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科学研究简史

早在1687年,牛顿就发现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生物学和化学也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但是系统地研究人类人际关系却是科学界最近的创举。这个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研究人类亲密关系的科学家都还健在!这可不是件小事。因为人际关系科学只有短暂的历史,并不如大多数其他科学那样广为人知,更别提人们对它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了。在大学院校和学术机构之外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这门新兴学科在过去45年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直到20世纪中期,仔细思考人际关系的主要是哲学家和诗人。他们有许多看法(我们大家难道不是一样),但这些观点也仅仅是个人之见,很多还是错误的。因而,行为科学家首次对真实人际关系所进行的实证观察可谓重大的进展。我们可以说,关系科学始于1930年代,当时有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研究,如对儿童友谊的研究(参见Moreno,1934);求爱和婚姻的研究(参见Waller,1937)。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之后,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赢得了社会的注意和尊重,如怀特(Whyte,1955)的街角社会(StreetCornerSociety)研究,费斯廷格、沙赫特以及巴克(Festinger,Schachter,Back,1950)对大学寄宿生友谊的研究。但直到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人际关系科学在整个科学领域中研究的激增,关系科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引起广泛关注的学科。

在此期间,人际关系科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进展是社会心理学对实验室研究的重新关注。为求精确地获得明确的结果,研究者开始研究他们能够控制和操作的影响人际关系的特殊因素。例如,伯恩和同事(Byrne&Nelson,1965)所做的一项著名的研究,考察了态度相似性对喜欢他人的影响。研究者要求参与者仔细阅读一份态度调查表,并告诉参与者调查表是由隔壁房间的陌生人填写的;然后要求参与者报告喜欢这个陌生人的程度。参与者并不知道研究者在调查表上做了控制,调查表要么和参与者自己的态度一致,要么不一致(参与者的态度倾向稍早已经测评过了)。这种对态度相似性的处理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态度一致比不一致更能让参与者喜欢陌生人。

这类实验程序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来了解影响人们喜欢他人的因素,实验方法的严谨性也能满足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精简和明晰的要求。伯恩等人对人际吸引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并开始推广开来,第一次使人际关系成为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现在看来,这些研究在表现现实人际关系的天然复杂性上做得并不好。伯恩实验中的参与者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与那个填写调查表的陌生人遇到过或者交往过。的确,在伯恩的实验程序中,参与者与陌生人谋面是不可能的,因为所谓的陌生人根本就不存在!在这种“不存在的陌生人”的实验程序里,人们只是对一张纸上的各项内容打钩或打叉,他们也是研究中惟一真正的参与者。研究者测量的人际吸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伯恩和同事是为了有力地得出研究结论,才选择这一实验方法,把人际关系研究局限在一个精心控制的方面(即态度相似性)。然而,他们创设的实验情境相当僵化,参与者缺乏与陌生人第一次会晤时面对面交谈的那种即时性和趣味性。

但是不要低估这类研究的重要性:它们表明对人际关系也能进行科学的研究,这种研究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们第一次真正地使同行的专家学者们注意到人际关系科学。此后的几十年,经过家庭学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传播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人际关系学已经成长和发展为一门包含复杂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今天的人际关系学:

●经常从社会各阶层抽取不同的人群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考察家庭、朋友和爱情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关系;

●经常对这些人际关系做长期研究;

●既研究人际关系令人愉快的一面,也研究消极的一面;

●经常在自然状态下追踪人际关系。

以下是人际关系领域所做研究的一些例子:

●在美国西北大学,芬克尔和同事(Eastwicketal.,2010)进行了“速配约会”研究,研究中的单身人士可以轮流和10位可以约会的异性伙伴短暂交谈。参与者有4分钟与人谈话的时间,研究者记录他们在交往中的反应,然后参与者开始与下一个异性接触。约会可能成功,因为如果交谈的双方表示愿意再见到对方,就可约会见面。研究者给了他们一个网址以便交流信息。这样研究者也能考察人们在追求新的伴侣时产生浪漫爱情的影响因素(视频请观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4hOKtyQMZeE)。

●在阿灵顿的德克萨斯大学,威廉·伊克斯(WilliamIckes)和同事研究了人们自发的即兴交往过程(这些人刚刚才认识)。他们把参与者安排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待上几分钟,同时用隐蔽的摄像机拍摄下他们的谈话场面(Ickes,2009)。摄像机隐藏在通过大厅的另外一个房间里,即使你直接面对着它也觉察不到(见图2.1)。然后研究者邀请参与者到放映室观看他们交往的录像带,并报告在交往的每一个关键点自己心中的感想(包括认为对方是怎么想的)。这种方法能客观地记录交往过程,并获取参与者的想法、情感以及对对方的知觉(实验室网址:http://www.uta.edu/psychology/faculty/ickes/social_lab/)。

图2.1威廉·伊克斯在阿灵顿德克萨斯大学的实验室平面图

研究中的参与者将被单独地留在图(1)的沙发上——在宽敞的房间内惟一能坐的地方。麦克风藏在图(2)的咖啡桌下,参与者看不到的摄像头藏在图(3)的房间内来记录他们谈话的场面。随后,参与者可以在独立的放映室[图中(4)和(5)]观看录像带,同时说出在他们交往时的所思所想。

●在亚利桑那大学,马赛厄斯·梅尔(MatthiasMehl)和同事给参与者装备了可以随身携带的袖珍录音机,以获取他们白天的社会生活片段(Mehl&Robbins,2011)。这种微型设备一天能记录参与者身边发生的各种声音70次,每次持续30秒。从这些记录的声音可以判断参与者独处及交往的次数,他们的交谈轻松愉快还是起了争执。这种方法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参与者自然展露的真实生活(在以下网址你可以录下自己的声音:http://dingo.sbs.arizona.edu/~mehl/EAR.htm)。

●在西雅图(http://www.gottman.com/research/family/),约翰·戈特曼(JohnGottman)和同事们邀请一些已婚夫妇去一个舒适的环境,在那里夫妻们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重温引起他们上次争吵的冲突。他们知道现场会进行拍摄,但片刻后就忘记摄像机的存在而专注于两人的互动上。研究者甚至对参与者进行了诸如心率和皮肤电反应的生理学测量。戈特曼等人不辞辛劳地分析观察到的生理的、情感的和行为反应方面的即时数据,从而能以93%的精确性来预测数年后这些夫妇的婚姻能否持续(Gottman&Levenson,2000)。

●奥布琪和威若夫在他们的“婚姻早期岁月”(EarlyYearsofMarriage,EYM)研究项目中(Birdittetal.,2010),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附近抽取了1986年结婚的199对白人夫妻和174对黑人夫妻,自结婚后每隔几年就进行回访。此一研究项目特别关注社会和经济条件对人们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到了2002年,此项目已进行了16年,有36%的白人夫妻和55%的黑人夫妻已经离婚了(Orbuch&Brown,2006)。随着时间推移,研究者追踪了所有婚姻从起始到结束的过程(访问此一研究项目的网站:http://projects.isr.umich.edu/eym/)。

希望你能被这些研究方法所体现出的创造性和丰富性所打动(我就是)!虽然这些研究方法引人注目,但对于人际关系科学研究的现状而言,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人际关系科学虽然年轻,在全世界却有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成千上万的学者投身其中,他们的研究结果也发表在各种人际关系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如果你是大学生,你可能看到过这类期刊:《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会和人际关系杂志》以及《人际关系》。你也可以在国际人际关系研究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RelationshipResearch,最大的国际性人际关系学家组织)查阅最新的人际关系研究资料,其网址是:http://www.iar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