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感是沟通的基础:被问收入怎么办?

收入属于个人隐私,按理说是不该打听的,但奈何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不自觉的人,所以聊天时难免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哎,你现在挣多少啊?”

很多朋友都苦恼于不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这里咱们就好好讨论一下。

打听别人的收入,这其实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越界行为。但是,那些意识不到界限的人通常还会理直气壮,反而是被问的人不知所措。所以咱们把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暂时放一放,先讲讲多数人被问到收入之后的心理活动。

“个人隐私”涉及一个基本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打听别人收入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收入告诉对方吗?一般来说都是不愿意的。

所以按理说你可以反问对方:“那你挣多少啊?”但实际上多数人不会这样回应,也不能这么回应。因为这又牵扯了另外一个社交中的重要因素——信任。

当别人问你问题的时候,你不回答却直接反问,这就会流露出对对方的不信任,而在和气的社交中,首先表现出不信任的一方却天然理亏。越界只是素质低,但并没有不信任你,就像熊孩子可以胡闹,但“跟他计较就是你的不对了”。

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借钱不还的人,如果你去催债,他会反咬你“不相信我会还钱”;恋爱中明明出轨的一方,你去质问他,他会指责你“竟然怀疑我”。

所以,首先表现出不信任的一方要承受更多的社交压力,这正是很多人遇到这种问题后不知所措的原因。

认清了这一点,我们的应对方针就是: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隐私),但也不要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

怎么做到这两点呢?还要再说一下信任是怎么表现的。

人际交往中,信任的表现分为两种:形式和实质。

形式信任:至少需要热情或者友好的社交态度,而礼貌态度就不够了,礼貌表达不了信任。所谓友好态度,是指回应中有细致的状态及感受表达;所谓热情态度是指回应中会把对方拉入话题内容(比如:留下吃饭吧,一起去玩吧)。

实质信任:关键信息的分享(比如:你到底挣多少钱),以及实际利益的付出。

在被问到收入时的回应原则:把形式上的信任做足,但关键信息滴水不漏。

下面分两种场景说明。

场景1.亲戚朋友问收入。

你可以把话题引向“分散收入”,比如独立项目、业务提成、证券投资,甚至当下流行的虚拟币……跟朋友认真地聊一聊你在这些事情上的收入情况,这样就显得足够友好和信任了;然后再强调由于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原因,导致这类收入并不稳定,所以最终你也没仔细算过自己的年收入或者平均月收入到底是多少。

通常,你可以把某项分散收入说得高一些,这样表明你有很好的赚钱能力,同时因为这项收入并不是持续稳定的,所以你也没有暴露你的总体收入水平,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场景2.同事问你工资,并且你的岗位也不存在业务提成。

同事的目的通常是想知道老板怎么对待其他员工,从而了解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

你只需要回答:“工资是按公司的统一标准开的,一点儿也没照顾。”然后再说一些心理感受来补充一下形式信任就可以了。

写了这些有人会说,回答收入问题,犯得着这么累吗?直接怼一句“不方便”不行吗?当然可以,只要你不在乎对方,不需要跟对方打交道。

其实如果大家去网上搜索一下,会找到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但大部分都属于搞笑的回复,估计是听来的段子,比如:

“你一个月挣多少?”

“不到十万。”

“具体多少?”

“四千。”

……

“你工资多少?”

“说说你儿子的工资,让我算算是他的多少倍。”

……

这种回复显然不适合真实生活,在咱们这个人情社会,能够坐下来聊天的人,多少都得给点面子吧。

没有经验的人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往往会有以下两种选择:

要么,告诉对方一个数字,这样就损失了自己的利益,即使告诉对方的数字是假的,你也从社交的气势上弱于对方了,你在对方眼中变成了一个好欺负的人。

再要么,给一个上堆的回答,比如“没多少啊”“凑合能吃饱”。这种逃避式的回答不仅不够友好和信任,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某些时候,对方要从你的回答判断你的社交价值,而把自己说得太低,让人看不起,也是变相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上面陈述“分散收入”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你的需要,灵活调整你想让对方认为的你的收入的可能性。

最后总结一下。

收入之所以算得上是隐私,前提是“当它比较多的时候”。而对于刚刚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其实被问到了直说也无妨,这就像没人会笑话光屁股的小孩。所以场景2并不太值得讨论。

当你有了一定社会积累,收入才是值得保护的隐私,这也就是场景1.

至于那些闯荡江湖更久的人,被问到收入时干脆就这么回答了:“咱已经财务自由好多年,手里有房产有股票,早就没工资这个概念了。嗯,现在的工作嘛,为了兴趣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