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Vlogger王慧玲走红,她有两条视频一度火上了热搜。 其中一条视频讲的是——基层女性的婚姻困境。 视频里,慧玲把婚姻被比喻为开公司,直白地指出了基层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另一条视频的主题是怎样教育父母,慧玲剖析了传统亲子关系,批判了父母与子女的“捆绑”,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收割”。 视频里逻辑清晰,见解独到的她,给众多网友留下了“人间清醒”的印象。 后来,《三联生活周刊》关于王慧玲的专访再次火出圈,这篇自述完整地讲述了她的传奇人生经历。 作为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基层女性,慧玲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努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有网友这样评价她:38岁,出身农村,没读过高中大学的王慧玲,相比经历过高等教育一路顺风顺水的女性,说出来的道理更灵,更精辟,更接地气。 关于这点,她姐也有感触,看过她视频的人或许也有同感。 因为,在慧玲的表达里,有那些艰苦岁月曾赋予给她的底气。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位女网红,她姐联系了慧玲本人,和她与她的先生Peter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 谈话结束后,她姐整理了慧玲在谈话中分享的“ 7句真心话 ”。 今天,她姐想把这些话转述给大家。 关于男女平等,慧玲说—— “平等早就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慧玲曾遭受过原生家庭的不平等对待。 慧玲有两个亲弟弟,在成年前,姐弟三人的吃穿用度,父母还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慧玲一家五口 但三人成年后,三姐弟同样在外工作,父母管慧玲要钱,却从不管弟弟要钱。他们还当面告诉她,老两口的积蓄会留给两个弟弟,没有慧玲的份。 尽管,在她刚步入社会的那些年,她省吃俭用把赚来的大部分钱,都寄给了家里,两个弟弟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都是她打工赚来的。 26岁的慧玲 慧玲的朋友说她是樊胜美——一个被原生家庭反复拉扯的扶弟魔。 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是个扶弟魔。 但她现在想清楚了:尤其女孩,要以自己的前途事业优先,钱要先用来投资自己的未来,如果父母从你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就要收割你,那是不对的,要学会拒绝。 拒绝了的女孩不要有道德负担,她们应该知道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为自己考虑不是自私,你在做这些事的同时损害他人的利益才叫自私。而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试图用道德绑架你,损害你利益的人才是自私。 后来,她遇到了英国绅士Peter,两人结婚,建立了一个平等的家庭。 她姐在聊天过程中问Peter:按照家庭地位,自己、慧玲以及家中四只猫的排序是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慧玲不是Peter答案里唯一的第一名。算上四只猫,六位家庭成员不分先后,都是最重要的第一名。 现在享受到平等家庭氛围的慧玲,想通过视频把平等的观念告诉更多基层女性。 她在抖音上发布了很多视频,用七大姑八大姨也听的懂的语言去解释平等。 也因为这个,她被一些网友扣上了女权主义的帽子。前段时间,慧玲拉黑了近百位B站上辱骂她“女权师”的网友。 之前,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提到的观点中有女权主义。因为被骂,她开始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女权的概念,前段时间,她才读了波伏娃的《第二性》、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 既然大家都说我女权,那我就去研究研究它。 其实男女平等是我骨子里的东西,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反对, 每个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我也并不需要一个女权主义的标签, 才能做女权主义的事。 ” 关于年龄焦虑,慧玲说—— “喜欢自己的人不会有年龄压力。” 大多数慧玲的同龄人,都在经历着中女的年龄焦虑。 她们不仅要面对每年眼角新添的皱纹,还要忙碌地周转于事业和小家之间。 已婚已育的操心着老公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夫妻倆挤破头为孩子争取一张名校通行证,未婚未育的应付着各种奇怪的相亲,焦虑于即将成为高龄产妇的现实...... 反观慧玲,她自在的反而不像个中年女性。 38岁的她,生活中除了运营自己的公司和社交平台,她把剩余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挖掘人生的新爱好上。 她23岁开始自学日语,25岁拿到了日语一级证书;30岁开始学英语,现在可以用英语流畅沟通;32岁开始画画,今年解锁了插画艺术家的新身份....... 慧玲的部分插画作品 35岁开始学滑板,36岁开始健身,要不是疫情,她应该在今年夏天学会了冲浪...... 在她的世界里,只要明天不是死亡,就不会停止对有趣事物的探索。 慧玲也看到了同龄女性当下的困境:女性的年龄焦虑,基本上都是除了生育价值以外,对自身其他价值的不确定性。 而去挖掘自己的新价值,是慧玲没有年龄焦虑最重要的心得。 “ 一个真心喜欢自己的人, 一个活在当下的人, 不会有年龄上的焦虑。 ” 关于焦虑,慧玲说—— “生活的本质不是追求房子车子。” 慧玲曾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 2012年5月在创业初期,在没日没夜的焦虑失眠后,她病倒了,血小板一度下降到1000,正常人范围的是10万到30万。 全身都在出血的她,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 Peter和慧玲弟弟在急诊室临时搭的床上休息 后来,经过医院的治疗和Peter的照顾陪伴,她慢慢痊愈了。 出院后,Peter说了一句话:做好手上的事、眼前的事,时间长了会有人知道我们的。 7月份,时隔半年多,夫妻俩终于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工作,两个人在项目地的儿童乐园玩了好久的跷跷板,开心得就像两个小朋友。 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总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养料。也因为这些经历,慧玲明白了——人生不止有一种活法。 慧玲与Peter在威尼斯 by慧玲 现在太多人挣扎于生活中,整日焦虑失眠,在高压的职场环境中喘不过气来。 她姐和慧玲聊到工作上的压力时,慧玲是这么说的:如果你碰到了类似状况,或许是生活正在提醒你,是不是要换一个活法了? 在遇到难以缓解的焦虑时,人要学会停下来思考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它既不是追求几百万的房子车子,也不是生儿育女再为他们买学区房,送他们进最好的学校...... “ 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太单一, 如果不选择大众的生活方式, 就会沦落为“异类”。 还好我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自己内心的感受最重要。 ” 关于婚姻,慧玲说—— “ 婚姻不谈爱,谈经营。” 女孩们都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嫁给爱情,但慧玲却始终认为,爱情是奢侈品。 她曾在视频中提到过:爱情是精神上的奢侈品,爱别人的能力,建立在爱自己的能力之上,爱自己建立在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之上,建立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之上,这些都没有,很难谈爱情。 人们明白物质上的奢侈品很难获得,怎么反而觉得情感中的上上签随便就能抽到? 慧玲与Peter在京都 by慧玲 在慧玲看来,想要维系一段舒适的婚姻,相比谈爱,更应该谈经营。 “如果只想谈爱,那谈恋爱就好了啊。” 听多了嫁给爱情的鸡汤后,这样清醒的观点,反而格外提神醒脑。 慧玲把夫妻关系中的双方比喻为项目合伙人,他们签订了某种契约,结婚证书就是契约,他们开始共同经营一家公司。 慧玲与Peter在纽约 by慧玲 无论你整日在外面跑,是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业务员,或者你是在家洗衣做饭,处理公司后勤的管家,双方都在为公司创造价值。 公司的盈利,两人都有份。 现实是,很多男性认为女性的家务劳动,没什么价值,不尊重她们的劳动,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很多基层女性会选择离婚,也是因为她们婚后的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单身,劳动成果都在男性那里,女性并没有得到婚姻的好处,长期受损她自然会离开。 慧玲说,她和Peter婚姻幸福的秘籍就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 经营婚姻就像种田,两个人都要种出庄稼, 两个人要共同享用丰收的果实, 共同去成长。 ” 关于全职妈妈,慧玲说—— “ 没全职妈妈,只有家庭主妇。” 在基层女性群体中,有很多全职妈妈。 但在慧玲眼里,全职妈妈甚至不能算是一种“职业”。因为,正规的职业都有五险一金和各种福利保障,而全职妈妈完全不符合以上的条件。 “我们目前还没有全职妈妈,都是家庭主妇。” 慧玲的妈妈就曾经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主妇。 年轻时的她,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在家拉扯着三个孩子,做家务,做农活,农忙时,丈夫外出打工回家,那也不会帮她分担一点家务。 即便是如此操劳,但在丈夫心里,依旧瞧不起这个只会忙家事,赚不来钱的妻子。 不只是自己的父母,慧玲有很多曾经的工友,出来打工两三年,还是回老家嫁人生孩子了。 慧玲打心眼里不支持女性成为一位家庭主妇。 因为,当女人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一门心思放在自己的小家上后,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她们没有社会提供的保障,无法实现经济的独立,在家里带几年孩子做几年家务后,很容易和社会脱节,再想迈入社会,就业也会很难。 尤其,现在的社会不怎么承认全职妈妈的劳动。 家庭主妇们,依旧会被认为是头发长见识短,只会做家务生孩子,靠男人养的女人。 “ 我当然认可尊重全职妈妈的劳动, 但我不支持女性选择成为她。 ” 关于生育,慧玲说—— “ 生孩子要比买衣服更慎重一些。” 慧玲和Peter是一对丁克夫妻,他们一起养了四只猫。 慧玲选择丁克,不是因为害怕生养,只是两个人都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模式。 有很多粉丝“好心”劝她让先生结扎,但她自己不需要Peter为她结扎,做出以示忠心的“保证”—— “我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不需要另一个独立的个体给我承诺,但为了节省安全套,最近也在考虑让Peter去......” 尽管夫妻俩是丁克,但出身在五口农村家庭的慧玲,小时候作为留守儿童,在家拉扯两个弟弟的她,完全体会过带孩子的不易。 在慧玲父母那一代人中,生孩子是人生中必然会发生的事,只需要女人到了适育年龄就应该生孩子,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几十年过去了,年轻的男女们,似乎已经意识到了生养的难,他们渐渐开始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但在慧玲看来,这还不够——生育是一项重大的人生决定,准备迎接一条生命,不仅是大家口中的经济条件允许。 在决定生育前,你是否问过自己,准备好对另一个生命毫无保留地付出爱了么? 你有足够的能力责任爱,可以去奉献了么? 愿意牺牲一部分自我,去成全另外一条生命,去陪伴和感受,一条生命成长的喜悦么? 事实是,很多买件衣服都要纠结好几天的人,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反而不怎么犹豫。 “ 生孩子不是到了年纪的事, 而是准备好了的事。 ” 关于伴侣,慧玲说—— “ 要和精神富裕的人在一起。” 在Peter之前,慧玲也遇到过危险的爱情。 二十出头的她,认识了一个同为中专毕业的普通工人,男方是上海人,两个人在一起将近两年,当时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在这段关系中,他们的相处模式很传统,女人承担家务,男人在家里享受服务。 他们分开的导火索是在一次争吵中,男人出手把慧玲推到在地上。 尽管当时很多朋友都劝她,男方其实平时很好,但慧玲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 后来,慧玲才在网上认识了共同学习日语的Peter。 慧玲与Peter Peter刚和慧玲恋爱的时候,是个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老外。因为没钱,又语言不通,慧玲妈妈最初也不看好Peter。 但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的很顺利,后来,Peter成功以一枚肉眼难见的小钻戒,求婚成功。这只钻戒花掉了Peter当时半个月的工资3000元。 从2007到2020,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13个年头。 她姐问慧玲谁是人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她想都没想,就说出了Peter的名字。 慧玲说,当年Peter虽不是物质富足的人,但他的精神富足,给了她很多没办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Peter支持她的爱好,尊重她的想法,鼓励她发掘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在慧玲的自我成长上使劲儿推了她一把。 她用三个字形容丈夫——正直、善良和温暖。 有次,夫妻俩晚饭后出门散步,偶然看到一个女生在一个男人的车里哭,Peter都会让慧玲去问下那个女孩子怎么了,需不需要帮助。 “ 他的善良和对女性的尊重是骨子里的, 他是精神非常富裕的一个人, 尽管当时很穷,但他有很多爱去奉献给别人。 ” 慧玲很有趣,你会忍不住思考她说过的话; 慧玲很自信,你会不自觉被她的积极鼓舞到; 慧玲的恋情婚姻很美满,这样的感情让人不得不羡慕。 她姐最后问慧玲:你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能跳脱出基层女性的命运么? 她沉思了一会,接着说: “或许是我给了自己很大的空间成长,很多女性在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向外界的压力妥协,以前跟我一起工作的女孩,工作两三年,就回家结婚生孩子了。 女孩不要给自己设限,要像男孩一样去社会上摸爬滚打,接受生活的锤炼,以独立为目标去成长,而不是总是以为有退路有靠山。生活从不会善待手上没有选择的人,爱情婚姻固然美好,但它不该成为女孩的志向。” 慧玲作为一个网红和一位基层女性代表,她正在做着一件渺小又伟大的事——替那些失语的基层妇女们发声。 在慧玲帮助其他女同胞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会有鲜花掌声,也会有谩骂质疑。 虽然这段成长之路注定漫长艰难,但越多慧玲这样的女性出现,这条路的前景就越明朗。 她姐相信且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慧玲这样“敢说”的女网红,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们同为女人。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