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同校制度是一切改良男女两性关系的举措中最关键的一项。截止到目前,该教育制度依旧有部分人反对,部分人支持,没能获得广泛认可。支持的人深信,该制度能尽早为男女两性创造彼此了解的良机,各种错误的成见及其毁灭性后果,都将因这种了解的加深而相应减少。反对的人却提出了如下意见:男孩与女孩在进入学校前,已出现了相当显著的差异,他们在同一个学校接受教育,只会导致彼此的差异越来越大,因为相较于男孩,女孩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速度要快很多,男孩必将因此承受重压,原先他们觉得自己生来便要承担如下责任,包括维护自身特权,为自身能力在女孩之上做出证明,可到了这时,他们忽然发觉自身特权原来如此脆弱,跟泡沫没什么不同。部分研究人员也表示,男孩会在男女同校的模式中以局促不安的态度对待女孩,并由此伤及自己的自尊。
这些观点无疑都有各自的依据,但是其全都建立在如下基础之上:男孩与女孩相遇后便会发生竞争,为确定能力、才华更为出众的是哪一方而较量。如果把鼓励两性竞争当成男女同校制度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连老师、学生都支持这样的观点,那该制度造成大量恶劣的影响,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培养男女两性相互合作的精神,为让男女两性在走上社会后能和睦共处,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是男女同校制度的目的所在。该制度会因老师对其目的缺乏认知,丧失原有的意义,最终走向失败,无可挽回。对该制度持反对意见的人,这时自然就掌握了更多依据,对自身观点的正确性更有自信。
有才华的诗人一定可以利用自己巧妙的文笔,细致、精彩地描绘出男女两性的各种不均衡。我们却只满足于清楚解释其中的重要之处。众所周知,女孩步入青春期后,似乎有种自己比别人低贱的感觉,一举一动都很害羞,不自然。实际上,这类似于之前提到的生理缺陷引发的自卑,但女孩觉得自己比别人低贱的观点,是由环境强行赋予的,这是二者的重要差别。女孩在女性被歧视的整体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某些情况下,连观察力极强的研究人员都会误会,她是真的比别人低贱,所以才会有这种表现。总之,女性卑贱的悖论通常会导致男女两性都热烈追逐巨大的权力和不适合自身的角色。到最后,这将造成何种结果?人类社会的混乱不断加剧,人与人不能再以坦率的态度对待彼此,人们深陷各种错误与成见中,难以重获自由,最终再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