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感在性格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社会感是除追逐权力与优越感外,对性格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另外一项元素。社会感跟对优越感的追逐类似,在孩子最初的心灵活动中便已体现出来了,比如有种很明显的体现,便是孩子多半都很想跟其他人共处,很想从对方处获得温暖。简单回忆一下前文中对各种发展社会感的条件的论述。自卑感和对权力的追逐(也就是弥补自卑感),都会作用于社会感。人很容易产生种种自卑情结,自卑感每每在人类心灵发展中露出头来时,追求弥补、安全、完备的欲望,马上就准备为牢牢把握人生的宁静与幸福这一异常清晰的目标采取行动。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以关照孩子的自卑感为基础,出现了大量行为规范,基本可归纳为一项原则:务必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不能让其对生活的残酷有太多的体验,或对生活的黑暗有太早的认知。但必须要具备某种程度的经济条件,才能做到这点。可归根结底,通常情况下,孩子的成长环境都很残酷,而这原本是没有必要的,即孩子原本不必遭遇误会、贫困、欠缺等状况。而由于生理缺陷会造就反常的生活方式,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要生存在世上,特殊对待与特殊法律的庇护不可或缺,因此生理缺陷同样会发挥重要作用。但就算有生理缺陷的孩子的这些要求全部都能得到满足,其还是会感觉生活艰辛,因此对生活产生厌恶,这是不可避免的,其社会感将因此受到歪曲,其所处的环境将变得更加险恶。

个人的社会感是正确评判其价值的依据,也是正确评判其思想与行动的依据。我们坚决维护该思想的原因如下:在人类社会中,所有个人都务必要跟社会维持关联。我们能从这种务必中了解到,对于我们的同类,我们之中的任何人都应承担某种程度的义务与责任。评判个人价值时,一定要以大众承认的标准为依据,这是由我们身处人类社会,且被社会生活规律掌控的处境决定的。我们将个人社会感的发展程度视为评判其价值仅有的且处处适用的标准。人类非常依赖社会感,这点我们无法否认,无人能彻底割舍社会感,无论何时社会感都在提点、告诫我们,我们应对自己的同类负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完全忽略此事。这自然并不表示我们的意识在任何时间都无法摆脱社会感。不过,任何想扭曲社会感或想彻底抛开社会感的人,都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要做到这一点,某种程度的动力不可或缺。而且社会感无处不在,导致人们首先要借助社会感为所有行动的合理性做出证明,然后才能真正采取行动。我们要证明自己所有的行动、观念都是合理的,才能满足隐藏在无意识中的社会感的要求,这至少表明所有人都会为给自己的做法找到合理依据,想尽一切办法。为让自己的社会感获得满足,或最少能利用社会关系欺骗自己和他人,人们在生活、思想、行动中发展出了种种特殊的方法。对以上内容的总结显示,有种好像社会感但实际不是的事物,在人们身上像面纱一样遮掩了一些倾向。我们要正确评判某一行为或个人,只需对这些倾向有透彻了解即可。对社会感的评判,会因这种欺骗性质的假象变得越发困难。在人性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之所以务必要小心翼翼做出证明,并要借助严谨的科学方法,恰恰就是因为这种种困难。为阐释社会感遭到曲解的过程,接下来列举几个案例。

一个年轻人提到,自己曾跟几名伙伴去海里游泳,游到一座岛上暂作停留。一名斜倚在悬崖边缘的伙伴不慎失去平衡,坠入海中。年轻人身体前倾,见证了伙伴的下坠,心中充满好奇。之后回忆此事,他却觉得自己那时并不是因为好奇才有这种举动。坠入海中的年轻人最终获救,实乃万幸。能够确定的是,说故事的年轻人必然社会感很弱。据了解,他从不伤害别人,并一直跟伙伴维持友好关系,但我们依旧无法相信他有强烈的社会感,我们不能轻易被蒙骗。然而要有更多的真相,才能为如此激进的假设提供更深入的证明。

这位年轻人时常做这样一个梦:他被囚禁于一座漂亮的木房子里,房子位于森林内部,跟人类社会相距甚远。画画时,他非常喜欢以这个场景为题材。这个梦其实能为他缺少社会感提供新的证据。要清楚了解这个年轻人毫无难度,只需了解想象的代表意义和他的成长历程即可。我们完全能在丝毫不牵涉道德判断的情况下,判断年轻人的社会感因他的错误发展方向严重受阻,发展不够充足,这将来必然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他而言,这种评语再恰当不过。

有个趣闻能为真假社会感的实质差异做出充足的阐释。上公交车时,有个老太太滑倒在雪地中,自己无法起身,往来者也好像没看到她一样,继续急急忙忙地赶路。之后,有个男人过来扶起她。旁边有个男人马上跳出来对他说:“太好了!总算有好人出现了,我等着看有没有人会扶起老人,等了五分钟才等到第一个,就是你!”某些人怎样打着社会感的旗号行动由此可见。这个男人靠这种一下就能被识穿的小伎俩,简直把自己当成了至高无上的法官,能够判断别人的对与错,至于他自己,却从未想过要帮忙,只是作壁上观。

另有一些难以判定其社会感强弱、真假的相对复杂的状况。要在这种状况中搞清楚真相,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认真观察、解析。例如有种状况是这样的,明知不可能取胜,将军还要逼迫大批士兵白白付出生命。将军自然会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此举的依据,并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可不管他为了帮自己辩解罗列出了何种理由,他都断然无法成为我们眼中的理想合作对象。

一定要站在一个广泛适用的角度上,才能正确判断这些很难判断的状况。该角度必然跟社会利益与民众幸福(也可以说是公共福利)相符,能降低我们对特殊状况做出判断的难度。

个人的所有言谈举止,特别是其如何看待他人、如何跟人握手、如何跟人交谈等外在表现,都能体现其社会感是强还是弱。同样借助这种方式,个人的整个人格得以展现,并让人记忆深刻。我们要感知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往往只以对他言谈举止的直觉为依据就足够了。依靠直觉对个人言谈举止做出的判断,或许会成为影响我们对其态度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此处进行的所有讨论,全都是未雨绸缪,具体说来就是在意识范畴内引入直觉,并检验、评估这些直觉。减少错误的成见对我们发挥的作用,便是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关键与价值所在(我们在无意识中,既不能掌控自身行动,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良机,因此错误的成见必然会在我们受无意识驱使做出判断的过程中不断恶化)。

有必要再度强调一下,一定要对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与生活环境有所了解,才能公平地评判其性格。曲解此人的某一种人生现象,并以此作为判断仅有的依据,这样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例如只以其健康状况、生活环境或教育水平作为判断依据。

我们在此探讨的内容能直接且大大减轻人类的重负,因此有很高的价值。而对自身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对某种程度的生活技巧的掌握,一定能帮人们建立某种行为模式,与其本身的需求更加相符。这种方式对个人,特别是对孩子影响巨大,能让他们发展得更好,并能帮他们摆脱漫无目的的命运,这种命运也许会让其无法承受,以至于崩溃。个人若能对此处探讨的内容正确加以利用,就不会因悲惨的出身、遗传生理缺陷或糟糕的环境,终生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人类文明将因此举的成功迈出关键一步,新一代将由此获得勇气,主动成长,明白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