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不幸福

在中科院心理所上学时,曾经听我的一个女同学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经常想一个问题:“男人、女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她童年生活是在父母的打骂吵闹中度过的。在她的记忆中,父母经常打成一团,抓破衣服撕破脸,有时母亲会哭着跑回外婆家,搬来娘家人找父亲评理。

这是她对婚姻最初的认识,在那时也几乎是她对婚姻的全部认识和感受。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生活,没有给幼小的她心中留下一点好感。

所以,成年之后的她,感情的道路走得异常艰辛。她常常遇到内心喜欢的人,却不敢表达。有时对方追求,她也本能地拒绝,让对方以为她是不喜欢自己的。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折磨中,长相出众又很优秀的她错过很多喜欢又合适的人,她如今年近四十,依然单身一人。

“婚姻幸福的人不是多数,而是少数。”这是我在北京的十几所大学里调查后得到的答案。这些年,每次去大学里讲课,我都会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父母的婚姻幸福吗?”结果除了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外,其他学校的学生答父母婚姻幸福的人数都低于50%,平均在30%~40%之间。

这同时也表明,很多人父母的婚姻像我同学父母的一样,是不幸福的。试想他们心中如果从小就留有对婚姻本身的恐惧,带着这种对两性结合的本能排斥,长大后又怎么可能会轻易为异性打开心门呢?

婚姻不幸福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常常也是难以照顾得全面的,孩子得到的爱基本都是有缺失的。想想一对刚刚争吵过甚至打过架的夫妻,不把对爱人的不满撒在孩子身上就算好的了,哪有心情去精心满足孩子需求?

或者说,父母的婚姻幸福,本身就是孩子的一个重要需求。因为孩子是父母结合的结果,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仿佛意味着孩子的存在就是不应该的、多余的,这不也正是很多父母婚姻不幸福的孩子,儿时的真实感受吗?

既有对婚姻本身的恐惧,又因爱的缺失渴望找到更完美的爱人,导致一些人在遇到异性时,会本能地留意对方的缺点,结果总是能找到不跟这个人交往的理由。

我听说过一个大龄单身女讲述自己的相亲故事:

相亲见面坐下后,他们点了两罐可乐。服务员上可乐时,还拿来了两根吸管。女人打开可乐,把吸管插进去吸着喝;男人打开可乐,把吸管放在桌子上,直接对着易拉罐喝。女人觉得男人这样太粗野,因此决定放弃这个相亲对象。

事后她想想,这怎么能成为一个放弃的理由呢?可就是因为这样的理由她放弃了许多相亲对象。基本上她总是能找到放弃的理由,比如吃饭时没有让她先点菜,过马路时没有让她走右边保护着她,等等。

我知道她父母的婚姻也很不幸福,她从小生活在父母吵架的阴影之下,对婚姻她也是有本能恐惧的。

其他父母婚姻不幸福的人,也许没有被影响到如此之严重。但或多或少,会受到些影响,让自己对异性多少有些不那么容易找到的感觉。

我在一家企业讲课时认识的一位男士,他儿时父母也是常常争吵,对他也是只有管教,没有太多关爱和温暖。

他说家给他的感觉只有冰冷和刻薄,他一分钟都不想多待,上学时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尽早离开那个家,所以他学习成绩很好,并且考上了名牌大学。

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相亲多少次了,不是别人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别人,三十多岁的他基本还没有过什么正式的恋爱经历。

对于像他一样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来说,不容易对异性产生感觉不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吗?也许他们的潜意识已经预料到,如果他们结婚的话,也可能会像父母一样,在争吵中度过一生。因为他们明显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经营一份感情。

我们也能在生活中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兄弟姐妹多人,长大后每个人的婚姻都不幸福。有的离婚了,有的虽然没离婚,但时常打打闹闹,没有一点幸福的感觉。

他们也许没有太多对婚姻本身的恐惧,但他们也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对待爱人,如何做丈夫、妻子,如何经营婚姻。他们缺少学习的榜样,所以,虽然都走进婚姻了,却难以让婚姻幸福。

小练习:思考父母婚姻带给自己的影响

如果让你评价,你觉得你父母的婚姻幸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