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有一句话: “与其朋友圈字斟句酌,不如现实中好好生活。” 如今,我们很少发朋友圈,更多的是看朋友圈。 成年人的社交规则是,沉默了、安静了、寡言了。 01 别去打扰一个装睡的人 朋友梅子说过自己的经历。 她热爱社交,为了把大学好友聚在一起,建了一个五人闺蜜群。 梅子几乎每天在群里聊天,分享八卦新闻,看起来关系很融洽。 后来,她发现其他人很少说话,永远都是她主动发消息。 有一次节日,梅子发了一个红包,到了第二天早上都没有人领,也没有人回复。 那一刻,她感觉心都凉了。 她问我:“为什么大家都不回我的消息,我要提醒一下她们吗?” 我说:“其实,她们没有回复,就是不想回复了。你何必刨根问底呢。”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 你一发消息,她就要洗澡了; 你一打电话,她手机就没电了; 你一谈事情,她就说正在忙; 所有巧合背后,都是“不想理你”的借口。 俗话说,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千万不要用热情,去贴冷屁股,最后伤害的是自己。 作家亦舒说:“何必勉强与道不同者做朋友,阳关道,独木桥,陌路相逢,客客气气已经足够。” 忘了的关系,就放手;散了的情分,就释怀。 每个人都有该走的路,冷漠也好,孤独也罢,别往心里去就好。 图片 02 太过热情,是一场灾难 作家祝小兔说,她最害怕热情的人。 一是,害怕要回报对方相同的热情,让人感觉很辛苦; 二是,担心热情总是快速褪去,反而会更加落寞。 这让我想起综艺节目《半熟恋人》: 里面有一位女嘉宾叫罗拉,她性格十分开朗,甚至担任起主持人的角色。 在饭桌上,罗拉是讲话最多的,不停的讲笑话,惹得每个人哈哈大笑。 男嘉宾说:“罗拉真的很热情,感觉有用不完的能量。” 当大家都觉得罗拉很受欢迎时,结果在投票环节,没有任何男生约她。 太过热情,是一场灾难。 你以为的关心,在别人眼里是打扰。 你以为的活泼,在别人心里是聒噪。 听过一句话,成年人的关系都是循序渐进的,永远不要急于把感情升温。 美食家蔡澜说: “吃不饱的饭,最妙。饭菜的温度,应该和人体温度一样,过热和过冷都不合格。”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就像品尝美食一样,浅尝即止是最好的状态。 不想开口就保持沉默,没有必要活成一个开心果。 只有当你觉得舒服了,才能释放出骨子里的魅力。 余生,每一顿饭,慢慢的吃;每一段关系,浅浅的处。 图片 03 好的关系,需要距离感 我有一位朋友,我们俩认识9年了,说不上闺蜜,但却总有默契。 我们平时很少联系,节假日根本不发祝福。 我看到喜欢的文章、图片,会转发给她。 然后说一句,这个感觉不错。 她会问我最近怎么样,有时候闲聊两句,有时候只发个表情包。 没有勉强,无需回应,却让人感觉十分安心。 好的关系,需要空间,更需要距离感。 不去打扰,不去紧逼,一切自然细水长流。 脱口秀演员思文说,社交中最忌讳“交浅言深”。 她以前是个喜欢掏心窝子的人。 比如,刚认识一个朋友不到三天,思文就会把心底的秘密全说给对方听。 结果,这样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为你分享自己的秘密,就像在说“你看我说了这么多,你该讲讲你的吧”。 古话有云:“见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朋友之间,就像两个刺猬,彼此身上都带有刺,靠得太近,会扎伤彼此。 不远不近的关怀,不浓不淡的倾听,比起热烈,我们更喜欢无声陪伴。 无论什么关系,请把握分寸感,留有边界线。 太宰治 《人间失格》中有一句话: “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伤感,但却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一段感情中,用力过度,关系会断;用情至深,彼此会受伤。 真正好的朋友,不需要费力维系。 人生路上,圈子简单,语速缓慢,内心纯粹,想要的生活就会慢慢到来。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