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抛型恋爱 ,算恋爱吗 原创 Lens WeLens 昨天 有时候,身边朋友突然恋爱又突然分手,有些关系甚至仅仅维持了一个星期: "7.20认识他,7.31在一起,8.3分手,冷战4天后,8.7和好,8.9过了七夕,8.10开始冷战,8.12分手。" @匿名 "7天,是疫情期间无聊的产物,解封后真的相处,发现还是自己一个人比较舒服。" @菲佣二代 "前期互相暧昧了两年,后来断了联系,工作后又联系上了,感觉自己对他余情未了,就跑到了对方的城市见面,说即使是明天就分手也要在一起试试,然后就试了,然后就被他甩了。现在想想感觉有点像脑残在追星……"@雪天会爆炸的倒立路标 有人把这种短期恋爱状况称为“日抛型恋爱”——即这一天我和你做恋人,明天就互相抛弃、互不相欠的快速消费型恋爱。 我们面对着和过去不一样的环境,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与人的联系更加方便,可以非常快捷而低成本地从另一个人生活里消失,看起来就像是“我只是短暂地爱了你一下”。 人与人的相处是复杂的,更别说两个陌生人在短时间内进入恋爱这种亲密关系。即使双方接触时间不短,维持亲密关系都不容易。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和恋爱相关的讨论,各种恋爱课程也层出不穷。比如,知乎的“恋爱心理”专栏,订阅人数接近80万人,参与讨论的人数高达约200万;豆瓣热门的“豆瓣劝分小组”……我们的亲密关系被放置在一个前所未有公开化讨论的境地。 我们也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恋爱”这种亲密关系中的各种现象,因此,邀请了简单心理App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简里里与我们一起讨论和分享。 简里里 以下是采访中的内容 在你的职业经验中, 咨询与“亲密关系”相关的问题多吗? 大家认为自己是因亲密关系来寻求帮助的比例,是相对比较高的。 但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TA面对的不一定是亲密关系的问题。你可以这么理解,人们走进咨询室的时候,TA带来的问题往往是症状。比如说一个人发烧,这是症状,但是TA真正出现的问题不一定是他的症状,有可能是肺炎,是感冒,或者是免疫力低下。 所以,TA可能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遇到了困扰,但是进到心理咨询的逻辑里面,我们不会把它定义成“与亲密关系相关的问题”。 “日抛型恋爱”现象, 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吗? 我没有认为这是一代年轻人的问题。这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可能都在做自我探索,包括一种相处模式的探索。比如说英文里面有个词叫date,就是我们并没有确定要进入一个亲密关系,但是我们想互相了解。 所以这种特别短期的恋爱,听起来不像是恋爱,更像是人们在寻找自己的喜好,甚至确认我自己的价值,即我是否是被人喜爱的。 但如果每一段关系,无论朋友关系、工作关系还是亲密关系里面,你都无法长久,这可能是需要探索的。 比如,有些人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所以当亲密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担心对方发现自己很糟糕的部分,然后就要逃跑。 也有可能是这个人的内心有极强的不安全感,担心每一段关系TA都会被抛弃。所以当走得更近的时候,TA主动停止这段关系。 如果一个人想要做自我探索,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相反,像我们这一代人总是被教育,一旦进入关系,就要特别严肃认真,但这不一定就是好事情。因为你可能还不确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通过不断的交友来确认自己,这个是正常的。 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 人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第一,我们俩的心智水平发展是在同一层面上的。 第二,我们往往经历过非常相似或非常匹配的创伤,那些创伤使得我们“一见钟情”。 经常有人说,我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但往往大家会发现,最后找的或者特别吸引你的,都不是你列的那些条件。 因为人和人的吸引不是依靠你的理智,更多时候是内在创伤的吸引,就是我们两个经历过相似的创伤,是那些创伤使得我们一见钟情:“我觉得TA特别懂我,TA身上有特别吸引我的味道,这是不能讲述的,没有办法言语化讲出来,即使TA和我想象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但非常吸引我。” 亲密关系是自我探索和认识自我的一部分,人不会喜欢一个和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实际上我们对于其他人的强烈的喜好或者厌恶,都是和自己有关的。 比如说学生时代的乖女孩,特别容易喜欢班里调皮捣蛋的“坏男孩”。为什么?因为所谓的“好女孩”往往特别听话,意味着她必须要压抑自己的“调皮捣蛋”的那一部分。你说她真的是喜欢“坏男孩”吗?其实不是,她喜欢的是自己不能表达的那部分的渴望。 很多人担心随着相处, 我们都会丧失掉最初的吸引力, 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人和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是复杂的。在意识层面上,我们会认为你接受我的缺点,你就可以接受我这个人,甚至给自己装上一个“假面”。但实际人和人的相处不是这样的,你认为的假面也是你身上的一部分,就是你用来保护自己的一部分。 一个人对于自我和世界有一个基本的建构。对于我自己是谁,我是否受人喜欢,我们内心会有一个基本的自我认识,对于外界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个世界怎么样,这个世界怎么看待我。 那么,建构从哪来的?建构是从小成长的环境所带给我们的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也会建立一个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 情感安全的人建立的模式是:我自认为是可爱的,我是一个可以爱别人也可以被爱的人。而有些人成长过程里,总觉得自己是被忽略的,就会建立一个自我认知——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别人才会喜欢我。 当我们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会把这种基本关系模式投射进自己和对方的身上,也会把期待和不安全感带进来。同时,对方也会把TA的关系模式、TA对自我的认识、对关系的预期一起带进来。 但是慢慢地,我会发现你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你不会无时无刻无条件地接纳我。于是我投射给你的东西慢慢退去,我看到的你是一个更真实的人。当我们相处更久的时候,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开始慢慢磨合。有可能变得更好,有可能变得更糟。我们也会再建立对于自己、对于对方、对于这段关系的新的认识。 在精神分析里面有一个词叫伴侣的联合人格,大家可以理解为我本来有我自己的一个人格,他有一个人格,但是当我们两个组成couple的时候,我们会形成一个属于我们小集体的人格——“我们” :“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我们”怎么看待我们的关系,“我们“和外部世界是怎样一个关系? 亲密关系是不是越稳定越好?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长时间相处,心理距离又很近,这就是”亲密关系“。但如果我们把亲密关系局限于恋爱关系的话,这个说法其实是被放置在了一个更传统的视角下。比如,我们整个社会渴望的理想婚姻,就是我给你指定一个对象,你们俩白头偕老。 但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是否适合我们,它是不是最好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是否一定要追求谈恋爱就要结婚,即便我们在婚姻里是不合适的,我们也要努力的把婚姻继续下去? 大家好像对婚姻越来不信任了, 婚姻也是有保质期。 讲到婚姻,一定脱不开社会对于两性角色的要求。不是人们对于婚姻更不信任,而是在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也会有变化。总会有一些人思考,我是否适合这个制度,或者有没有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作为一个女性,在今天我自己就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可以养活自己,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去思考,婚姻究竟带给我什么?我进入一段婚姻,究竟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了,还是更糟了? 当然不只是女性,男性也会思考这个问题。有可能男性也是被架在这个位置上,比如可能自己很想在家陪小孩的,但出于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必须要出去工作。 很多人会想, “以后遇到更好的人该怎么办?” 你永远都会遇到更好的人。 对于“更好的人”的定义,伴随着你的成长,你对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任何一段关系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在一段关系里面,你总会觉得是有缺失的,然后你会把你缺失的那部分投射在你后来遇到的人身上。 人和人之间的相爱不是这么简单,不是你遇到一个更好的人,你就会离开现在的人。你和一个人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你们一定是在共同成长的。 成长过程中,你也会遇到令你动心的人,他也会遇到令他动心的人。成年人都会知道,你永远会遇到所谓更好的人。你真正在意的是和你现在相处的人,你们是否愿意和对方一起面对亲密关系这条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包括遇到了一个“更动心的人”。 就算大家抱有“也许有一天还会遇到更好的”这种想法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可能不确定你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是在探索和尝试。 交友软件会给亲密关系 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吗? 交友软件的出现是基于人们的需求才出现的,所谓“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我觉得这和个人内在情感状态有关。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交友软件补充了年轻人在自我探索阶段更多的机会,甚至被鼓励去交更多的朋友。他在真的进入一段严肃的婚姻之前,可能比我们这一代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你是谁、你想要什么样的关系,社会对此也更宽容。 这一代的年轻人也许进入婚姻的时间更晚,但他们可能更成熟,他们的婚姻或者他们的亲密关系反而更稳定,这也是有可能性的。 所以出现什么样的科技产品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在亲密关系里面有更多自我探索的欲望。 恋爱最终也是回到和自己相处, 很多人都说“要好好爱自己”, 怎么才算好好爱自己? 爱自己是一个能力,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能力。它意味着你对自己有相对清楚的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你能够承担承担责任和代价。 从人格健康层面上来讲,你有相对稳定的自我价值系统。 一个人要对自己有稳定的自我评价,不受外界的声音和表达而改变。比如你经历糟糕的事情,可能会觉得我这件事情没做好,但不会感到自己很糟。这套价值体系相对成熟的人,无论你的价值体系和你所处的文化、以及父母给你的价值体系是否一致,你都能允许你的价值体系独立存在。这就意味着你不会去牺牲掉自己去讨好别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你就一定有能力爱自己,能够接受自己。 当你有相对确定的自我认识和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就算你遇到糟糕的亲密关系时,你的心理状态都是有弹性的,人是有能力喜欢自己、有能力去喜欢别人和给予别人爱的。 小美人鱼的故事就是例子。小美人鱼爱上王子,拿自己的歌喉交换,王子仍然没有爱上她,三天之后美人鱼变成泡泡消失了。但在这三天里,海巫师又再次和她做了一个交易,只要她杀掉王子,自己就可以活下来。但是小美人鱼没有杀掉王子,她选择了自己消失。 很多人会觉得小美人鱼不爱自己,“倒贴”还失去了自己。但实际上我觉得小美人鱼非常爱自己,而且为自己负责。当美人鱼爱上了王子,她就主动去追求。尽管我们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我,但是很勇敢地决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当她发现王子不爱她,甚至王子和她想象的不一样时,小美人鱼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扔在别人的身上。 我喜欢你这件事情,和你没有关系,是为我自己的人生做了选择。所以她选择了不去伤害这个王子,选择自己消失。在我看来,她在探索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展现出了非常强的爱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的困难 在于无法开启一段亲密关系。 年轻时有朋友跟我说一句话,“你天天在实验室里待着,你希望一个男生从实验室天花板上掉下来吗?不可能的”。但如果你在努力做你热爱的事情,这些热爱的事情也一定会带你走向跟你兴趣相投、欣赏你的人。 当你的心态不是抱着遇到那个人,而是想遇到一些很好的朋友,你就会有更大的概率遇到你真的喜欢的伴侣。你们一定先是好朋友,才可能是伴侣。 采访:影子 文字:阿田 图片均来自于ins:@gehrmanpeter 你在恋爱中遇到过什么问题? 也欢迎和我们聊一聊 ???? 好书推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