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八苦看性格色彩

佛教中,人生八苦乃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我把八苦排列一下:“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为阴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为阳苦。“阴苦”又为身苦,“阳苦”又为心苦。身体的苦与性格无关,本文不作分析,此文仅分析人类心灵中的四种痛苦。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意味深长。总体来说,除了绿色性格,人人皆为所苦,但苦的深度和持久度却有不同。

爱别离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最终仍要分离,因有所挚爱,别离之际,必然产生苦恼;恩爱情深者,别离之苦更切。最为之苦的当属红色性格。红色心如宝玉,愿天下好花常开,好景常在,筵席永不散,美好的人儿永远不分离。可怜的红色,每次跟所爱别离都痛不欲生,但下次遇到可爱的人,又会毫不迟疑投入一场,他们不如黛玉那样蓝色的想法,知道有聚必有散——既然来了迟早要走,不如不来,既然聚了反正要散,不如不聚。

怨憎会苦

“冤家路窄”,不想见面的人,偏偏相遇。现代社会天涯若比邻,走到任何地方都可能会遇见冤家,此时难免心有千千结,不得自在,而产生怨憎会苦。佛法云“冤家宜解不宜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平时若能广结善缘,不论到哪里,都会有贵人相助,左右逢源,如结恶缘,日后见面不但难处,甚至会产生种种烦恼。最难以忍受的或许是蓝色。蓝色一生都在跟缺点和错误作斗争,做梦都会梦到遗憾和糟糕的事情。这里的“怨憎”或许是针对某个伤害了他(她)的人,或许是某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痛苦和遗憾,甚至是对自己的怨憎,可真是此怨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求不得苦

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五欲,往往有所希求,不易知足,所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世间之事,常常事与愿违,求而不得,则心生烦恼。“求不得”是苦,求到了,也不见得是乐。故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儒家亦云:“人到无求品自高。”若能知足常乐,心无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这里问题最大的就是黄色性格的人。面对极致诱惑,蓝色和绿色都选择“不求”,红色虽然也会短暂爆发式地猛烈追求一下,但万一得不到,他就安慰自己“努力过了,过程也很好嘛”;唯有黄色,他们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无比执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求了就必须得到,没有结果的努力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场悲剧。而黄色没有想到,有些时候,这种势在必得的心态反而会将自己逼进死胡同,成为他最大的软肋。

五阴炽盛苦

人是由生理与心理组合而成的。在生理上,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所组成;在心理上,有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五阴炽盛,即是“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烦恼之火,在心中焚烧,使人感到心中焦躁苦闷等难以形容的痛苦。此外,生理与心理的转化中,也会产生五阴炽盛的烦恼。例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在发育,思想在转变,时常会感觉生理不适,内心空虚烦恼,始终无法安住,此即“五阴炽盛苦”。而此苦经常出现在红、蓝、黄三种性格的人之中,而少见于平静的绿色性格。若懂得调身、调心、诵经、持咒、静坐,即可摆脱五阴炽盛的困扰。

故此,综上所述,绿色性格的苦会比较少,大多数的痛苦都被红色、蓝色和黄色席卷一空,所以佛教是怎么劝说众生的呢?其实,最后给众生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大家老老实实、努力修炼——做一个绿色性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