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孩举报父母逼婚,并退5万彩礼:开心的是你,毁掉的却是我

17岁女孩举报父母逼婚,并退5万彩礼:开心的是你,毁掉的却是我
青年文摘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Jenny乔 ,作者Jenny乔主创团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


作者:Jenny乔

来源:Jenny乔(ID:Jenny-Qiao-Love)



最近,有一则令人目瞪口呆的新闻:广东17岁女孩举报父母逼婚。



小苗(化名)今年17岁,初中毕业后,随父母外出打工。春节期间,父母以年纪不小为由,替她张罗了一门亲事。



在认识男方的三个月里,两人见面次数总共不超过10次。然而,小苗父母却早早为他们选好了成亲的日子。



即使小苗百般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敌不过父母的“逼迫”。



婚礼前,小苗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要退婚。于是,她找到当地妇联,举报了父母逼婚的事实。



经过协商,小苗父母终于答应退婚,并退还男方的5万彩礼。






小苗的经历,让很多人心疼。



17岁,本该是努力读书的年纪,却被父母拉着去打工。打工也就算了,还逼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结婚。



有人说,2020年了,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的确有。



小苗父母的粗暴行为,不仅干涉了她的合法权益,还伤害了她的婚姻自由。



但同时,我也为小苗感到骄傲。因为,她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



说到底,这件事的起因,还是父母与子女在婚姻观念上的冲突。



而这种逼婚的现象,在我们生活的今天仍有发生。






催婚,让年轻人心力交瘁



一个网友曾分享过自己母亲的催婚日常。



母亲:吃晚饭了没?



女儿:还没,我在路上打包就好了。



母亲:一个人吃饭不孤单吗?



女儿:不会,都挺晚了。



母亲:如果你有男朋友,就不用一个人吃饭了。



女儿:你这话什么意思?



母亲:要是有个人陪你、照顾你,我和你爸就放心了。



女儿忍住脾气,转移话题:爸爸身体怎么样了?



母亲:他很好,你不要担心,我们比较担心你春节能不能带回男朋友。



女儿:我工作那么忙,上哪儿找男朋友?



母亲:上哪儿找没关系,只要能带回来就好。



女儿:妈,我要是随便找个男生回家,感情也不一定长久,你说是吧?



母亲:不一定,感情都是婚后培养的。



女儿:万一培养不了,还得离婚呢?



母亲:那你至少还结过婚……



三句话不离找男友,五句话不离催婚。看似家常的对话,实则步步紧逼。



在网友看来,这不像是聊天,更像是问刑。






豆瓣有个女生哭诉父母对她恋爱的干涉。



圆圆和第一任男友认识且同居了两年。观念保守的母亲听说这事,被气哭了。



后来两人见了双方父母,考虑结婚。但圆圆在婚前发现,男友性格有问题,还有暴力倾向,于是果断分手。



其实,圆圆的父母对这个男生并没有太大好感,但他们认为,女孩子都和男友同居了,就要嫁给他。谁知道,女儿转眼就和人分手了,这让他们觉得很丢脸。



圆圆的第二段恋爱,其实并不想那么早让家里人知道。但碍于父母催婚压力大,她不得不把男友带回了家。



然而没多久,圆圆再次分手。



这回父母觉得更生气了:把两个男生带回家里,这么随便的女生“谁敢要”啊?



圆圆在恋爱上不仅没得到父母的支持,反而还总是遭受嫌弃。父母保守的观念和难听的话语,更是让她痛苦和焦虑。



如果你关注新闻,还能发现不少这样的事情:



重庆一90后小伙,因不堪家长逼婚,穿女装参加相亲。



镇江一21岁快递员,因被家里逼婚,一时想不开选择跳江轻生。



杭州一28岁小伙,因为被催婚和妈妈吵架,冲动爬上阳台寻短见。






可以说,那套保守的婚姻观念,深植于一些父母的心里。



在他们眼里,同居就得结婚;在他们心里,不结婚就是犯罪。甚至只要能结婚,子女开不开心都不重要。



难怪那么多年轻人活在父母逼婚的阴影下。



不得不说,催婚这件事,就像戴在子女头上的金箍圈。






父母催婚的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父母喜欢催婚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婚姻的任务化。



在传统观念里,什么时候结婚、生子都有一定的时间标准。



在《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的父亲就是典型的例子。



节目中,87年的小焦谈到自己的感情生活。由于刚刚失恋,还需要两三年,才能走出上一段感情。



一听到这话,父亲马上急了:“太长了,老师麻烦你们有合适的介绍下。”



小焦很不解,为什么年龄大了就一定要结婚?



父亲马上用老一辈的价值观解释:



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就应该早点完成。不结婚,人这一生就不完美,就会留有缺憾!






焦俊艳反驳这样的看法:



我不遗憾。世界上大多数人走的路,我已经知道结果是什么。那我不能选一条没走过的?我把人生拿来试验一下怎么了?






父亲眼看讲道理不占上风,就把这种想法归结于年轻人“消极”:



你们净看黑暗的一面,不看光明的一面。那么多人结婚后幸福一生的,要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



因为父女观念不同,两人最后谁也没说服谁,还给彼此留下了不愉快。



焦俊艳与父亲的对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父母一辈总是把婚姻当作任务,当作人生的必需品。似乎不结婚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问题的。



关于父母催婚的原因,《简单心理》提到一个词:投资。



父母在子女身上投资得越多,就越希望介入子女的婚姻:怎么样才能让我的“投资”非常有效,且不会被糟蹋?



很多长辈插手子女的婚姻,也正是这个原因。



曾听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小青是一名高中生,和家人生活在偏远的小城里。她的理想是在未来考上大学,找一份事业为之奋斗。



可在这座小城里,重男轻女的现象极为严重。正体验读书生活的她,没有想到父母早早为她包办了婚事。



得知消息后,她马上跑去问父母:“为什么不让我上大学?我还想要继续读书。”



谁知父母回答:“养女儿很亏的,我们给你读到高中,算很不错了。”



“可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都不能做决定吗?”小青委屈极了。



“你哪有什么人生,没有我们养你,你都活不到现在……”



父母一句话噎得小青说不出话来。



这个女生后来怎么样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种变相“逼婚”,毁掉了多少年轻人的人生。






其实,我能理解有些父母催婚背后的意愿。就像焦俊艳的父亲,他只是为了女儿的未来能够幸福。



但作为新时代女性,焦俊艳的想法其实也很清晰。她有自己的事业,也对婚姻有清晰的看法。只不过因为父女观念不一致,才导致了沟通上的障碍。



而小青的案例,则让人觉得痛惜。



女性本来就很容易遭受性别歧视,加上父母都重男轻女,可想她会变得多卑微。



遇到这样的女生,我都会鼓励她,尽量不要受外界声音的影响。



这个时代,女性真的不比男性差。



除了这两个原因,社交圈子的攀比、不善表达爱意等,都是造成父母催婚的因素。






年轻人应该有婚姻的选择权



虽然父母催婚催得紧,但年轻人未婚、晚婚的现象也与日增多。



2018年,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结婚率为7.3‰,创下了近十年新低。



还有单身人口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数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超过7700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人口研究学教授原新分析了几个原因:高昂的生活成本(房价物价)、全社会教育水平增加、年轻人独立性强等。



其实,一说到结婚,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高昂的结婚成本。



举个例子,按深圳的物价水平,结一次婚要200万左右(包括婚房)。如果加上生育成本,那么还需要更多的钱。



光是结婚成本,就足以吓退一波年轻人了。



另外,中国人的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结合那么简单。



正如博主苏见祈在微博里说的那样:“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结婚,意味着要多面对一对父母,一个莫名出现的原生家庭。



在这则微博里,苏见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女生,每天晚上哄孩子睡后,都要出去偷偷喝酒。



为什么呢?



因为她每天工作繁忙,还要照顾小孩,自己父母还天天找她茬。



本来,这些事就够她崩溃的了,再加上公公婆婆每天来带孩子,又对她指手画脚。



在双重夹击下,她只能借酒消愁。



所以,结婚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当然,年轻人不结婚,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育水平上去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就更高。



《谁说我结不了婚》中,陈数饰演的职场女强人田蕾,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田蕾做事雷厉风行,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



在婚姻上,她觉得:“女人放弃婚姻,是迈向成功的捷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她所在的律所,充满了性别歧视。自己明明很优秀,但因为女性的身份,她总是接不到大案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她还是凭借着自己的野心,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



她明确知道,自己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作,在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之前,她也不会焦虑自己大龄未婚。



后来,她遇到一个势均力敌的男友,徐海峰。徐海峰和她是青梅竹马,两人又是律所合伙人。在合作过程中,两人被彼此的魅力吸引,从而走到了一起。






其实,婚姻在这个时代,早已不是衡量幸福的因素。



就像有人说的,如果我一个人就能过得快乐,为什么还要再找另一个人呢?



无论是生活成本,还是接纳另一个家庭,又或者不甘于退居家庭、放弃事业,对年轻人来说,都是削减幸福感的“罪魁祸首”。



所以,与其凑合结婚,还不如选择单身。这种态度才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这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将就,唯有婚姻不可以。



结婚一定要以爱为名,而不是到了某个年纪,为了逃避父母的催婚匆匆做出的决定。







改变逼婚现象的钥匙

在我们自己手上



那么,怎么样才能摆脱父母的催婚呢?



心理学专栏作家唐映红,曾做过一期演讲。



在关于中国婚恋态度的调查中,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遭受过父母的逼婚。



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映红老师从几个角度分析。



心理学:为了避免子女走弯路,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子女。



社会学:有时候,是社会体系下的习俗,让他们习惯干涉子女的婚姻。



经济学:养儿防老,是迫在眉睫的社会现实。



这种现象的出现,事实上是父母觉得子女还不够独立。



唐老师曾在高校问过学生:不拿父母钱生活的人有多少人?



结果举手者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还是需要依靠父母的钱买房、举行婚礼等。



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像是我们的股东,那他们怎么可能不干预我们的生活?



而父母催婚、子女反抗的这种冲突里,其实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种叫PAC的沟通分析理论,它把成年人的沟通分成三种模式:



P:Parents,就是父母

A:Adult,是成年人

C:Child,是儿童



如果父母用的是P,我们用的是C,那么这种沟通将会无解。



那么,最佳的方式,还是有一方主动用A的方式来沟通。而这种模式,显然不是父母的方式。



在长达几十年的生活历程里,他们早就习惯了用P的方式来沟通。这时,我们就应该充当起A的沟通方式。



而A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我认为应该怎么样,但我会考虑对方的权利和处境。



这种沟通是留有余地的,不会给双方带来太激烈的交锋。在这种沟通下,我们才可能在亲子关系中占主导位置,也才能通过自己的成长,来影响父母,以此减少他们的逼婚。



关于单身或不婚,李银河也说过:首先经济上要独立,要有自己的事业。



自己真正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选择独身的生活方式。



所以,能改变逼婚现象的钥匙,其实不在父母手上,而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剩者为王》剧照




你也曾或正在经历父母的催婚吗?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0年第14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Jenny乔,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职场10万+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微信公众号: Jenny乔。




▽ 更多推荐阅读 ▽


那群拼命考上985的“废物”,开始慌了



74岁黄百鸣近照引热议:别让“伪自律”耽误你的人生





相关阅读
你从父母的婚姻里得到了哪些启示?
你从父母的婚姻里得到了哪些启示? ...
每日豆瓣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对父母不感兴趣 对婚姻不感兴趣
大婚之日,父母失踪。难道他们嫌女婿太穷,配不上新娘?|她的故事
大婚之日,父母失踪。难道他们嫌女婿太穷,配不上新娘?|她的故事 ...
风萧蓝黛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对父母不感兴趣 对两性不感兴趣
石家庄人的噩梦,一夜杀死108人,父母都不放过…
石家庄人的噩梦,一夜杀死108人,父母都不放过… ...
论正能量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对父母不感兴趣
更多文章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