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灵魂关系

“一旦脱去了外壳,毛毛虫就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唐纳文·李区

我写灵魂关系,并不是要描述它可能的形貌。许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关系,必然是婚姻关系。有些人甚至会从宗教的角度来想,把它当做是神圣的关系,而拥有此种关系的伴侣,头上都有神圣的光环围绕。还有些人会依据他们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来创造出不同的形貌。

以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认为婚姻关系是灵魂关系的必要条件,也不认为灵魂伴侣们的外表和行为会和人们想象的一样。在灵魂之路上走得愈久的人,就愈不会被绚丽的外表或教条所影响。

我也不是要描述人类在体验到灵魂关系时所共有的经历,因为事实上,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会相同。在本章中我想要指出的是,人际关系是一条心灵之路,它所反映出的,是“爱”为全人类所作的计划。你的伴侣就是你的良师,而那呼唤你的声音,就是在要求你去学习无条件的爱。

别人到修道院或深山野岭中去寻求的东西,你在自己家的沙发上、会议室,或海滩俱乐部就可以得到。不论你身在何处,在学习去爱伴侣的过程中,你将学会如何去爱全人类。然后,你与任何人的交流都会变成一种神圣的体验,让你愈来愈了解“爱”的计划。

允许

“轻诉智慧的话语:‘让它去吧。’”

——保罗·麦卡特尼

甲壳虫乐队名曲《随它去》

多年前,有一次我曾思考将来要如何设计自己的墓碑。我想的并不是自己死后要埋在哪里,而是我的墓碑上要写些什么?我没来由地想到这样一句话:“埋在这里的人,一生都在为做事而做事。”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因为我当时是个很忙碌的年轻人,总是在做些什么事,一刻也不得闲。做事,做事,做事!忙碌,忙碌,忙碌。我总是在追逐着某个重要的目标。但一旦达成之后,这个目标便显得一点也不重要了,于是我又转而追逐下一个遥远的目标[1]。不管我达成了——或没有达成——多少的目标,我从来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些目标到底值不值得我花时间去追逐。“做事”就是我全部的生活,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有用,有重要性,人生也才有目的。但我还是常常感到空虚。

在这件事上,我的妻子再一次成为我的良师。她让我了解到,自古以来所有的圣贤之人一直在尝试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些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在我的亲密关系中,我总是为了维持婚姻幸福而尽心尽力。我的想法是,如果我“有用”,就不会被取代。

不断地忙碌能够确保我们的物质生活不虞匮乏。我生存的理由就是要充当家人的供给及保护者,因为这样我才能向妻子证明留下我这个人还是有点用处的。婚姻是我必须“做”的事,所以我的婚姻也像我的生活一样,都是“为做事而做事”。问题是,亲密关系、沟通、放下或奉献都是不能靠“做”的。在你摆脱了小我所造成的错觉,并开始为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而付出时,事情就有了很大的改变,你的责任不再是“做事”。

在精神导师马哈拉吉(GuruMaharaj)年轻时,有人问他英文中最重要的字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允许”(LET)。在说这话的时候,他一定早已突破亲密关系的墙壁,体验过“墙外的生活”,因为灵魂关系的关键,正是“允许”。当然这不是要你整天呆坐着无所事事,而是要让你明白,你所做的事,应该是听从你的心的引导而做的事。如果你能明白“允许”的道理,那么你所做的事就是出自于灵感、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启示。看看下面这张表,你就会明白,在“为做而做”与“允许”之间,生活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异(见图八)。

图八

我不需要一一解释以上这些词,我想你只要浏览一遍整个表格,就可以明白哪一边所列的词较能让你有平静祥和的感觉。然后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在你的生活中,花在哪一边的时间较多呢?是为做而做,还是允许?

也许你还记得,在第三章中,我们讨论过沟通的原则以及练习这些原则的必要性。在“幻灭”的阶段,我们总是想“做点什么”,而且希望有一套公式可以让我们来遵守。我也确实提出了一套很像是公式的理论,但我在那一章的结尾所讨论的却是“臣服”。因为练习这些纲要固然十分重要,但其真正目的却只是要你能像身处灵魂关系中的人一样,自然而然地采取这些步骤。在灵魂关系中,我们所要练习的不是做事,而是允许。沟通不再依循公式来进行,而是让我们心中的直觉、灵感,以及揭露真正感觉的明灯来做我们的导引。

一般来说,强迫性的、为满足“小我”需求而做出的行为往往是不恰当的。在灵魂关系中,我们会把小我摆在次要的地位,而以所有人的利益为优先考虑。依这样的想法而做出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犹如曙光乍现一样。相反,被小我驱使而做出的行为则充满了压力和十万火急的感觉。想要以“允许”的态度来过日子,你必须先有能力辨别是什么力量在影响你的决定。个人的感觉、欲望与冲动往往会干扰你,让你无法接触到自己的灵魂,所以,培养自由选择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把这种能力叫做“无私的明辨”。

无私的明辨

“不管大事小事,知道得最清楚的永远是你的心。”——克里斯多福·孟

在亲密关系的前三阶段,大部分的人所关心的,都是和自己切身有关的个人事物。偏差行为、吸引磁场、争吵,以及“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角色扮演等,都是“追求个人需求”所导致的结果。在这几个阶段,我们认为个人的事就是重要的事。既然我们所有的决定都受到个人偏见所影响,我们就很难用清明的心来分辨事情。当你突破了难关,进入灵魂关系之后,你就会开始了解到,灵魂的本质是无私的。它所关心的是更伟大的事——也就是爱为全人类所做的计划。有时候我们会心甘情愿地放下一己之私,而追寻真正重要的东西——也就是爱。因为唯有这样,我们的灵魂才能让世人了解到爱的计划。在我们把爱当做首要目标的同时,个人的需求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最极致的满足。想要在所有的私心、偏见及自我怀疑中做出最充满爱的选择,你就必须充分培养自己的明辨态度。

在了解这一点之后,我才明白,唯有做出充满爱的选择,才能在亲密关系中,真正地向前迈进一步。你只要回顾一下过去的权力斗争,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每次你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时,你就是在为了爱作出牺牲,舍弃对你很重要的个人事物。选择爱对你自然是有益的,但在你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你内在的小我并不能了解这种无私的选择有什么益处。所以,小我会指使你死守立场不放弃,除非你的心和灵魂的力量能够盖过小我的影响力。每次你放下期望,选择原谅而不责怪他人,或是表达真心的感激而不批判人时,你就选择了重要的事物,而把个人的事物摆到一边。爱总是静静地待在幕后,等着你选择它,把它放在首要的地位。爱不会强迫你、操纵你,或夺去你的自由意志。它只会静静地等着你主动邀请它。我列了一张表来比较个人事物和重要事物之间的区别,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清明的分辨(见图九)。

图九

这一次我还是只要求你从这两栏文字中得到一个大略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要的”那一栏中所列的特质,全都是灵魂的本质,也是灵魂所支持的事物。我并不是在暗示你:个人的目标、观点、感觉或欲望都是不重要的。我只是想让你明白,如果个人的事物能和重要的事物一致的话,我们将会有更多快乐。

你永远不需要去寻找、追逐,或赢得爱,因为爱不会躲藏,不会跑走,也不会向你要求任何代价。你只要在心里为它留一块空间,爱就会自然地注入你心中。这就突显了明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明辨才能让你超脱情绪、倦怠感、迷思及冲动,并察觉到你必须做什么样的选择,才能邀请爱来进驻你的心。这个选择也绝对是对你及伴侣都好的最佳选择。我记得有一次,这样的“最佳选择”意味着我必须和女友分手。虽然她是一个很好的人,我们相处也很融洽,但我的心却对我说,是该离开的时候了。我的女友不同意我的看法,而我看她那样不快乐,心中升起了很强烈的罪恶感,使我几乎打算放弃分手的念头。然而,我内心里却清楚地知道,结束这段亲密关系对我们两个都好。而我也知道,其实在我女友内心深处,她也想结束这段关系,只不过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罢了。我相信自己的心,于是我和她沟通,把我心里的想法说给她听,我没有刻意找借口,而只是说出真诚的话。最后我们流着泪,平静地分了手。虽然我们分开了,但我却觉得我们仍处在一种充满爱的关系之中。

分手第二天,她就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

结语

“我们会在深渊的边缘野餐,毫不理会情势的危险。”——电影《鲁本,鲁本》

虽然本书已近尾声,却不代表灵魂关系就是情感之旅的最后阶段。

它其实应该是一个起点,因为从这里开始,你将获得的体验是难以数计的。人类灵性的奥秘,还在等待着旅人去探索,而旅人即将面对的考验、经验及礼物将变得神秘且愈来愈接近纯粹的能量。

在亲密关系中,一旦你下定决心要遵从灵魂的引导,你的人格就会开始与灵魂的能量相整合。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你就必须学会充分地主宰自己的身体、感觉及心智。在过去,人们相信,要学会主宰自己,必须要远离社会的诱惑才行。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往往意味着人必须居住在修道院或庙宇之类的地方,保持绝对的贞洁,安贫乐道,而且完全服从庙宇中的权威人物。在现在这个时代,人际关系就是我们的修道院,而贞洁、安贫、服从等誓言也已被取代,现代人只需让自己成为成熟、能明辨是非的个体就足够了。

有很多伟大的著作都在描述人类能得到的那些荣耀,却很少有书会讨论人类如何能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并分享这些荣耀。在细读伟大的心灵著作、哲学,及秘教教义时,我发现有关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讨论寥寥无几,而讨论人与神及天堂之间关系的著作却比比皆是。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从精神导师的身上学到不少,也曾经历过人称“宇宙体验”(cosmicexperiences)的极乐感觉。然而,我所学到的有关无条件的爱的宝贵经验,却大多是从朋友、情人、子女、家人和熟人的身上得到的,也就是说,我在与其他人类的相处中获益最多。

在灵魂关系的层次,你将会遇到第一位真正的导师——那就是你的灵魂。除非你让灵魂来做你的导师,否则你将很难找到其他的导师。你会轻易地受名气的误导,去相信那些所谓的“大师”、偶像、神甫、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或脱口秀主持人等[2],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你的伴侣也许正在对你表达灵魂的话语,而你却浑然不觉。你必须先认识自己内在的这位导师,才能从别人——从伴侣开始,扩散至其他人——身上感受到灵魂所要传达的信息。到最后,你与每一个人的相遇都会成为神圣的邂逅,因为你可以从别人身上发现真正的自己。我相信,我们必须先有这样的体验,才能分辨出哪些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大师。

我花了超过两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书。我相信花费这么长时间才完成的原因,是希望尽可能地写出一本丰富的著作,一本能完全反映我亲身经验的书。身为创意顾问,安德利亚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欧馨则将我的文字予以简化,让文意更简单明了。不过对我有最大影响力的,该算是我的妻子,因为她既是我的伴侣又是我的良师。身为一个坚定的独身主义者,我必须依赖她来教导我亲密关系的基本原则。我是个很差劲的学生,不但骄傲、顽固、迟钝,又不肯改变。而在认识她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要结婚。所以在展开这段亲密关系时,我等于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不知道奉献、沟通与亲密为何物。在我描述亲密关系的各个层面之前,都必须先充分地亲自体验,然后才敢下笔。

当我在婚姻中遇到不如意时,我常常想要把这本书丢到一边,不再继续写下去。因为我觉得,既然连自己都做不到书中的理念,又怎么有资格教导别人呢?我一直相信,能以亲密关系为题来写作的人,本身必然是这方面的翘楚。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我该算是个例外。我经常在深渊的边缘游走,而且这绝不是像野餐一般的愉快经验。但我却发现,经常摔倒的人会比较了解大地[3];同样,我也常在审视自己的错误时,学到许多有关亲密关系的事,而我也一直相信,人必须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才能进入天堂。

我与妻子都不知道我们的亲密关系到了明年、下个月,或者明天会有怎样的发展。但我知道的是,不管表面上事情看起来如何,我和妻子在走每一步的时候,都会尽我们的所能去感受及表达爱。每个人都是如此。我谨以一首短诗作为本书的结尾,并再一次点明本书的主题: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两个相爱的人

在地球上创造了一座伊甸园

并开启了天堂之门

经验说:“这是不可能的。”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骄傲说:“这太可笑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谨慎说:“这太冒失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理性说:“这不合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迷信说:“这会带来霉运。”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远见说:“这没有希望。”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1]别忘了,研讨会领导人及咨询顾问之类的人物也在此列。

[2]经常摔倒的人肯定知道,大地既坚硬,又布满尘土,而且会在人身上造成许多伤口和淤青。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地却也能孕育美丽的花朵和宝石。

[3]我发明了如下的数学公式:“目标的重要性(I)”等于“我们认为自己有多需要它(N)”乘上“我们认为它有多难达成(D)”,也就是I=N×D。之后我又将它稍作修订,加上了一个因素:“这个目标达成之后,我与意中人发生肌肤之亲的机会能增加多少(S)”,成为以下的公式:I=N×D+S。

《感谢》

首先我想要表达对我的妻子素梅深深的感激。在我们二十年的婚姻中,她不仅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她的智慧、诚实和耐心也是不断启发着我的元素。

其次我要表达对张德芬女士的衷心谢意和欣赏。她是一位诚恳而且热爱真理的人。她的友谊丰富了我的生命。若不是她的热心和仁慈,这本书可能没有与中国的读者结缘的机会。

在此我也要献上,对心灵海国际机构的两位创办人,王婷莹女士和游明裕先生——个人成长领域里卓越的领袖与先驱——最深的敬意与感激。出于美好的愿景与慷慨的心,他们将我介绍给中国人民。他们的友谊让我看到了无限创造的可能性。

在这里,我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一一详列所有对我的工作和这本书贡献了不可思议的时间及精力的人们的名字。这包括我分散在各国的翻译、代理人、推广顾问及出版社,以及多年来,因为参加我的课程而成为支持我,并守护着我的众多最忠诚的朋友们。我知道您是谁,并且也永远不会忘记,您在我作为一个老师、作家和凡人的旅程上,曾给予我的最无私的协助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