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疾控中心发现4种「味道」,让蚊子对你下不去“嘴”

美国疾控中心发现4种「味道」,让蚊子对你下不去“嘴”美国疾控中心发现4种「味道」,让蚊子对你下不去“嘴”
原创 生命时报微信  生命时报  今天


又到了蚊子肆虐的季节,每每出去逛一圈,身上就多了几个又红又痒的包,晚上嗡嗡嗡吵得睡不好,有人用了各种驱蚊方法,还是逃脱不了被叮咬的命运……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美国疾控中心推荐的4种驱蚊成分采访专家,给你一份“防蚊攻略”,让你免受叮咬之苦。


受访专家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系助理研究员 刘鹏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 朱学骏





蚊子最讨厌的4种“味道”




首先要从蚊子如何察觉“猎物”说起。蚊子有很多感受器,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和热量感受器。


二氧化碳感受器能感受到空气中较浓的二氧化碳浓度,人体释放的通常为4%,可以被蚊子察觉;


味觉感受器则是因为人的分泌物中有氨基酸、乳酸等,与汗液形成胺类物质,会产生一定气味,对蚊子而言就像“饭香”,自然追随而来;


热量感受器是由于人体会散发热量,就像发射红外信号,能被蚊子识别。






了解了蚊子“锁定目标”的方法,我们可以“干扰”它的感受器,让它无法确定人的位置。比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推荐4种驱蚊成分,可以说是蚊子最讨厌的「味道」:


避蚊胺(DEET):驱蚊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可以直接涂抹在皮肤上。


注意:有损伤衣物的风险;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使用;儿童用浓度不宜超过30%。


派卡瑞丁(Picaridin):很温和,对皮肤刺激小,不会损伤衣物。


注意: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使用;儿童用浓度不宜超过20%。


驱蚊酯(IR3535 / 伊默宁):较温和,对皮肤刺激小。


注意:有损伤衣物的风险;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使用。

柠檬桉叶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天然驱蚊剂。


注意:有皮肤过敏的风险;3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蚊子青睐七类人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一群人坐一起,房间里有蚊子,一晚上下来,自己身上的包最多。

蚊子究竟在挑什么样的人下手(嘴)呢?科学家发现,有几类人最受蚊子“青睐”:



1. 新陈代谢快的人,如孕妇、小孩、运动员或年轻男子等;


2. 呼吸频率快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


3. 出汗多者,如刚做完剧烈运动的人,以及较胖人士;


4. 爱化浓妆者,化妆品散发的香味会吸引蚊子;


5. 爱喝酒吃肉的人,他们排出较多的胺,气味重,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多;


6. 夏天出门穿深色衣服的人,这与蚊子的生活习性有关,按蚊、库蚊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看到黑衣服,会习惯性地被吸引过去;

7. 洗澡频率低者,身上细菌多,气味大,也会吸引蚊子。





痒之外的症状要警惕

蚊子叮咬猎物时会释放唾液。其唾液主要成分是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便于吸食。抗凝剂主要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注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组胺,让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血管通气性升高,局部长包、变痒。


但是,有些人被咬后红包会很明显,有些人却不明显,并且很快就能消失。其实,这主要和抗凝剂的浓度以及人的体质有关。蚊子的种类不同,唾液中抗凝剂的浓度也不同;叮咬时间越长,释放的唾液也越多;敏感体质的人,对蚊虫叮咬的反应也更明显。


被蚊子咬的包越挠越红肿,这是因为抓挠使皮肤里的感染物(蚊子唾液)扩散,引发更大面积的炎症免疫反应,若发生感染,后果更加严重。


如难以忍受瘙痒,可以用香皂水、淡盐水、花露水、风油精等进行止痒,冰敷也能有效解痒。


蚊子身上携带多种细菌、病毒,被咬之后如果出现红痒之外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有的症状要在两天后甚至两周才出现,如嗜睡可能是感染了乙脑病毒,关节疼可能是基孔肯雅热,打寒战则可能得了疟疾。




常备防蚊“四件套”




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免不了被蚊子骚扰,根据不同的环境,可以准备不同的驱蚊工具。

白天室内

电蚊香

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的药效一般可维持6~8小时。烟雾较小,刺激性较低,使用比较方便。


普通蚊香浓度过高时会刺激眼、鼻、咽喉等部位。


如果室内有人,应将蚊香放在通风处,让新鲜空气从纱窗中透进来。

如果要在晚上用,至少在睡前半小时点燃,临睡前再通风几分钟。






白天外出

驱蚊贴

白天到户外活动可使用驱蚊贴。其原理是利用精油挥发来驱蚊。驱蚊贴不宜直接接触皮肤,只需将其贴在衣服上即可;不适合过敏体质的人及孕妇使用;普通人每天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



夜晚外出

驱蚊花露水

含避蚊胺的花露水不能与破损皮肤直接接触。


含驱蚊酯的花露水毒性更低、刺激性更小、驱蚊时间更长,购买前不妨留意一下成分。

睡觉时

捕蚊灯

捕蚊灯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小,可以夜间使用。最好选择光度较强捕蚊灯,将其摆放在高于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180厘米,这是蚊子经常活动的范围。


防蚊小贴士





家中防蚊措施:

1. 定期清洁家中的排水管道,移除不需要的水缸、盆子等盛水容器。 
2. 随手关好纱窗、纱门。
3. 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爽。
4. 睡觉时使用蚊帐,或使用驱蚊产品。

户外防蚊措施: 

1.一般上午 8~10 点、傍晚 4~6 点是伊蚊出没的高峰时段,尽量减少此时段在外逗留。
2.去草和树木较多的野外,建议穿上浅色的长衣长裤,避免光脚穿凉鞋。
3.尽量避免在凉亭、绿化带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并且远离积水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


参考文献:

https://wwwnc.cdc.gov/travel/yellowbook/2020/noninfectious-health-risks/mosquitoes-ticks-and-other-arthropods


本期编辑:邓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