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对女性身份的逃避

在社会中,男性占据明显的上风,必然会严重阻碍女性的心灵发展,导致基本上所有女性都萌生了这样一种思想:对自身的女性身份心存不满。相较于因受约束而极度自卑之人,女性有着极其相近的心灵活动路径,且该问题必将因对女性的成见,变得更加严重且复杂。可能会有很多女孩会在这种条件下,找到某种方式,为自己做出弥补。然而,一般情况下,她们会把自身性格与智慧,乃至自身的一些特权,当成这种弥补的源头。虽然因为这些特权,女孩不必再被某些责任与义务约束,且能获得奢侈享受,但这种优越地位实际并不存在,即女性获得的极大的尊重并不真实存在,所以这不过是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提供了证据。其实女性优势有些理想主义,但由于其源自男性的利己需要,并由男性一手创造,因此终将变成一场空。乔治·桑在这方面的观念一语中的:“是男人巧妙地发明了女人的美德。”

抗拒女性身份之人通常能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努力朝男性化迈进,前文中已简略提及。这种女性往往很有精力和野心,坚持追逐人生的美妙之处。超越兄弟或是其他男性同伴,是她们一门心思想要达成的目标,所以一般被认为只有男性才能参与的活动,她们会积极参与,且她们会对运动等怀有更浓厚的兴趣。她们往往会逃避爱情与婚姻,因为她们必然会在这种关系中为超越丈夫,用尽各种各样的手段,让其中的和谐受损。对家务活的极度厌恶会让她们当众把这种情绪说出来,或为推脱这项责任兜圈子,例如说自己不会做家务,同时为证实自己自幼便缺少相关天赋,罗列出种种证据。

实际上,这种女性为了弥补男性优势给自己的打击,采取了男性化这种方式来抗拒女性身份,便是其基本对策。她们往往会被冠以一些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称谓,如男人婆、假小子之类。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女性天生拥有一种男性元素或是分泌物,导致其行为倾向于男性。但人类文明的整体历史表明,女性一度承受着且现在依然承受着社会给予她们的太过沉重的压力,不堪忍受,所以才会选择抗拒。我们很容易理解女性会借助男性化这种方式展现自己的抗拒,毕竟人类只包括两种性别,每个人都务必要在成为理想化的女人和成为理想化的男人之间做出选择。由此可知男性化做派是仅有的能逃避女性身份的方法,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女性的男性化是基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如此有限,不包含其他可能,跟神秘莫测的分泌物的影响无关。要想女性快乐地跟生活和社会相适应,一定要确保男女两性完全平等。所以在女孩心灵发展期间或许会出现的种种阻碍,都是不容忽略的。

第二种女性毕生都任由上天安排自己的命运,面对自己的处境,她们表现得如此适应、驯服、谦恭,几乎让人无法相信。然而,她们不会取得太大成就,因为她们只是看似能够适应各种处境,其实才能极度匮乏。她们也许会罹患神经症,因此看起来更脆弱,更需要他人关心,这会成为她们无法跟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托词。她们会表示自己的教育与生活方式频频受到打扰,罪魁祸首便是神经症。在她们看来,全世界再也找不出比自己更好的人了,自己之所以无法自如地接受人生挑战,无法让身边人获得幸福,是因为自己病弱的身体,真是可惜。她们这种顺从、谦恭、对自己的压抑,其实都是一种抗拒的方式,跟第一种女性没有区别。这种抗拒的方式似乎在代她们说出:“生活连一点幸福都没有!”这种含义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准确说来,尚有第三种女性深感痛苦,因为她们虽不抗拒自己的女性身份,却明白自己地位低贱,只是附庸,且无法摆脱这种命运。她们承认男性拥有特权,热烈赞美男性,称其能干又成功,应拥有特殊身份,这是基于她们对女性生来低贱,唯有男性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就的观点的坚信不疑。她们将自己的脆弱完全展露出来,不带半分掩饰,好像想为获得更大帮助,不惜将此事公告天下。其实,她们的这一态度正是抗拒的开始,她们已为此筹谋了很长时间。“这是男人才会做的事。”她们时常这样说,以此宣泄愤懑,并轻巧地让丈夫承担了所有婚姻的责任。

被当成低贱群体的女性,却大半是最关键也最艰巨的教育任务的承担者。接下来说说以上三种女性对该任务的态度,并利用该机会为三者划分更清晰的界限。拥有男性化做派的第一种女性,通常会以野蛮粗鲁的态度对待孩子,且经常惩处孩子。深感压力的孩子为逃避她们,用尽各种各样的手段。就算能发挥作用,这种教育方法最多也不过是种军事训练,价值不高。这种母亲作为教育者,在孩子看来相当恶劣,这点毋庸置疑。大声和唠叨反而让她们难以实现目标,更有甚者,会造成多种危害,例如也许会鼓励女儿变成她们的模仿者,让儿子遭受乃至毕生遭受这种恐慌的影响。在这种强制性教育中长大后,男性好像很难摆脱恐慌对自己心灵的困扰,以至于很多人会极力逃避女性,对全体女性都持无法信赖的态度,这当然会导致显著的界限与疏远出现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我们将母亲的强制性教育,确定为男性罹患“恐女症”最重要的原因。部分研究人员却提出了一种可信度不高的说法,说其源自“雄性与雌性激素比例不协调”。

其他两种女性在承担教育任务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她们很难让孩子听从自己的管束,因为她们严重缺乏自信一事,能轻而易举被孩子看出来。她们也许会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得更加恶劣,不停地唠叨、斥责,还表示会向其父亲告状,以此作为威胁。向父亲求助的做法,把她们自信不足的缺陷和不相信自己能够把孩子教育好这两点,都暴露了出来。实际上,她们的所有做法都证明,她们想逃避这项任务,在她们看来,教育任务必须要由男人承担,缺少了男人,教育便无法展开。一般说来,这两种女性都无法投入精力去教育孩子,她们始终认为这并非自己所长,因此会推卸责任,让丈夫、家庭教师担负起这种责任,且对此满不在乎。

为逃避生活,部分女性会以所谓“崇高”作为借口,该做法其实暗示了其对女性身份不满到极致。例如修女以及其他因职业独自生活的女性,她们表现如此极端,说明她们并不认可自己的女性身份。很多早早开始工作的女性也有相似的情况,她们将工作视为在某种程度上维持自身独立、逃避婚姻的庇护伞。这同样说明对女性身份的反感,是女性这样选择的动机。

这种女性的婚姻能否证明其愿意做女性?答案是婚姻未必等同于对女性身份的认同,这点非常明显。有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一位三十六岁的女士来求医,表示自己罹患了多种神经症。她在家中排行老大,父亲年纪老迈,母亲却年轻且骄纵至极。我们能从她年轻漂亮的母亲跟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结婚一事,推导出这段婚姻必然包含着对女性身份的厌憎。这并非和谐的婚姻,母亲终日大喊大叫,为了让所有家庭成员无论愿意与否,都听从她的命令,愿意做出一切牺牲。至于上了年纪的父亲,却在所有事情上受母亲压迫,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女儿提到,父亲连在沙发上躺着都不行,因为母亲不允许。简而言之,强制实行自己喜欢的管理家庭的方法,将其变成家中至高无上的法律,便是母亲全部的举动。

这位病人自幼便有很强的办事能力,深受父亲宠爱,但反过来又被母亲挑剔、反对,在任何方面都是如此。母女俩的关系在弟弟出生后更加恶化,让人无法忍受,因为母亲对弟弟偏心至极。在其他事情上,父亲表现得忍耐、迁就,却总是在危及女儿利益的事情上站出来,为女儿提供庇护。女孩据此发觉自己可以依靠父亲,并由此对母亲产生了由衷的怨恨。

母女间爆发了十分激烈的冲突。母亲有洁癖,被女儿抓住不放,发起进攻。有严重洁癖的母亲甚至向女用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务必要擦干净其触碰过的房门开关。女儿却故意不修边幅,四处乱走,还抓住一切机会弄乱家里,好像能从这种做法中得到特殊的快乐。

相较于母亲的期许,她拥有了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很明显,这证明并非遗传决定了性格。若非有一项有意或无意的计划潜藏在背后,孩子不可能拥有各种会让母亲暴跳如雷的性格特征。直到现在,这对母女依然彼此仇恨,简直势不两立,让人难以想象。

女孩八岁时,父亲在家中一直支持女儿,母亲的脸色却从来没有好看过,为实行自己那一系列管理家庭的方法,她表现得既尖锐又苛刻,训斥女儿是家常便饭。女儿心存恨意,极力反抗,为讽刺、进攻母亲,不断说出相当恶毒的话语。这种家庭状况在弟弟罹患心脏瓣膜病后,变得越发复杂。作为母亲的至宝,弟弟一直深受母亲宠爱。他生病后,母亲更加关怀他,宠爱他。这表明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始终以对立方式对待子女。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这位病人逐渐成长。

这位病人在随后的日子里,忽然莫名其妙得了焦虑症。实际上,她时刻想着跟母亲对抗,因为种种恶毒的思想,心灵饱受折磨,以至于产生了抑郁至极、没有一件事顺心的感受,这便是她的病因。她在之后忽然又成了狂热的教徒,可这对她改善自身处境并无帮助。不过,她的恶毒思想最终还是消失不见了。在众人看来,是药物的疗效改善了她的状况。其实,她的病情迫使她的母亲从进攻转向防守,避免跟她发生激烈冲突,才是更有可能的原因。只是病情得以改善的她,却对雷电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这成了她的后遗症。她觉得自己居然对母亲有那样恶毒的念头,心肠歹毒至此,所以天上才会出现雷电,最后一定会将她劈死。她在那段时期有多希望自己不再仇恨母亲,可想而知。

她逐渐成长,好像即将迎来美好的未来。“无论有何心愿,这个女孩肯定都能达成。”一名老师这样表示。她深受这句评语影响,觉得这说明“我一定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只要我有这种意愿”,虽然老师也许只是随便一提。她跟母亲的战争,因为这种认知变得越发白热化。

她在步入青春期后,长成了美丽的姑娘,又在适婚年纪得到了很多男士的追求,结果她的刻薄恶毒却导致每段感情都以失败告终。她曾对一位年长她很多的邻居产生了好感,众人很担心她最终会跟那人结婚,可没过多久,那人便搬离此处,她却继续留在这里生活。之后再无一人向她求婚,直至她年满二十六岁。在她的生活圈子里,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却因对她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不甚清楚,不了解个中原因。她从童年时便开始跟母亲激烈对抗,饱尝艰辛,由此产生了一种让人厌恶的缺陷,那就是动不动便跟人发生争吵。她觉得能主动挑起纠纷就是胜利,且自己必须不停地追逐新胜利,因为母亲从未停止过刺激她的怒火。只有激烈的争吵才能满足她对虚荣的渴求,才能让她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而她对在争吵中击败对方的强烈欲望,也能为她的行为十分男性化提供充足的证据。

二十六岁那年,她认识了一名男士,此人很受人尊重。她的性格如此争强好胜,这位男士非但没有退却,还对她展开了相当热烈的追求,并且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愿意顺从她的意见。亲戚全都逼她跟这位男士结婚,她却不断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这种念头,因为跟他相处,自己无法得到快乐。要明白这点并不困难,但前提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她的性格。但她抗争了两年后,终于还是跟这位男士结了婚,原因在于,她深信自己能彻底掌控他,他已跟她的奴隶没有区别。这说明由始至终,她都暗暗期待能嫁给一个完全对自己顺从、满足自己一切要求的男人,跟她的父亲没有区别。

但没过多久,她便意识到自己错了。丈夫在婚后数日便开始安坐着抽烟,看报纸。早上,他去上班。晚上,他准时回来用餐,并会因晚餐未能及时做好发出几声怨言。他向她提出了如下要求:干净、温柔、准时。他还为她制定了种种规则,她却完全不准备遵从,因为她觉得这些规则并无道理可言。她与丈夫的关系,跟她与父亲的关系基本没有共通之处,她的梦想由此幻灭。丈夫不想让她如愿,她的愿望越多,他便越是如此。她也完全不理会丈夫的要求,丈夫越是希望她好好履行家庭主妇的责任,她便越是如此。她整天寻觅各种机会,告诉丈夫他无权做这些要求,并清楚表示自己对他并无爱意。丈夫却继续向她提出种种要求,完全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她因此觉得自己无法得到美好的将来与幸福。追求她时,这个安分守己、刚直无私的男人表现得那样顺从,那样谦恭,结果这种顺从与谦恭却在得到她后忽然彻底消失了。

她跟丈夫的关系也没有在她生下孩子后得到改善,她还因此被分配了一项新的工作,且不得不去做。她跟母亲的关系,这段时期也不断恶化,因为从头到尾,母亲都极力站在她丈夫那边。她跟丈夫的家庭矛盾不断升级,丈夫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愤怒且十分粗鲁的表现,从而增加了让她埋怨的借口。毋庸置疑,她那种让人很难亲近的性格,直接导致了丈夫的恶劣表现。她不能谨遵女性身份,觉得自己能一直悠闲度日,并有一名奴隶相伴,其能让自己的一切要求得到满足,认为这才是自己心目中真正且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她让人很难亲近的原因。

眼下,她能采取何种举措?离婚,返回母亲那里,将自己的失败公告天下?但她其实毫无自立的准备,因此无法做到这一点。再加上离婚对她这种傲慢且贪慕虚荣的人而言,绝对是一种耻辱。她于是被迫在丈夫的责备与凶恶母亲对她要干净卫生的唠叨中痛苦度日。

然而,她忽然变得讲卫生了。每天,她都忙着清洁洒扫,好像在母亲多年的教导下,最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母亲见她清理垃圾,打扫房间和柜子非常欣喜,丈夫也十分高兴,认为情况已得到改善。但她这种改善好像过了头,她不断清洁洒扫,把家里弄得干净至极,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注。另外,她做家务时,不希望被其他人干扰,但这种热忱却让其他人受到了干扰。她会将所有被人碰过的干净东西重新拿去洗刷,且绝不容许别人代劳。

不停地清洁洒扫其实是种病态。在对自己女性身份不满的女性身上,经常表现出这种病态。借助这种尽善尽美的干净品格提升自己,表明相较于少做家务者,自己的表现更加出色,便是她们此举的目的所在。她们如此能干,的确会在无意间搅乱全家上下。这种女性的家堪称最凌乱的家,实际上,要说她们此举是为了弄乱整个家,而非把家收拾干净,也无不可。

这说明一些看起来像在严格履行女性责任的做法,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案例。说回这位病人,她的如下情况都跟我们的推导毫无出入,包括没有同性友人,无法跟任何人友好相处,不知道怎样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为了让女孩准备得更加充足,以便在对生活的适应中表现得更加出色,我们从现在开始,有必要寻找更好的方式,向女孩提供教育。但像这个案例这样,女性在很好的环境中依旧形成了完全无法适应生活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有可能的。虽然所有了解心理学的人都将否认,所谓女性低贱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法律与传统的保护,但我们却必须承认这是事实。所以为了辨别、阻止相应的错误做法,务必要随时保持警觉。这是基于社会生活的整体秩序已被当前这种错误态度损害了,跟人们太过尊重女性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无关。

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来探讨一下所谓“危险年龄”——五十岁前后——这种贬损女性的观点。女性的部分性格特征在这一年龄阶段将越发凸显,且女性将在同一时间遭遇绝经这种重要的生理改变。绝经对女性就等同于痛苦生活的开始,也等同于她以毕生精力艰难获得的少许重要意义即将恒久消失。她的身份与地位此时好像失去了原先的稳定性,鉴于此,所有对维持原先身份与地位有帮助的方法,她都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可惜能适应当前情况的才是有价值的,这项原则却在人类文明中占据着掌控地位。这导致一切老人都生活得比较艰难,不断走向衰老的女性尤其如此。对年老女性的价值完全否认,将严重伤害她们本人,而人类之所以能存活下去,自然不是只依靠对辉煌过去的回忆,因而这也会伤及其他所有人。若某个人的力量与办事能力不断衰减,无法遏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继续以其年轻时创造的所有成就为依据,确定其价值。不能只因某个人上了年纪,便将其彻底排挤出社会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这种做法对女性便等同于贬损与奴役,这点毋庸置疑。念及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如此身不由己的人生经历,一名正值花样年华的姑娘会产生怎样的忧虑与抑郁,请想象一下吧!因此务必要确保五十岁以后,女性不会一切终止,不会失去所有价值,务必要确保年龄增长不会让人的荣耀与价值随之发生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