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是个美丽的“意外”?看这位女医生是如何权衡工作和生活的

学医是个美丽的“意外”?看这位女医生是如何权衡工作和生活的
贾林沛  健康报医生频道  今天

         

虽然出生于医学家庭,但学医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少女时代的我曾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学医,似乎更像是我的一个“命中注定的意外”。父母的“威逼利诱”,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高考失利的我,就这样,我进入吉林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正式踏上了漫漫学医路。







然而,随着这条路在我面前徐徐铺展,校园内浓厚的医学氛围、导师们的谆谆教诲、父母的身体力行……这一切的熏陶,又使我慢慢地爱上了医生这个职业,并以此为荣,立志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白求恩式好医生。





将科研与临床有效结合



本科毕业后,我有幸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教授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进行肾脏衰老方面的研究。陈香美教授心怀大爱、治学严谨,她的工作态度和高尚品德深深地感染着我。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攀爬科学高峰才能更好地解除千万患者的病痛。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很快熟练掌握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实验思路、技术手段,并围绕着延缓肾脏衰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博士期间,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5篇SCI文章。我还将科研分析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结合一例肾移植16年后发生急性排异患者的临床病例的启示,通过肾组织基因芯片数据,找到移植后BK病毒感染致病关键基因LCK,为揭示疾病机制和寻找新药物靶点提供依据,并以此发表了多篇SCI文章。



2017年,我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了一名肾内科医生。从实验室到病床前,全新而陌生的临床工作模式成了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做好临床工作,我觉得需要一股子“韧劲儿”,我将经手的每一名患者的所有检查化验结果都烂熟于心;临床用药遇到不熟悉的,我会详细地抄写每一组使用过的药物、反复分析,直到对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记于心;临床查体和影像阅片也都需要不停地学习和重复……





学会在工作生活中找平衡



身为一名4岁孩子的母亲,我也自然要在家庭和孩子的养育中承担更多的工作。同时,作为科室的青年力量,我还要完成好临床、科研和科室事务等各项工作。



很多人问我,如何能较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做到鱼和熊掌兼得?细细想来,我把“秘诀”总结如下。



对生活和工作都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有时,我也会被娃和工作同时逼得焦虑不堪,每当这时,我都安静下来调整心态,慢慢捋清楚现在的矛盾,并寻找解决方法。时刻保持一份热爱,不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区分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我会详细列出近期的工作,并规划好每项事务的时间安排,给自己设定deadline(结束时间),并严格督促自己。与此同时,我每周都会留出固定2天的完整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举办家庭聚会,陪孩子游玩等。工作时,心无旁骛;生活时,全心投入。



就是抓住一切琐碎的时间。比如,我用乘坐地铁的时间来阅读文献;与先生一起做饭的时间讨论课题和标书;在娃睡着之后爬起来继续工作半小时或1个小时。只要将这些片段化的时间积少成多,终究会带来水滴石穿的改变。



在学校的时候,我多次获得过学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2篇SCI文章,还获得过全国大学生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等30多项各类荣誉。我的心中也始终有一幅“未来规划图”。在未来的3~5年,我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专科疑难重症诊治和规培生、进修生临床带教;在科研方面,我也计划到国外顶尖医学院校完成博士后工作。



我坚信,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医生这份职业的重量。 

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  贾林沛















院长、科主任快来围观!6月新规将把科室承包列入法律禁区!(内附处罚细则)

世界顶级西医杂志挺中医: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

年过四十,为何看起来好好的人突然就不行了?所谓的“正常人”也要防猝死!

医生必读!“举证责任倒置”规定被删除了?5月新版医疗纠纷诉讼还有哪些新变化



编辑制作:王宁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7JP4DBM】获取授权

阅读原文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