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中医入门“零”到“九”

开讲啦!中医入门“零”到“九”(公益讲座)
中医同城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圳市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作者陈广源






丨编者按



传统中医从生活中来,适合每个人了解、学习,她像一股有力的气流,注入你的身、心、灵,引导您以修心之法明养身之道。



在中国,中医有着数千年的理论积淀与临床实践。



本次我们开展的《中医入门从0到9》系列公益课程是以中医哲学和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邀请我国第一代中医药博士、名老中医、陈广源先生开讲,免费开放资源,分享论治理念、研究成果,帮助大家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让大众在“学、知、行”的过程中受益于中医药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生活品质。







主讲人:陈广源 教授

              中医学博士

              深圳市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零——论“有”说“无”谈中医




为什么我们要把中医入门设定为零到九?



为什么要从零开始?



零章,就是没有之章,就是无序之章,就是混沌之章,就是中医入门的开始之章。



我相信,我们会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地共同领悟到其中的深意。我也想给此章起个名目,但我们的祖先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他说的就是为宇宙万物起个“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宇宙万物、一个具体的物件有个确定的“名”之后,他就失去了原有的内涵。



但是,毕竟为了叙述方便(注意,不是为了学习方便),还得有个“名”,这就是说,一开始,这个“名”就是无可奈何之举。



大家不能因为这个名,而被它框住,而是要悟出其中无限的深意。那么,到底要起什么名呢?姑且把它叫做“论有说无谈中医”吧。




第一讲——新冠肺炎抗疫之战,中医从“无”到“有”,让事实说话




01

专家组成员和驰援医疗队

从“无”到“有”



大家看到,当前抗疫形势的基本态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是情况仍然非常严峻。我们相信冬天总会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在这抗疫之中,我们的中医队伍也接受了一次洗礼,经受了一次考验,我们从中学习和反省了许多。现在来简要回顾一下,我们中医队伍从“无”到“有”的战斗历程。



一是,中医在抗疫专家队伍中的“无”到“有”。2019年12月31日,也就是疫情扩展肆虐的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了抗疫专家组,由5人组成,其中无中医专家,而且该专家组组建之前已经在执行任务。



直到2020年2月8日,专家组改组,由5人变成60人,其中有3名中医专家,他们是张伯礼、黄璐琦、刘清泉,占3/60(1/20),但毕竟还是从无到有了。



二是,我们再看驰援湖北和武汉的医疗队,从元月24日全国各地均有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到今天总数已超过四万之众。



但一开始医疗队伍里面并没有有组织、整建制的中医队伍。经过中医专家的力争,元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了第一支20人的中医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27日开始正式工作。



29日又组建了第二支中医医疗队,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组成,这支队伍也是抗非典时期的功勋队伍。



之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点将”,25名深圳中医药干将组成援汉中医队,队长是一名女士,她叫刘禹翔,也是一位经过非典战役的战将,而且还在此次抗疫早期,就在深圳一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只队伍与广东省中医院35名队员一起,组成第四批国家中医队,进驻雷神山医院。当然,现在整个驰援湖北武汉的中医队伍的总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



有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早在17年前抗击非典中,中医已经表现出特殊优势,不仅治了病,也保证了一个健康完整的人,中医叫“治病全人”。



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几乎没有后遗症。为什么17年后的今天出现更大疫情的时候,决策层面一开始却没有考虑到中医?这也是中医的从“无”到“有”。



02

中医对新冠肺炎认识的

 “无”和“有”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做一个中西医的对照叙述。



西医说:天啊,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我们需要搞清楚病毒的基因排序、结构等等。



中医说:这是一种瘟疫。张伯礼院士通过2月24日央视答白岩松问的平台说到,“我国在3000年间就有大大小小的瘟疫500多次,有清楚记载的大规模瘟疫就有300多次,这不过是其中的一次罢了。”



张伯礼院士用的是“罢了”这个词语。在此之前,仝小林、刘清泉、王永炎、熊继柏等专家也先后发表了意见。



我本人也在1月21日、1月29日先后发表了意见。我们的祖先在与瘟疫和急性热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伤寒论》、《瘟疫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等都是留给我们后代宝贵的财富。



西医说:这种病没有特效药,这种或者那种药可能有效,比如说瑞德西韦可能有效,磷酸氯喹可能有效。瑞德西韦作为一种神药,美国正在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所谓三期临床试验也只是治愈了1人),很快将进入中国。而疫苗最早将在5月份问世。



中医说:来不及了。非典过去了17年,至今非典疫苗并没有研制出来。我们等不到特效药,也等不到疫苗,我们只能抓紧时间救人治病。



于是中医埋头工作,用中药汤剂、针灸、八段锦、太极拳等等来对付它。



03

中医治疗效果的“无”和“有”



根据初步统计,全国单纯用中医中药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都在80%甚至90%以上。



张伯礼院士披露了一组具体数据:中医组接诊34人,其中普通型27人,重型6人,危重型1人;西医组接诊18人,其中普通型13人,重型4人,危重型1人。



两组的治疗结果:第一是体温复常时间,中医组是2.64±1.31天,西医组是4.38±1.90天。



第二是平均住院天数,中医组是7.38±2.06天,西医组是9.59±3.59天。其他伴随症状的消失率,中医组是29例,占90.6%;西医组是7例,占63.3%。CT影像好转率,中医组是88.22%,西医组是68.8%。临床治愈率,中医组是32人,占91.4%;西医组是11人,占61.1%。



普通型转为重型及危重型的发病率,中医组是5.9%,西医组是35.3%。死亡率,中医组是3例,占8.8%,西医组是7例,占38%。至于治疗费用和后遗症,此处就不再对比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纯粹用西医治疗,已经与世长辞。李文亮医生的另外三名同事和李文亮本人的病情轻重不相上下。



但是三名同事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已经转危为安。我们非常痛惜李文亮医生的牺牲,历史没有假设,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李文亮尽早介入了中医的治疗,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低调的中医人加上低调的深圳人,从来都是做了再说,甚至是做了也不说。但我要说,此次抗疫深圳人是值得骄傲的。



元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深圳市卫健委就组织了12位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其中有许多专家是17年前就参加了抗非典的有功之臣,进驻定点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这个专家组还有一个顾问组,聘请了国医大师晁恩祥和中科院院士仝小林,另外还有深圳的三位老中医,共五人组成。



其中有非典时期立过战功的中医女将高雪和著名的中医热病专家姚梅龄。此二位均为省名中医,而且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



高雪之父,为黑龙江中医学院创始人、著名中医专家高仲山先生。姚梅龄之父,是江西中医学院终生教授、原院长,著名中医专家姚荷生先生。



高仲山、姚荷生都是最受我们崇敬的中医前辈。本人也有幸参与了顾问组的工作。这个专家组的中医参与率达到了95.6%。



上面我们说到的赴雷神山中医医疗队队长刘禹翔就是这个专家组的成员。赴雷神山中医医疗队2月20日开始收治病人,当时24张病床有11名病人病情较重,很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其中三人发高烧,经过10天的治疗,已经有8人出院。



值得宝安人民骄傲的是,赴雷神山中医医疗队中,有一名宝安年轻中医,谢嘉嘉;进驻深圳三院的中医专家组中,也有一名宝安的年轻中医林国彬。



面对中医中药的显著疗效,中医专家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中医是在争着做事,做对抗疫有利之事。



而且用实践证明中医的效果,非典时期如此,此次新冠肺炎时期更是如此。但是我们不是在争自己的高下,正如张伯礼所说:“对于网上的中西之争,我不关注,这很无聊……这种争论的背后,有的是无知,有的是利益集团在操纵。”



这,就是我们的中医。从无到有,我们要去争取。有了以后,我们又要从“有”到“无”。

我们的态度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我们的祖先说过,“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就是我们的中医。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深圳市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作者/陈广源,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白芷    视觉|花椒



-商务联系-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