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考古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陈旭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 2001-9 页数: 243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ISBN: 9787501012800
内容简介 · · · ·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综述了20世纪夏商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对一些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配有彩图8幅、插图32幅,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前言 一20世纪夏商考古的收获及其意义 (一)中原地区夏商考古的重要收获 1. 安阳小屯殷墟 2. 郑州二里冈期商文化和郑州商城 3. 偃师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 4. 偃师商城 5.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 6. 罗山蟒张天湖晚商墓地 (二)诸边地区夏商考古的收获 1.中原北部和北方地区 2. 西部地区 3. 东部沿海地区 4. 南方地区 (三)20世纪夏商考古的意义 二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探索 (一)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分布 (二)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年代与分期 (三)二里头的宫殿建筑基址与小型房基 1.一号宫殿基址 2.二号宫殿基址 3.小型房基 (四)二里头的墓葬 (五)二里头的青铜器和玉器 (六)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头遗址性质的讨论 1. 二里头文化性质的讨论 2. 二里头遗址性质的讨论 三郑州商文化和商城及小双桥遗址研究 (一)郑州商文化的特征、年代与...
前言 一20世纪夏商考古的收获及其意义 (一)中原地区夏商考古的重要收获 1. 安阳小屯殷墟 2. 郑州二里冈期商文化和郑州商城 3. 偃师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 4. 偃师商城 5.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 6. 罗山蟒张天湖晚商墓地 (二)诸边地区夏商考古的收获 1.中原北部和北方地区 2. 西部地区 3. 东部沿海地区 4. 南方地区 (三)20世纪夏商考古的意义 二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探索 (一)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分布 (二)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年代与分期 (三)二里头的宫殿建筑基址与小型房基 1.一号宫殿基址 2.二号宫殿基址 3.小型房基 (四)二里头的墓葬 (五)二里头的青铜器和玉器 (六)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头遗址性质的讨论 1. 二里头文化性质的讨论 2. 二里头遗址性质的讨论 三郑州商文化和商城及小双桥遗址研究 (一)郑州商文化的特征、年代与分期 1. 郑州商文化的发现及其面貌特征 2. 郑州商文化的分期 (二)郑州商城的建筑规模和年代 (三)郑州商城的宫殿建筑基址 (四)手工业作坊遗址 1. 铸铜作坊遗址 2. 制骨和制陶作坊遗址 (五)郑州发现的商代墓葬 (六)郑州商城发现的铜器窖藏坑 (七)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八)郑州商城的年代和性质 1. 郑州商城的年代 2. 郑州商城的性质 (九)小双桥商代遗址的内涵和性质 1. 小双桥遗址的文化内涵 2. 小双桥遗址性质探讨 四偃师商城的发掘与研究 (一)偃师商城的面积和城墙建筑规模 (二)偃师商城的宫殿建筑基址 1. 第四号宫殿建筑基址 2. 第五号宫殿建筑基址 (三)其他建筑遗迹和墓葬 1. 城区内的道路和府库池苑 2. 城区内发现的墓葬 (四)偃师商城的文化特征与分期 (五)偃师商城的年代和性质及其与郑州商城的关系 1. 偃师商城的年代 2. 偃师商城的性质 3. 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的关系 五殷墟和灿烂的殷商文化 (一)殷墟的年代与遗址的范围和布局 1. 殷墟的年代 2. 殷墟的范围和布局 (二)殷墟文化分期断代 1. 甲骨学的分期断代 2. 考古学的分期断代 3. 各期陶器的变化 (三)殷墟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 (四)手工业作坊遗址 1. 铸铜作坊遗址 2. 制骨作坊遗址 (五)殷墟王陵 (六)殷王室成员及高级贵族墓 (七)殷墟的族墓地 1. 殷墟西区墓地 2. 后冈墓地 3. 大司空村墓地 4. 苗圃北地墓地 (八)殷墟的祭祀坑、陪葬墓与车马坑 1. 宫殿宗庙区的祭祀坑 2.侯家庄西北冈的祭祀坑和陪葬墓 3.西北冈的陪葬墓 4.殷墟的车马坑 (九)珍贵的甲骨文 (十)瑰丽的殷墟青铜器 (十一)精美的殷墟玉器 六诸边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 (一)中原北部和北方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 (二)西部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 (三)东部沿海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 (四)南方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 参考书目 序言 俗称“锄头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鉴玩观赏著录向科学的文物学的转变,是20世纪中国学术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与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不断地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
|
不错,强烈推荐!
一种全新的角度切入
期待内容,好想赶紧开始看
再造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