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
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会觉得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理解和赞同了,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因为,如果只有一两块木片变长,其容量是不会增多的。同样,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果只是学习成绩好,或有某项特长,却没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都算不上是成功的教育。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说,人生的成功,既不靠IQ,也不靠EQ,而是取决于你的成功智力!而他所谓的成功智力即指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也就是木桶所盛水的多少。而这个原理如果用在人的身上,也就是说人的成功依赖于多种能力的综合。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男孩走在森林里,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第一个男孩的老师认为他很聪明,他的父母也认为他聪明,于是他也自认为很聪明。他的能力测验成绩出色,功课优秀,另有许多可资参考的奖励证书。所有的这一切都将使他在学业领域中出类拔萃。很少有人认为第二个男孩聪明,他的测验成绩一般,学习成绩也不突出,其他的文件证明显示他勉强合格。至多也仅仅够得上机灵或有点小聪明。当两个男孩在森林中行进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一头巨大、凶猛且看上去很饥饿的灰熊从森林中向他们扑来。第一个男孩算出17.3秒后灰熊将追上他,于是大惊失色,回头去看第二个男孩。后者正镇定自若地脱去旅行靴换上跑鞋。第一个男孩对第二个男孩说:“难道你疯了?我们怎么跑得过灰熊呢?”第二个男孩答道:“没错,但我跑得过你!”
故事中的两个男孩都很聪明,但他们聪明的方式却各不相同。第一个男孩迅速地分析了问题,但他的能力到此为止;而第二个男孩不仅确定了问题所在,而且得出了一个富有创造和实践性的解决办法,他显示了成功智力。然而学校里最为推崇并视为聪明的能力,在许多现实生活中却显得相对无用。一个木桶要盛足够多的水,需要各个木板都足够的长,不然短的木板就会决定木桶的容量;同样每个孩子的成功需要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任何一方面的落后都会制约孩子走向成功。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孩子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