都顺手买一包他最喜欢的果冻...... 这会让人产生疑虑:到底什么程度,才算是融合而非迎合?我会不会被对方所吞噬? 如果他看到我最真实的一面,看到我的脆弱和黑暗面,会不会放弃我? 其实这是每个人都会担忧的事情,甚至会因此遮遮掩掩,把亲密关系功能化为“需要的时候拥抱接吻,不需要的时候做室友”的关系, 想来想去,还是维持室友关系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可这样真正的亲密也就无从产生。 一位读者说,和对象从读书时期开始谈恋爱,到现在12年,孩子都3岁了。 可是12年里,没有完全风平浪静的时候,经常会有矛盾、怀疑三观不合,对琐碎的生活产生厌倦...... 但他们觉得这挺正常的,怎么可能会有完全360°契合的两个人,一段感情坚持下来,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对话,和理解。 这就是亲密关系最真实的一面:没有一劳永逸的享受,有的是长久的经营。 把亲密关系里的一件件棘手问题揉碎了,掰开来说,既可以让你自己舒服起来,也可趁机看清你们到底合不合适—— 越是用“假完美”的一面去相处,越只能得到虚假的和谐。到最后发现他根本不是你喜欢的,也为时已晚。 而无论最终能否走到最后,每段恋情都会留下属于它的特别痕迹。 但幸运的是,我们能从中成长,直至遇见让自己定下心的那个人。 爱情本来就带着不那么美好的一面,若两人能携手共度,便能创造幸运。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介绍: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的心理进化部落,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 关注公众号壹心理,回复【急救】即可免费获得解救压力和心理伤害的【心理急救手册】电子版。 波浪线 想省心养娃? 快戳原文跟儿科医生学育儿!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独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