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研究最普遍的方法是直接询问人们的体验。人们的回答就是自我报告(self-reports),自我报告的获取形式有很多种:书面问卷、口头访谈、非结构性的日记(参与者随时记录心中所想)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参与者要把自己的体验告诉研究者——研究者并没有亲眼观察到。
自我报告得到的资料有着重要价值。举例来说,自我报告能让我们“走进报告者的内心”,了解外在观察者不易觉察的个人观点。自我报告的数据成本较低,也容易获得。研究者并不需要精密的仪器;他们只需要一些纸和笔及自愿的参与者。请思考一下表2.2中简短的自我报告测验:这七个问题能很好地评价人们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去问一些更详细的问题,或者采用其他的方法来区分快乐、满意的爱人和不很满足的伴侣,因为这七个问题直截了当,恰到好处(Hendricketal.,1998)。自我报告的方法非常有效率,信息量丰富。然而(这可能没什么奇怪的了!)自我报告也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问题。下面是三个最主要的问题。
表2.2爱情关系评价量表
资料来源:Hendrick,Dicke,&Hendrick,1998.
参与者对问题的解释
自我报告常在研究者给出指导语或者提问之后进行。如果参与者错误地理解了研究者的意思或目的,他们随后的自我报告就会误导人。例如:“你和多少个人有过性行为?”如果男性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往往会包括仅发生过边缘性行为的伴侣,而女性一般只计算真正发生过性交的那些伴侣(Guteetal.,2008)。这也是为什么男性报告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人数往往多于女性报告的一个原因。[3]实际上,人们描述性行为的词语常会产生难以觉察的理解问题,这或许是性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Wiederman,2004)。
回忆或觉知的困难
即使人们能准确理解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他们也可能无法客观地回答问题。举一点来说,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洞察力,以致自己认为的真实情况未必完全准确。比如,根据人们的自我报告,在恋爱问题上,外表吸引力对于女人并不如对于男人重要;女人说外貌对于她们并不如对于男人那般重要。然而,在速配研究中当她们同时遇见和评价几个候选对象时,外貌对于女性的确如对于男性一样重要(Eastwick&Finkel,2008),外貌是影响男女两性喜欢对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Luo&Zhang,2009)。有时,人们对自己喜好和行为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实际。
记忆错误也是个问题。人们在描述最近发生的具体客观事件时最准确。如果询问参与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发生错误(Feeney&Cassidy,2003)。具体的细节信息更容易遗忘。比如,在一项研究(Mitchell,2010)中,大样本的离异群体中有50%的人不能准确地说出他们在哪一个月离婚。而过往的情感经历尤其可能发生记忆错误。具体而言,如果火热的爱情以痛苦和不满收场时,失落的恋人们往往很难回忆起数月前他们刚刚坠入爱河时的快乐和激情(Grote&Frieze,1998)。
参与者报告的偏差
自我报告数据的最后一个严重问题是,人们的报告可能存在系统性偏差或歪曲。例子之一就是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bias,在第4章还会谈到),它会使人们高估自己在人际关系积极事件中的作用,而低估在消极事件中的过失。人们喜欢用积极眼光看待自己,所以会把自己的成功归于自己,而面对失败则推脱自己的责任。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操持家务的伴侣会认为自己做的家务比实际上的要更多(Ross&Sicoly,1979)!这类错误并不是不诚实所引起的,而是的确反映了人们真实的(然而也是特异的)观点。尽管如此,通过自我报告所获得的参与者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知觉,或许与其他观察者的预测结果有所不同。
如果人们不愿意说出看到的事实,就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最有名的例子是社会赞许性偏差(socialdesirabilitybias),指的是人们希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歪曲事实。参与者常常不愿意承认让他们看起来不好的事情或者任何不符合期望的描述。例如,由于对社会接纳的顾虑,参与者不敢诚实地向研究者报告他们的同性恋取向和行为。因而,在同性恋的普遍性上一直存在争议(Tourangeau&Yan,2007)。再看另一个例子,离婚已经好几年的人(研究者事先在法院看过他们的离婚判决书)中有4%的人宣称他们从未离过婚(Mitchell,2010)。匿名程序有助于减少这类社会赞许性偏差,例如允许参与者参加网络调查而非面对面访谈(Brown&Vanable,2009),但如果研究涉及敏感问题,这种偏差仍然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