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吸引力匹配现象表明,要想享有成功的亲密关系,我们应该追求最有可能回报我们的伴侣。实际上,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做的。当我们寻找未来的伴侣时,大多数人会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自己对他人的实际兴趣,以及接近伴侣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Shanteau&Nagy,1979):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长相越好,人们对他(她)的期望值就越高。不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伴侣综合的吸引力如何,取决于伴侣的长相吸引力和我们判断伴侣喜欢我们可能性的乘积。算术谁都会做,如果有人喜欢我们,但却十分丑陋,这样的人可能并不是约会的首选对象。同样,如果有人长相非常俊美但并不怎么喜欢我们,我们也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最吸引人的伴侣是长相还过得去,也很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人(之所以愿意接纳我们或许是因为他们也不太俊美)。

我们期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大小,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适配价值(matevalue)即作为生殖伙伴的综合吸引力有关。高适配价值的人,有很多热烈的追求者,因此他们能够坚持自己对伴侣的高要求。他们的确能实现(Edlund&Sagarin,2010)。例如,绝代佳人对男人有非常高的标准要求;她们不单想要一个能成为好父亲的友善绅士,也不只需要经济实力雄厚的性感猛男,她们希望伴侣拥有所有这些理想的条件(Buss&Shackelford,2008)。如果她们的适配价值足够高,或许真能吸引到这么完美的伴侣。但如果她们高估了自己的期望值、盲目自信,就会不断地被人拒绝。于是她们可能重新调整自己的适配价值,并对他人接纳自己的可能性重新做出估计(Greitemeyer,2010)。

的确,被人接纳和拒绝的经历教会我们在接近新的恋爱对象时所应有的期望(Kavanaghetal.,2010)。害羞之人(Wenzel&Emerson,2009)或低自尊的人(Cameronetal.,2010)往往紧张不安地估计他人会拒绝自己,因而会追求不太出众的对象。当我们不太确定他人是否会接纳我们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冒被拒绝的风险。下面一项精巧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实验中大学男生必须选择观看电影的座位(Bernsteinetal.,1983)。他们有两种选择:挤到临近美女的惟一座位上,或者独自一人坐到周围有很多空位的座位上。关键是有些男生认为两边屏幕放映的是同样的影片,而另一些男生则认为两边放映的是不同的影片。我们来看看小伙子们的抉择结果。推测起来,大多数男生都希望能结识美女。然而,如果两边屏幕放映的是同一部影片,挤到美女身边就会招致被拒绝的风险;他们泡妞的意图太过明显,美女可能会叫他们“退回去”。不过,如果两边放映的两部不同的影片,男生们这样做就比较安心。挤到美女身边惟一的座位就座,可能表示自己只是想看这部不同的影片,而并非受到美女的诱惑,如果美女此时还严词拒绝就会显得粗鲁无礼。实际上,当两边播放的是同一部影片时,只有25%的男生敢坐在美女旁边,但当两边的影片不同时有75%的男生敢这样做,因为此时他们的意图比较模糊,美女不太可能拒绝。而且,我们可以确信这些男生利用了这种不确定的情境来接近美女,而不是真想看另一部不同的影片,因为研究者不断交换两个屏幕上的影片。不管美女那边的屏幕放映的是什么影片,都有四分之三的男生挤坐在美女身旁!

一般而言,人们似乎注意到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的可能性,他们更可能与那些愿意接纳而不是拒绝他们的人接近。不过最好的接纳来自那些挑剔讲究的恋爱对象,他们并非来者不拒。比如在快速约会中,急于要与遇见到的每个人都约会的人较之那些更有分辨力、更挑剔的人,配对成功的次数也更少;对每个人都说“yes”的人,人们回馈的“yes”却没几个。而只对有选择的少数人表现出兴趣的人,他们则对这些挑出的对象充满吸引力(Eastwicketal.,2007)。顺便提一下,人们“故作清高”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方面最近的研究结果和传统研究相差很大。因为人们乐意被人喜欢,装作冷若冰霜却只对某个人略微有点兴趣,这是一种默默地吸引人的方法。一味故作清高没有什么作用。真正有用的是选择性地故作清高——也就是说,除了你想吸引的人之外,任何人想要得到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Walsteretal.,1973)。那些能付出代价拒绝大多数人却又能高兴地接纳我们的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未来伴侣。

不过,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喜欢那些欣赏我们的人也难(Curtis&Miller,1986)。设想你听到一位转校生的头一件事情就是他(她)已经注意到你并且真的喜欢你;作为回报,你不应该对他(她)产生好感吗?

显然,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这一倾向是与吸引力的奖赏模型一致的。这一倾向还符合平衡理论(balancetheory)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人们期望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交关系能够保持一致(Heider,1958)。如果两个人彼此都喜欢对方,他们的感情契合可以说取得了“平衡”。如果两个人都讨厌对方也是一种平衡状态,但如果某人喜欢一个人但得到的回报是厌恶时,就是一种不平衡状态。如果涉及三个人结果会怎样?在一项研究中,大学生会遇见一位实验者,要么友好地对待他们,要么粗暴地对待他们(Aronson&Cope,1968)。随后,实验者的导师会走进来,对实验者的态度也是要么友好要么粗暴!然后大学生有机会帮导师做些事情。他们会怎样反应?如果这位导师友好地对待让大学生愉快的实验者,或者粗鲁地对待让大学生不快的实验者,这两种情况下大学生们都对这位导师更有好感——也就是说,这两种人际交往取得了平衡。这项研究基本上支持了人们偏爱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的观点。正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获悉某人和我们一样厌恶其他人,我们就倾向于喜欢与我们态度一致的人(Bossonetal.,2006);我们还常常指望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即使我们还没见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