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把这些算法结合在一起,怎样来界定人们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类型。人们所体验到的CL、CLalt和实际上的关系结果,这三个因素都是能高低变化的连续变量。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的变化时,就会产生四种不同的关系类型。
思考一下,如果人们的关系结果超出他们的CL和CLalt,会发生什么结果。他们与伴侣的交往结果超过了他们的期望,并且他们相信现在的关系比其他替代的关系要更好。所以,他们会感到很幸福,(就关系的当事人而言)他们的关系是稳定的。他们不会移情别恋。这种令人愉悦的情形在图6.1中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情况下,个体的CL高于CLalt,另一种情况刚好相反。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个体感受到的满意(或依赖)程度取决于CL(或CLalt)和个体当前的关系结果的差别幅度。不过在A1和A2这两个图形中——这正是我要阐明的观点——个体是处在幸福、稳定的亲密关系之中的。就图6.1所示的简单区分而言,在这两个图形所示的情形下CL和CLalt孰高孰低无关紧要。即使它们完全相同,也应分入这一大类;如果个体当前的关系结果超过了CL和CLalt,他/她就会感到满足,不大可能会离开。
与上述情形不同的是,如果人们的关系结果低于CL但仍高于CLalt(图形B),会发生什么结果。他们是不满意的。他们得到的关系结果要低于自己所期望的和认为自己应当得到的,但他们当前的关系仍要好于他们认为的替代关系。他们的亲密关系并不幸福却较稳定,他们不会弃现有关系而去。希望你永远不会碰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你的工作非常糟糕、工资也低,你非常讨厌,但你不会辞职,因为这是你目前能得到的最好的工作,那么你就会理解我这里所讨论的情形。这就是这类人所处的困境。
图6.1相互依赖理论的人际关系类型
这些分类乍看起来有点吓人,难以理解,但耐心地阅读文字说明就能明白它们的含义。A1和A2是同一个关系大类里的两个亚型,D1和D2也一样。正如你所看到的,也是我们要指出的,如果CL和CLalt都要好于或者差于个体当前关系的结果,这两者孰高孰低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CL和CLalt各自与当前关系结果的相对位置。
相比之下,如果人们的CLalt比关系结果高,而CL比关系结果低,他们的情形就非常有利(图形C)。他们对自己当前的伴侣感到满意,但通盘考虑,他们认为在别处有更具吸引力的关系结果等待着自己。他们当前的亲密关系幸福但不稳定,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固守原来的亲密关系。在职场中类似的情境是,如果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但从另一个雇主那能得到更好的工作,你就面临同样的情形。如果考虑所有的因素——包括你要丢下的朋友,搬迁的代价和新职位的不确定性——认为离开显然更有利,你就会离职,不是吗?
最后,人们的关系结果或许比CL和CLalt都要低。同样的情形出现了,在这样的分析水平下,CL和CLalt孰高孰低无关紧要,如图形D1中CLalt更高,图形D2中CL更高。只要他们当前的关系结果比这两种比较水平都低,他们的亲密关系就既不幸福也不稳定,可能持续不了多久。
当然在现实的亲密关系中,由于人们的CL、CLalt和关系结果都可能在最差到最好之间变化,因而可能产生许多不同的组合。以上四种关系类型只是对各种可能亲密关系的概况总结。CL、CLalt和关系结果三者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实际上,这些变量的变化是相互依赖理论进一步对亲密关系进行更加有趣、微妙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