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血压监测的最新证据,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血压全程管理

从家庭血压监测的最新证据,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血压全程管理|全程心专栏
李燕  医脉通心内频道  昨天


随着高血压诊治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家庭血压监测得到普及,电子血压计作为常见的医疗设备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及新近发布的《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均强烈推荐家庭血压监测。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医学会(AMA)也发布了有关家庭血压监测联合政策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期待更加广泛的患者宣教,充分发挥家庭血压监测的作用,以实现更加科学的高血压全程管理,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










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实现高血压全程管理


家庭血压监测(HBPM)由被测量者自我测量,也可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又称自测血压。HBPM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降压治疗效果和长时血压变异,适合患者进行长期的血压监测。最新的美国“声明”[1]与我国高血压指南的推荐意见一致,指出家庭血压监测可用来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以及识别白大衣效应和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还有助于确诊顽固性高血压,发现清晨高血压,观察长期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从性。
 

最近的两项荟萃分析[2,3]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仅进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未同时进行其他干预措施时,平均收缩压的下降(3.9mmHg[2]和4.9mmHg[3])在6个月时较显著,但12个月时收缩压的下降(1.5mmHg[2]和0.1mmHg[3])没有统计学意义。

 

另一项荟萃分析包含了患者个人数据以及联合网络/电话随访,患者教育,个人或电话咨询4项不同强度干预措施的比较(如下图1所示),结果[4]显示与12个月常规治疗相比,自我血压监测与收缩压降低有关(3.2mmHg,[95%CI,4.9-1.6mmHg]),然而,这一降压效果明显受到联合干预措施强度的影响,其影响血压下降的程度从单独自我监测时无效果(1.0mmHg [95%CI,3.3, 1.2]),到联合其他干预措施时SBP下降6.1mmHg ([95%CI,9.0, 3.2]),说明在家庭血压监测的同时,还应辅助其他的联合干预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我血压测量具有潜在的健康和经济获益。对于诊室血压升高的患者来说,与单纯诊室血压监测或常规治疗相比,在诊室血压监测基础上进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具有成本效应的获益[1]。随着血压遥测技术和设备的进展,基于互联网的家庭血压远程监测和管理有可能成为未来血压管理的新模式。与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更具有普适性,但仍需要科普患者宣教和严格的市场监管帮助提升电子血压计的质量,让规范的家庭血压测量成为可能,同时高血压的管理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过程,涉及降压时机、目标和药物,多种危险因素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高血压管理者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从每个人都定期监测血压做起。

 



图1 根据联合干预措施的水平,评估自测血压对诊室收缩压下降的影响[4](15项研究)




家庭血压计的选择


随着对血压监测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对家庭血压计的购买需求也与日俱增,市面上血压计种类琳琅满目,上臂式、腕式、手指式、可穿戴腕带式等等。人们往往眼花缭乱,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各大厂商品牌的标准也参差不齐。

根据目前家庭血压监测指南[5]的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按照标准方案进行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并根据上臂周径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同样最近的美国声明[1]同样建议优先选择上臂式自动血压计,当袖带大小不适合上臂或者上臂存在严重淋巴管性水肿等不适合长期使用上臂袖带时,可考虑用腕式电子血压计。



如何正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不同国家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推荐的测量频次、时间、天数略有不同,《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5]综合考虑各国指南建议,以更加符合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国情,推荐意见如下:

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min后,测量2~3次,间隔1min。

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d;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d。

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h内进行,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

考虑我国居民晚饭时间较早,因此建议,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

为了确保家庭血压监测的质量,血压监测期间应记录起床时间、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及服药时间。


测量方案可遵循下图2[6]所示操作规范,在规范的操作指导下记录血压值,长期的家庭血压监测可以使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及时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为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及早实现血压的控制达标。在2019年的《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中,明确推荐家庭血压7天的平均值≥135/85mmHg可以诊断高血压,和诊室血压140/90mmHg相比,收缩压、舒张压的标准各低了5mmHg。




图2 如何测量血压



以患者为中心,发挥互联网优势助力血压全程管理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不仅仅是疫情期间,家庭血压测量未来应该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每位高血压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和管理。2020年的开端是不平凡的,应用互联网的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在COVID-19疫情爆发期扩宽了医疗服务渠道,目前已经进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借助高血压远程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生的指导建议。

良好的血压控制是实现血压全程管理的利器。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选择的降压药是不一样的,在五大类降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经历了疫情的大考验,用药安全性问题经历了临床实践的检验。作为指南推荐的高血压一线用药,ARB强效降压,耐受性好,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在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6]。目前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血压监测、大数据平台、线上问诊处方等途径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



结 语





高血压管理者应积极推动家庭血压监测,包括目前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及目前血压正常者,指导高血压患者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及袖带,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方法的培训,制订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参考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记录[5]。

高血压的管理仍是一个综合问题,除了规范的血压测量,我们还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策略,包括加强患者教育、优化治疗方案、应用互联网健康技术等,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血压控制率。



本文指导专家


李燕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血管检测中心及社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委员会委员





往期推荐


血压全程管理时代下的个体化治疗|全程心专栏

时隔17年,“宝典”重出“江湖”,且看ARB因何“理想”?|全程心专栏

全球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3!以患者为中心的血压全程管理亟需加强|全程心专栏

提高降压治疗的依从性是ISH2020的关键所在|全程心专栏

互联网+时代,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更科学的全程血压管理|全程心专栏

疫情初定,从最新研究进展看ARB在高血压合并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干预高血压,从源头阻断心血管事件链进展

任尔东西南北风,血压管理不放松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血压全程管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加强防范新冠肺炎

共克时艰,新冠疫情期间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管理

ARB首个网状Meta亮相亚太高血压大会,创新ARB美阿沙坦钾助力提高高血压控制率|APCH2019

GW-ICC 2019:血压管治新资讯,您想了解吗?










参考文献:
1. Self-Measure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t Home: A Joint Policy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2 Jun 2020.
2. Uhlig K, Patel K, Ip S, Kitsios GD, Balk EM. Self-measure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 Intern Med. 2013; 159: 185–194.
3. Reboussin DM, Allen NB, Griswold ME,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2017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8; 138: e595–e616.
4.Tucker KL, Sheppard JP, Stevens R, et al.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an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PLoS Med. 2017; 14: e1002389.
5.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 11(5): 21-25.
6. 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介绍.  王仁芳<译>.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审批编码:VV-MEDCOM-20923




相关阅读
当心!高血压患者夏天很危险!医生的8点建议一定要知道!
当心!高血压患者夏天很危险!医生的8点建议一定要知道! ...
好大夫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对高血压不感兴趣 对心脏病不感兴趣
高血压12条医嘱,每条都救命
高血压12条医嘱,每条都救命 ...
药店经理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对高血压不感兴趣 对高血压不感兴趣
超全!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最偏爱哪些人?快对照看看!
超全!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最偏爱哪些人?快对照看看! ...
怡康医药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对高血压不感兴趣 对高血压不感兴趣
更多文章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