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信念》

人们还带着人际关系的固有信念步入亲密关系。这些信念以心理结构的形式组织起来。心理结构又叫图式(schemas),能对人际关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档,更重要的是,能据此提出连贯一致的假设,以说明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Solomon&Theiss,2007)。在人际关系图式中有一套很常见的相互关联的信念,即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者认为爱情应该是选择伴侣的最重要的依据(Weaver&Ganong,2004)。他们认为:(1)与伴侣的爱情是完美无瑕的;(2)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完美的“真”爱;(3)真爱能克服一切障碍;(4)一见钟情是可能存在的。这些浪漫信念显然能为刚建立的亲密关系增添一抹玫瑰色彩——浪漫情侣比不浪漫的情侣体验到更多的爱意、满足和承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削弱(Sprecher&Metts,1999)。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很少能满足这么高的期望。

至少浪漫信念看起来相当有益,其他一些信念则显然有害。人们对亲密关系本质属性的错误认识具有负面作用(dysfunctional),也就是说,它们对亲密关系有不利影响,使伴侣对亲密关系更不易满足(Goodwin&Gaines,2004)。什么样的观念有害呢?应警惕以下六个观点:

●争吵具有破坏性。争吵就表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如果彼此深深相爱,就不会发生任何争执。

●“读心术”很重要。真正彼此关爱的伴侣仅凭直觉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根本不需要告知对方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必须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那只能说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一旦亲密关系变糟,就无法得到改善。如果爱人曾伤害过你,毫无疑问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

●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完美的。只要爱情是忠贞的,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神奇美妙、令人满足的。伴侣应该经常渴望并为性生活做好准备。

●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需要非常不同,很难真正理解对方。

●美好姻缘天注定。根本无需努力来维护美满的夫妻关系。夫妻要么彼此脾性相投、快乐到老,要么格格不入、争执一生。

数年前就有研究者识别出这些有害的观点(Eidelson&Epstein,1982),此后陆续有研究发现这些观点会导致亲密关系的困扰和不满(如Kneeetal.,2003)。这些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争吵的确发生——争吵总是会发生的——持有以上观点的人就会认为事态极其严重(Franiuketal.,2004)。任何争议都意味着他们的爱是不完美的。更糟糕的是,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持有这些错误观念的伴侣并不会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改善关系。由于相信伴侣不会改变、真爱天注定,他们就不会设法去解决问题,而只会逃避问题(Franiuketal.,2002),他们更愿意结束不幸福的亲密关系,而不会努力去修复亲密关系(Kneeetal.,2003)。

表4.1宿命信念和成长信念

资料来源:Knee,1998.

在关系信念的研究中,有学者把上述观念叫做宿命信念(destinybelief),因为这些信念认为伴侣要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婚姻生活注定幸福美满;要么不是冤家不聚头,婚姻生活注定痛苦悲惨(Knee&Bush,2008)。宿命信念从僵化呆板的角度来看待亲密关系(见表4.1):如果伴侣双方注定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么在相遇的那一刻他们就知道了,他们不会碰到任何疑虑或困难,一旦两个梦中情人相遇,就必然有美满的未来。这种爱情往往表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浪漫情侣身上,而迷恋这类影片的人通常认为真爱天注定(McCarthy,2009)。

另一种爱情观你很少在电影中看到,其假定幸福的亲密关系乃是辛勤维护的结果(Knee&Bush,2008)。根据成长信念(growthbelief),幸福的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如果伴侣一起努力战胜挑战、克服困难,良性的亲密关系就能逐渐建立起来。其基本假设是:只要努力付出,几乎任何亲密关系都能取得成功。

我们都能看到,在面临困难时,不同的关系信念会引起不同的结果(事实证明,好莱坞电影对于我们没任何好处)。如果夫妻发生争吵或者伴侣偶尔犯错,持有成长信念的人更忠于自己的亲密关系,更乐观地相信任何伤害都能得到平复(Kneeetal.,2004)。持有成长信念的人还能心平气和地讨论爱人的缺点;相形之下,持有宿命信念的人一谈到伴侣的缺陷就充满敌意(Kneeetal.,2001)。

很显然,某些关系信念更有适应意义(Milleretal.,2008)。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观念往往较为稳定而持久(Franiuketal.,2002),但通过教育和反思可以改变不良的关系信念(Sharp&Ganong,2000)。确实,如果你有上述的宿命信念,希望本书对你有启发作用。不现实的关系信念是如此的理想化和过于乐观,没有任何亲密关系能达到它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