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命题,意思是只有先破才能后立;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老的东西扔了,才会设法去弄来新的、好的。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呢?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恰恰存在着与该命题相反的关系:不立不破。不立不破,
就是说,新的不立起来,就不能破坏原有的旧东西,即使旧的东西一时破了,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出现。
有这么一个颇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世界后,坐在郊外一块荒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已经是饱学之士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上;哲学家又问:旷野上长着什么?学生们说长满杂草;哲学家接着说: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学生说:“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第三个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第四个仔细想了想说:“斩草除根,只要把草根挖出来就是了。”
等学生讲完后,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吧,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除掉的,就不用再来了。”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学生们围坐在谷子地旁,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哲学家始终没来。学生们后来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几年后,哲学家去世。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著作时,在最后私自补上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好庄稼。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故事很简单,但值得我们细细地咀嚼。在旷野地不种上庄稼,谁会专门为除草而去除草呢?只有种上庄稼,才会因收获的诱惑而乐此不疲,而勤勤恳恳。故事或多或少带有点虚拟色彩,可它确实又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种庄稼如此,做人、养性、立志等何尝不是如此呢?有这么一个青年,他文弱而腼腆。高中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去找工作,理想的找不到,不理想的又不愿做,仗着家里经济宽裕,就一直闲在家里。因无事可做,就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渐渐地,染上了酗酒和赌博的恶习。父母觉察后,给以严厉的批评,他当场表示要改,
可没正当的事情可做,无聊得很,老是在家里看电视,他又觉得闷得慌,
没多久,他又重新参与了赌博,而赌注更大,输后,就偷父母的钱。父亲发现后,先严厉训斥,再施以重拳,打得他嚎嚎直叫,大声求饶。这样,
父亲以为他总不会再去参赌了。谁知,不出一月,他又去赌了,赌资是从舅舅那里骗借来的。父母忍无可忍,只得把他反锁在家。一位居委会干部得知后,来了解具体情况。当居委会干部知道他能写会画后,就先要他帮助居委会搞宣传活动。他设计和制作的一块黑板报在市里的评比中竟获得了一等奖。之后,在居委会干部的鼓励下,他去省里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美术书法培训班,水平提高很快,许多广告公司都争着要他。现在,他已到市电视台的广告部工作,并决心在这方面创造辉煌,成就事业。至于赌博这株杂草,在他的头脑里早已没有生长的地方了。
不破不立,强调的是破的重要;不立不破,强调的则是立的重要。两个命题可以同时成立。由此看来,破与立之间,充满着深刻的辩证法。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这就是:破了不立,破了的还会复原,只有牢牢立起新的,旧的才会无处安身。
对此,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及时疏导心理障碍,帮助孩子心理保健,迎接挑战,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帮助孩子在实践中努力克服内外困难,养成良好情感、稳定个性,坚强意志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做法就是:
——让孩子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制定一些可能达到的目标。
一—友善交往,乐与人处:能用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接受现实,把握现实:及时修正自己的愿望而不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心境良好,反应适度: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如果输不起,赢不起,则是心理健康水平低的表现。
——热爱生活,积极工作: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在生活中享受乐趣。
——行为协调,人格和谐:行为自觉、果断,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的行为特征。
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此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就可以使自己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