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消极情绪

当然,有些亲密关系非常有价值,具有很高的相互一致性和自我延伸的特征。[4]如果失去这样的伴侣关系就会格外令人痛苦。当我们失去了有奖赏价值、居于自我定义(self-definition)核心部分的亲密关系时,我们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也就不得不发生改变(Slotteretal.,2010),这是一种痛苦煎熬的过程。常常会发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但通常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般强烈,也不会永远持续。人们能痊愈。

通过一项有趣的体验式取样研究(Sbarra&Emery,2005),研究者能获得弗吉尼亚大学年轻人在结束有意义的爱情关系后(至少有4个月以上的感情),一个月内的日常情感体验报告。参与者随身携有蜂鸣器,每天提醒他们做情感记录。结果监测到四种情绪反应(见图13.3),它们表明,如你所预期的,分手是痛苦的。与另一组恋爱关系持续的学生相比,这些曾经的情人显得愤怒、痛苦,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就是“解脱”)正在削弱。两周后,随着他们对以前伴侣的浪漫爱情继续逐渐减弱,他们的愤怒减少、痛苦衰退,但他们的宽慰还较低。然而他们的适应在继续,再过两周之后,他们就并不比身边的同学更痛苦,他们的宽慰也在上升。这个过程持续一个月之后,他们显著地表现出更少的爱意,他们的勇气和力量正在恢复。

图13.3对分手的适应

年轻人与恋人分手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愤怒,但这些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不强烈。分手一个月之后,他们更加疏离了过去的亲密关系并且重新振作。

资料来源:Sbarra&Emery,2005.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并不如分手的恋人想象得那般可怕。另一项研究每两周就询问年轻人,如果他们当前的恋爱关系结束他们预期的感觉会怎样——并随后开始跟踪那些亲密关系的确结束了的年轻人的实际反应(Eastwicketal.,2008)。在分手前,参与者正确地预测到失恋的苦恼随着时间消退的速度——他们知道时间会治愈他们的创伤——但他们却高估了分手起初的痛苦。这种错误很普遍。我们对自己情绪反应的预测常常是错误的(Wilson&Gilbert,2005)。不过,此例中的错误预测也给人带来了一些希望:虽然分手常常看来很可怕,但分手对我们的伤害通常没有我们想象得那般严重。

当然,有些分手相对而言更为糟糕。被人拒绝一般比拒绝别人更难忍受(Perilloux&Buss,2008),在当事人具有低自尊时尤其如此(Waller&MacDonald,2010)。此外,在分手的过程中对自己丢失的东西闷闷不乐、念念不忘,并且感觉非常糟糕的人都可能要经历艰难的时光;沉溺只会延续苦恼,而反省(找寻经历中的意义并得到学习)是与正面适应和恢复联系在一起的(Saffrey&Ehrenberg,2007)。但具有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担心被伴侣抛弃)尤其可能难以释怀。他们仍对以前的伴侣痴迷(在想到他/她与别人相恋时特别紧张不安),所以比其他人更悲伤,持续的时间也更长(Sbarra,2006)。(要忘掉前伴侣,他们应该开始浏览各种婚恋网站,看看那里都有什么人;如果焦虑的人着眼于新的婚恋对象,就能更容易地摆脱失败的亲密关系[Spielmannetal.,2009]。)具有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则能更好地应对分手。他们更少忧虑,所以不太可能保持愤怒的心境。他们也更可能接受关系结束的定局,所以他们的感情创伤开始愈合,能更快地从悲痛中恢复过来(Sbarr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