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马社香 出版社: 当代中国 副标题: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 出版年: 2006-10 页数: 240 定价: 28.00元 ISBN: 9787801705112 内容简介 · · · · · ·这是一部由近百名亲历者和知情者回忆、口述的历史。 1965年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前一年,毛泽东从北京到武昌下榻梅岭,44天后离武汉到长沙,5月21日从长沙出发,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之路重上井冈山。从本书对毛泽东二上井冈山的历史回放中,似可窥见当时毛泽东的某些思想端倪;发现其不惜一切代价,准备发动一场上层建筑领域革命——“文化大革命”的深刻而复杂的初衷…… 秋收起义38年后的1965年,毛泽东重返中国武装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一次感情寻觅回归,还是执政党领袖对使命的深层呼唤? 40年后,本书作者沿着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之路,采访了近百名接触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领袖人物的亲历者和知情者,以毛泽东二上井冈山为主线,生动讲述了1965年春毛泽东从武汉经湖南到井冈山的数十天的所历、所思、所讲,以及当时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真实记录了... 目录 · · · · · ·引 言\ 1一、1965年3月毛泽东下榻武汉梅岭\ 3 非同寻常的新年伊始\ 3 1965年元月“二十三条”的颁发,是建国以来我党第一次将没有解决的高层政治分歧以中央文件形式公开化。它揭示了1964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关于“四清”性质认识的重大政治分歧。 党内问题错综复杂,毛泽东专列南下。 下榻梅岭第一仗\ 6 · · · · · ·() 引 言\ 1 一、1965年3月毛泽东下榻武汉梅岭\ 3 非同寻常的新年伊始\ 3 1965年元月“二十三条”的颁发,是建国以来我党第一次将没有解决的高层政治分歧以中央文件形式公开化。它揭示了1964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关于“四清”性质认识的重大政治分歧。 党内问题错综复杂,毛泽东专列南下。 下榻梅岭第一仗\ 6 在武汉梅岭,毛泽东重审国际局势,北面是莫斯科三月会议的“文攻”,南面是美国轰炸北越的“武攻”,在中国问题上,苏美渐行联合之势,打破苏美战略合围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乔治乌·德治、邵式平、柯庆施相继去世\ 14 并肩战斗的老战友一个个故去,无数革命先烈献身的人类解放事业,还能坚持吗?! 二、1965年4月梅岭异峰迭起\ 20 4月27日电话急召张平化\ 20 应召途中,张平化不由得回忆。1964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其实是1962年中央北戴河会议两种意见的继续…… 4月28日贺龙、罗瑞卿等梅岭汇报\ 25 罗瑞卿疾呼:“有少数同志舒舒服服地演变了!有一家人烂掉了的!……”取消军衔制到了关键时刻。 4月29日下午梅岭合影\ 29 临别合影时,王任重的沉重思索;毛泽东和北京客人的耐心等待…… 三、毛泽东长沙九所等待22天\ 35 汪东兴、华国锋井冈山沿线打前站\ 35 毛泽东对华国锋的关注始于合作化初期的1955年,称许于“坚持集体经济”的1963年…… 毛泽东长沙生病难离\ 41 毛泽东不肯吃药,风趣地说:“我不吃药,我吃饭,饭是最好的中药……”湖南省迅速恢复的粮食产量,也成为毛泽东身体康复的另一剂良药…… 毛泽东和胡志明的重要会面\ 46 在九所,毛泽东和胡志明见过好几次面,慎重友好地确定了中国援越抗美的整体战略。在胡志明75岁寿辰之日,陶铸、王任重、张平化代表毛泽东来到7号楼祝贺…… 四、5月21日启程重上井冈山\ 53 专列中午到醴陵\ 53 专列上,毛泽东的声音带着一种苍凉,一种深情。井冈山斗争接受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阶级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也是一种阶级斗争。 回首文家市\ 61 小车队从醴陵向茶陵行进。毛泽东在车上回忆他生平指挥的第一仗…… 汽渡载车过洣水\ 67 小车队经攸县过洣水河,第三、第四辆小车上了渡船,船行到一半,突然第三辆小车的窗帘被一只大手掀开了,一张人民熟悉和向往的脸出现了,“毛主席!”毛主席眼睛看着河水,嘴巴动了动…… 夜宿茶陵县委办公室\ 71 晚饭后,毛泽东在茶陵县委大院散步,对张平化说:“当年连茶陵也守不住,什么原因呢?……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老百姓搞生产,用百分之十的时间征粮。老百姓的利益,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胜利的保证。” 五、5月22日昔日战地巡礼\ 76 毛泽东在茶陵第一张合影\ 76 毛主席给被接见的茶陵同志的最深印象是,老人家身体根本不像年过七十的老人,步履快捷轻松,面貌也年轻。脸上带有笑容,那笑容给人的印象深沉而忧郁。 往事回眸——打莲花\ 78 小车队绕过莲花县城,毛泽东遗憾地“哦”了一声,转脸对吴旭君说:“1927年9月25日我们打下莲花县城,在宾兴馆开了会,住了一夜。莲花县是文家市会合后打下的第一个县城。” 永新别样的追寻\ 80 毛泽东一行在永新县吃午饭。 在县委招待所大食堂,北京、南昌、永新各级干部在回忆贺子珍鲜为人知的旧事新闻…… 三湾改编故地\ 87 “三湾改编”将秋收起义部队中对革命丧失信心的军官都撤了,给部队新的生命。抑或毛泽东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次重上井冈山,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的“当权派”也需要一次“改编”?!…… 六、盘旋通向井冈山\ 91 路过古城、龙市的记忆\ 91 1927年10月6日,袁文才的朋友林凤和在大仓村家门口杀猪迎接毛委员。……谁也想不到建国初期,林凤和和他儿子被划为地主,父子俩一个在毛泽东吃过饭的老屋、一个在后面的山上上吊而死。这里面的真相是什么…… 八角楼的“巧遇”\ 97 这么多的小车到茅坪,久久地徘徊在八角楼。对面拿锤子、铲子的人突然像明白什么似的,发疯一样向小车队追去。黄庆荣命令司机快开,汪东兴这次听从了毛主席的命令,要求开慢车…… 袁文才家人的“回声”\ 99 袁文才妻子谢梅香说,毛泽东和贺子珍是在1927年11月象山庵会议上第一次会面的,并不是流传的10月见的面。 贺子珍非常尊重谢梅香,叫嫂子,毛主席后来称谢梅香“嫂子”,“袁嫂子”,就是随贺子珍叫的。 伫立黄洋界的激情\ 103 毛泽东等不及警卫人员开车门,自己打开车门,站了出来,向大家手一招,大步向山顶走去…… “茨坪又到了”\ 107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看着这条平展的砂石路盘旋而上——人民群众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开荒修路,改天换地,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发扬井冈山精神,要体现在哪里呢? 七、下榻井冈山宾馆的珍闻\ 112 115房间特制木床和洗手间的“书柜”\ 112 秘书和警卫人员一起动手,毛泽东发明的“简易书柜”架好了。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下榻115房间的第一个晚上,使用自己发明的“简易书柜”工作至凌晨4点。毛泽东如此艰苦朴素,仅仅是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还是无声地为全党高级干部做一个榜样呢? 毛泽东又食红米饭南瓜汤\ 116 毛主席在井冈山散步时说,井冈山时期,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作战指挥权以外,不分上下。现在我们官兵待遇区别比较大,上将的工资是上士的17倍多,1964年后有所下降,仍有10倍以上,苏联上将工资是上士的30多倍,美国是20多倍。我们比苏联、美国好一些,但比战争年代区别大多了…… 珍闻链接一:谢觉哉、董必武、张茜参观井冈山\ 119 在去大井的路上谢觉哉认真地说:人一当官,就容易脱离群众。这就是“官国”的遗产之一。共产党的官就是不能脱离群众,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难的是,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传下来。中国第一个在制度上打破“官国”传统的人是毛主席。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就是一个例子。 珍闻链接二:1962年朱德重访井冈山\ 126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朱德谦虚地说,小同志,“朱德的扁担”意义是什么?是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共产党靠这个精神打下的天下。这个精神忘了,人民就会骂我们,忘光了,就会和国民党一个样。国民党初期也是先进的嘛。后来才变,杀老百姓,杀共产党…… 珍闻链接三:1964年溥仪一行赞井冈\ 131 溥仪仰望着红军挑粮歇脚的大荷树,说,昔日共产党的官是和战士一起挑粮上山,现在共产党的干部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穿、同行、同战斗。这是共产党战无不胜的法宝。他写下一首诗:……“五同”毕竟今逾古,六亿人民仰慕中。 八、毛泽东井冈山上不寻常的散步\ 134 行没人走过的路\ 134 毛泽东用木棍扒开一条路,继续向前面走去。他边走边说:鲁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其为路。井冈山的道路是这样,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这样。不过,走这条路比井冈山时期还要难。搞不好,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苏联不就是这样吗?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已失去人民的拥护,将来帝国主义一打压,搞不好甚至会亡党亡国。 散步口述井冈山四支部队\ 137 毛泽东缅怀道,井冈山四支部队的绝大多数同志都牺牲了,现在活着的只有几十人,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牺牲的同志,忘记他们献身的理想和追求。 步送湖南同志提前下山\ 147 张平化说了声“请主席保重!”却又迟迟舍不得上车。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没有忘记专列上我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问题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保护民族工商业?!…… 九、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强调的真理和革命传统\ 152 井冈山斗争是五四青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152 毛泽东说: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今天的政权。做官有特权、有政治需要、有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忽“左”忽右、形左实右,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苏联就是教训。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与井冈山根据地的两次丢失\ 157 袁文才、王佐、李筱甫的后代对红五军错杀事件有各自的看法…… 毛泽东在提醒应该了解被错杀家属掌握的情况后,声音低沉地说:袁文才、王佐是杀错了,但问题的本质是当时党内有一条“左”倾盲动路线,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不讲政策,使下面的干部头脑不冷静。问题的本质,是路线正确与否。 井冈山精神的三个支点\ 171 毛泽东说: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才能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 毛泽东两首井冈山词的蕴思\ 180 攀向理想云端的“高路”是什么?那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为穷苦人创造永久幸福之路,为民族独立、富强创新之路,也是一条藏满了形形色色妖魔鬼怪的险路。敢不敢选择这条路,坦然面对这条路的一切,包括怀疑、污蔑、诋毁、失败,毛泽东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十、毛泽东接见烈士遗孀和井冈山群众\ 186 袁文才妻、儿的非凡遭遇\ 186 袁文才被错杀时谢梅香刚刚30岁。娘家看她前后都无路,很为难。袁家不同意改嫁,留在袁家,生活又维持不了。谢梅香只好招郎不离家…… 王佐发妻兰喜莲的幸福时刻\ 190 1965年5月29日上午,王佐发妻兰喜莲被安排站在第一排,等待着毛主席来跟他们一起照相。毛主席和第一排的老同志一个个握手,当握到兰喜莲时,毛泽东先开了口:“你是王嫂子。”兰喜莲幸福地想,毛主席还记得我们! 下山前交纳伙食费的小插曲\ 193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说,主席到任何地方吃饭给钱已是习惯。主席说,共产党的干部要杜绝贪污腐化,不能多吃多占,红军在井冈山时,就定了三大纪律,第二条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5月29日和井冈山广大群众激动见面\ 196 “毛主席万岁!”口号声随着松涛久久地起伏。中国上下五千年,毛泽东是第一个得到普通老百姓那么深沉、那么长久爱戴的人民领袖,这不是简单地用“个人崇拜”一语能概之的…… 下榻吉安招待所一夜\ 201 临别时,王卓超说他永远忘不了,那时老人家的目光和延安杨家岭时一样,深邃如海,又慈祥如佛。毛泽东寄希望于更多的人能理解他,理解他重上井冈山所说的一切。 十一、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余韵\ 206 取消军衔制的激动和忧虑\ 206 1965年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军衔制。从着装上,井冈山官兵一致的作风回来了。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呢?毛泽东不由得被崇高的理想所激励,又为党内军内某些现象忧虑着…… 订计划的原则和访井冈山热\ 210 6月15日,毛泽东在杭州汪庄听取了余秋里等人关于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相关事宜的汇报。毛泽东告诉余秋里等人:订计划要留有余地在老百姓那里。第一要考虑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 罗瑞卿、李富春、郭沫若、李立三等人,在1965年夏季登上井冈山这红色的山峦。 漫谈上层建筑领域改革初衷\ 217 6月20日,毛泽东在上海临时约见复旦大学周谷城和刘大杰两位知名教授,他们从报刊上批评周谷城的大块文章说开去,探讨了学术、教育、文学、艺术诸方面的问题,展示了毛泽东当时希望以一种井冈山精神展开群众性的“批评——教育——提高”的政治民主模式,推动上层建筑领域改革的初衷。 呼吁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 223 1965年夏,毛泽东对医疗卫生战线不为工农兵服务多次提出严厉批评。批评“城市老爷卫生部”时说:“县卫生院认为赚钱的医疗队就好,不赚的、少赚的就不好,这难道是人民的医院?!”号召“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 226 6月下旬,即将召开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由于美国颠覆东道国政权而流产。毛泽东思考的是,中华民族崛起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解决我们干部体制中存在的“特权”、“等级”等问题;重倡井冈山革命精神需要体制保障。这样,才能独立自主地应对国际风云变幻。 附录 主要受访者名单\ 232 后 记\ 239 · · · · · · () "前奏"试读 · · · · · ·引 言\ 1一、1965年3月毛泽东下榻武汉梅岭\ 3非同寻常的新年伊始\ 3 1965年元月“二十三条”的颁发,是建国以来我党第一次将没有解决的高层政治分歧以中央文件形式公开化。它揭示了1964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关于“四清”性质认识的重大政治分歧。党内问题错综复杂,毛泽东专列南下。下榻梅岭第一仗\ 6在武汉梅岭,毛泽东重审国际局势,北面是莫斯科三月会议... |
这本就又回归朴实了
打通了界限
已经很惊讶
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