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学会去发现、去关注自己心灵深处那稍纵即逝的微光。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在一线急诊室工作的医生必须快速分辨“绝对紧急”和“相对紧急”的病患。在救护车此起彼伏的鸣笛声和伤患痛苦的哭喊声中,急诊医生必须具备第一时间筛选病人的能力,必须通过伤口状况、病人脸色、巩膜和胸腔状态一眼判断出病情的轻重缓急……他们要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快速判断紧急状况,在混乱的局面中倾听内心的声音;他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急诊医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冷静分析局势就够了吗?不,这还不够,因为急救没时间让你全面分析病情。那么他们是凭借直觉和经验判断的吗?那也不够,因为诊断总要以数据和临床观察为依据。急诊医生在做决定时必须调动全身心:感性和理性,头脑和心灵。
在一场艰难的商业谈判中,双方各执己见,谈判陷入僵局。突然,其中一方感觉“时机到了”。他一改之前的腔调,开出最终价码,要么接受,要么免谈。几秒钟后,对方接受了他的条件。这位商人的直觉十分敏锐,他懂得全身心倾听内心。在他给出最终报价的那一刻,完全沉浸其中。或许有人认为,这位商人只需依靠冷静的头脑便能快速判断谈判局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认为让他做决定的纯粹是商业嗅觉,抑或是对他人身体语言的解读,那也不对。必须二者兼而有之,才能有“感觉”。职业生涯起起伏伏,但他不会费心忘却失败,也不会反复回味成功,二者都是宝贵的经验,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他懂得全盘接受,充分发挥经验的价值,才抓住了时机亮出底牌。倾听自我说来简单,但又颇为复杂。说它简单,因为它不需要任何特别的天赋;说它复杂,因为在实际行动中,在紧急情况或巨大的压力面前,坚守内心并非易事。
如果倾听内心的本领取决于个人某方面的出众,恐怕很多人都与之无缘了。幸运的是,倾听内心无须特别的能力,只要让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潜意识等部分和谐共处即可;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只要留心别让自我某方面的特性压制其他特性即可。如果理智占据上风,就会受理智的束缚;如果情感压倒一切,就会被情感所累。只有当任何一方面的特性都不特别突出时,你所信任的才是完整的自己,这时才能充分发挥潜力。
学校教育往往只教导我们听从书本的教诲、忠告和建议,要听老师的话,却不曾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最终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比较了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该项目下的一项研究显示,法国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他们在“多项选择题”测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较大差距。法国学生拥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一旦面临存在多个正确答案的选择题时,往往犹豫不决,错误率也高于平均水平。为什么法国学生在选择题方面比其他欧洲国家的学生更容易犯错呢?因为学校没教会他们如何追随内心的直觉。在教师评语中,我们极少读到“给自己多点儿信心”这样的话,更多的是“你可以做得更好”“继续努力”。有多少教师会告诉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呢?
我有幸遇到过两位彻底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老师。高一语文课上,我第一次接触保罗·魏尔伦、普鲁斯特、加缪等文学大师……当时我的老师非常传统,要求很严格,要我们把课文熟记于心。但她从不忽略我们的感受,时常引导大家主动观察内心:“你的问题很有道理,作者当然能这么写,但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你觉得作者写得好吗?这段文字感动到你了吗?”
我的哲学老师让我认识了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黑格尔……他教给我知识和思考的方法,尤其是教会我倾听内心的声音,经常抛出尖刻的问题。记得有一次,他在分发笛卡尔论著的选段材料时,大声问我们:“今天我们学习笛卡尔。但先别管笛卡尔怎么说!你们自己是怎么想的?”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对高中的哲学课记忆犹新。那是一段“与自己相处”的时光,没有日常生活的琐事,不必面对人生的反复无常,也无须纠结于家庭的负累。那段时光让我学会倾听自己。在哲学课上,我们学习柏拉图、康德和萨特的理论,最终是为了解自己;我们研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为学习聆听自己的心。
了不起的老师会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存在,引导学生武装思想,教育他们勇敢做自己。人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学生总会走与老师当年相似的路。当初老师也曾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寻自我,现如今为学生授课的哲学家当初也曾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尼采所讽刺的“有良知者”与这些老师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有良知者”成为师者的是对生命的恐惧,他们做学生时就只会埋头苦读,如今站上讲台依然缺乏自信,他们懂得如何倾听内心吗?能从自身学到什么吗?唯书本是从的态度对他们了解世界有什么帮助吗?这些老师往往会因为学生略逾矩、稍不够严肃,便对他们训斥打击,摧毁学生的自信。
当我回忆起两位高中老师时,还常常想到他们的另一个大胆之处:他们敢使用简洁的表述,甚至是看上去过于简单的语言。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言之无物的人才好装腔作势,用术语遮掩内容的空虚,而我的老师却能用寥寥数语把复杂的事说清楚。敢于言简意赅地表达,就是敢于倾听自己的声音,发出自己的声音。要让中学生或大学生领悟倾听自我的重要性,没有比付诸实践更好的方法了。在我看来,倾听自我是学校能教给学生的最美品质。听老师的话吧,他们将教会你如何倾听内心。
不过,倾听心声并非易事。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屈服于已为人接纳的真理。宗教或传统宣扬的真理应当接受质询和自由讨论。有些人信奉宗教只会依样画葫芦,从不问自己从神明那里学到了什么,这样的人永远学不会倾听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信奉神明;有人以“自古皆如此”为由拒绝讨论,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倾听自我,因为他们屈从于传统,就像另一些人屈从于宗教一样。他们过分夸大过去的意义,因此不会产生真正的自信。他无法意识到,墨守陈规已成为束缚自己的锁链。
如果真理来自科学,那也不能阻止我们去追溯真理的来龙去脉。懂得倾听自我,就是要在吸纳知识的同时不忘提出质疑。
学会倾听自我,还要求我们不被紧急情况吓倒。大家都知道,紧急情况下时间紧迫,为了抓住时机,难免行色匆忙。这种时候,我们往往听从催得最急或者叫声最大的那个人。这种时候迷失自我,就再也无法倾听内心的声音了。
为了避免“急中失智”,有个好办法是将紧急和重要区分开来。紧急的事很多,但不是每件急事都那么重要。有时候你只需问问自己这件事到底是紧急还是重要,就足以从焦虑中解脱出来,而且完全不妨碍在有限的时间里从容不迫地做好该做的事。很多管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会被持续的压力打败,失去判断力和自信心。在面对无数紧迫要求组成的洪流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足以让你自如应对:这件事确实着急,但它有那么重要吗?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真正重要的是把该做的事做好,完成分内工作。在此基础上,再试着去满足同事或上司的紧急请求,这样会从容许多。也许那位同事或上司已被压力打垮,才把多余的压力转嫁给你,要你去做并非本职的工作。这种时候要格外留心,不要忽略真正重要的是做好该做的事。这不仅限于职场,区别紧张与重要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重要的事是孩子过得好且快乐,使自己远离波折并享受生活。所以,即便是在赶赴办公室的路上,你心里也应当清楚,自己真正在意的人和事并不在公司;即便行色匆匆,你也不会被紧张的日程压垮。只要清醒区分紧急和重要,就能保留倾听内心的能力。
急诊室的“一线医生”同样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面对的不是滚滚而来的邮件,而是没完没了的患者。急诊医生总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各种事件,但心里自有镇定的罗盘,他不会让身边的骚动和喧嚣干扰自己,也不会受制于瞬息万变的工作环境,知道哪些患者比其他人更需急救。为收获这份沉着,他付出了积年累月的努力。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让他得以在紧急情况下听到内心的声音,镇定地完成关键步骤,尽可能拯救更多的生命。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唯一认真研究自信问题的哲学家。这位出生于十九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家在1841年发表的短文《论自信》中的描述,与这里的“一线急诊医生”颇为相似:“在芸芸众生之中随波逐流是易事,于离群索居之际自行其是也是易事,但是伟大人物却能身处人群之中而坚守内心。”即使身在人群中,自信的人也像独处时一样镇定自若。经验丰富的战地医生和急诊医生都符合爱默生笔下“伟大人物”的特征:他们能做出正确决策,因为足够独立,不至于在旋涡的中心迷失自我。爱默生还写道:“人应当学会发现和关注自己心灵深处稍纵即逝的微光,而不是诗人和圣贤天空中的绚丽彩虹。”
学会倾听自我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学习。仪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同时也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必要的仪式能帮助我们远离歇斯底里的时代和需求无度的生活节奏,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每周两次心理咨询,每周跑步三次,定期进行冥想、新体道或瑜伽,周五坚守犹太教的安息日习俗,周日去教堂望弥撒……这些仪式都能给予我们倾听自我的空间,让人暂时忘却无数亟待解决的事,集中精神去关注真正重要的事。在这样的仪式中,我们逐渐稳住呼吸的节奏,与自我独处,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疏解心结。人们常在这些时刻茅塞顿开,解开工作上困扰许久的难题,想通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的真正渴求,认清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心灵的微光通常只有在身心放空时才会闪现,越明白自己,对自己就更有信心,答案原本就在心中。你需要的只是一处能安然倾听自我、让答案水落石出的空间。
我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躺在心理咨询师的长椅上滔滔不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疗法所鼓励的自由联想。不知不觉间,某件从未想过或者不愿面对的事会突然跃入脑海。想到这件事,我就想通了自己所作所为的前因后果,想通自己为什么焦虑不安或无动于衷。我没有用压抑回忆来说服自己,也没有控制身体去倾听良知的声音。我只是打开心扉,让身心和谐共鸣。我不再去想自己能做什么。有时候,才华反而让我们自欺欺人,天赋也可能让人困惑,迷失心的方向。许多年前,正是因为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我才陷入抑郁,最后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很快,我走出了抑郁的阴影,但咨询心理医生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我需要这种仪式感,停下手头的工作,与自我和解。在心理咨询师的长椅上,我不再自欺欺人,终于低下头来倾听内心的声音。
在《小王子》中,狐狸责怪小王子每次来探望他的时间都不一样,剥夺了仪式感。“最好还是在原来那个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起来,这就是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的事。”狐狸说,“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应当有一定的仪式”,狐狸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没有仪式,就只能根据意愿选择什么时候放松、什么时候与自己相处。当我和心理咨询师预约每周二和周四晚上七点见面时,我不需要等待去的意愿产生,因为这一刻早已约定。如果我在每周日上午十一点要去教堂望弥撒,也无须努力说服自己才能出发。仪式是对自我的支持,省去了同主观意愿斗争的麻烦。倘若指望意愿每次都能战胜阻力和惰性,那我们可能每个月只会去看一次心理医生,教堂更是一年才去一次了……
狐狸还说,幸亏有了仪式,某一天才与其他日子不同。定期举行的仪式让人更清醒地意识到,有些事永远不会重现,从而让人看清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倘若没有这些仪式让你不时停下脚步,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前行的节奏呢?要当心崩坏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找回退化的仪式感。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社会章法严苛、等级森严,那时的个人生活当然充斥仪式。但是,那个时代并不鼓励个人倾听内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自我和个性本身就是对规则的威胁和挑战,甚至可能打破森严的秩序,导致不必要的混乱。既然社会只要求个体服从于规则和传统,个性有何用武之地?先哲的训导便是知识,王公贵族的意愿便是圣旨,何须鼓励大家发现自我?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社会,个人的自信实在没有太大意义,顶多是某些贵族借以彰显骑士精神的夸夸其谈罢了。自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启蒙运动兴起和民主思想的发展下应运而生。正如康德所说:“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号召人们运用理智,本质上就是号召大家倾听内心的声音。
相信直觉,学会倾听内心,简单说来就是要解放自我。躲在所谓的“真理”背后,盲目听从“真知灼见”,这样放弃的其实是思想的自由。萨特将这种妥协称为“自欺”。要想不自欺,就要信任自由。人们对自由常常存在误解,认为没有任何约束才是自由。但人生在世总会有种种束缚,许多人便得出结论:人永远不可能自由。
然而,自由与“毫无约束”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柏格森认为,人只有在全身心拥抱自我,在当下坦然接受生命中一切过往的时候,才是自由的。这正是我所说的倾听自我。坦然面对过去,不是将人生简化为虚幻的整体或者粉饰后的身份,而是接受生活原本的模样,接纳生命无法回避的复杂性。只有在可以全面倾听自我的时候,人才是真正自由的。紧张工作的“一线医生”绝不会无视困难的存在,反而会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此时的他处于柏格森所描述的自由状态:在行动的同时充分倾听内心的声音。
因此,如果遮掩人生中不愉快的片段,捏造过往的经历,告诉自己“杯子里的水还有一半”,那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同样,如果不断谴责曾经的罪过,只看到“杯子里的水只剩一半”,也不可能获得自由。这两种做法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自信应该是对自我的全盘信任。自我并不是一个完美、和谐而纯粹的内核,所谓的完美内核并不存在。如果有人鼓励你在自己身上寻找一个纯粹的内核,抓住它便能获得自信的话,那绝对是弥天大谎。这样的谎言只会让你作茧自缚。其实,只须稍加反省就能意识到这一点。倘若真有这样一个完美的精神内核,那它应该存在于身体的哪一部分呢?大脑?腹腔?脚后跟?还是编写在基因里?自我是多元的、矛盾的、不断变化的:只有在敞开心扉去拥抱自我时,才能感知自己多么自由。从这一角度来说,自我更像是一道堤坝。人不能屈从于自身的某一特点,这是内在的束缚;也不能屈服于从天而降的真理,那是外在的束缚。从双重意义上解放自己,最终才能建立自信。
对自信颇有研究的哲学家爱默生对蔑视“有良知者”的尼采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完全不奇怪。《偶像的黄昏》的作者尼采甚至将爱默生奉为“灵魂伴侣”。爱默生是美国人,这也不是偶然。他的成长环境不像古老的欧洲那样以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为荣——自以为能够解答时代提出的一切问题。当时的美国是崭新的疆域,因为一个意外的错误才被欧洲人发现,这片土地重视开拓者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就是自信的表现。在美国,马克斯·韦伯笔下“永恒的昨日权威”不像在欧洲那样根深蒂固。开拓者敢于倾听内心的声音,话说回来,他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根本没有昨日的权威可以依赖。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良知者”和“开拓者”都在进行激烈的搏斗。当你倾听内心的声音时,开拓者精神便占据上风,越不盲从于教义和传统,自信的空间就越广阔。
爱默生呼吁我们:“相信自己!每一颗心灵都因此而震颤。”学着感受和发现这种震颤吧,别那么在意周围的喧嚣。无数个声音在喋喋不休:“这件事迫在眉睫!”“这件事没什么可商量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些嘈杂永远不会停止,别在意。相信自己,就是要屏蔽这些杂音,转向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