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孤独,重建一种新的生活
孤独,在现代社会里面,被赋予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百多年前,现代主义开始歌颂孤独。因为在十九世纪工业化发展的高峰期以后,大工业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整个社会文化失去了原来非常清晰的创造力,流行、中庸、普遍化的东西多起来了。
艺术希望追求自己的创造性,特别强调个性,所以对大众文化、社会文化会有排斥感。在文学和艺术里面,孤独变成了一个正面的东西,一个人孤独说明他没有同流合污,说明他很有自己的独立性。
但在古典时期,比如希腊时期就特别排斥孤独,希腊人喜欢社交,喜欢阳光,喜欢沙滩,这样的话,孤独的人就变成一个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人,所以古典时期向来是排斥孤独的。
我们原来都是生活在家族社会里,所以不喜欢孤独,我们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群体中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一个友谊中的人、一个爱情中的人。人的角色都是跟别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原有的一种惯性。但现代主义时期对孤独有很高的价值判断。
在今天的社会中,各种孤独我们都要去品尝,孤独的体验会越来越丰富。一个人用什么生活支撑自己,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就是用什么东西来相伴人生。
在现代社会里面,一个人的专业性就特别地重要。事业不在于大小,不在于赚钱多少,而应是你真心热爱的事情。有时候我们把爱只定义在一个人身上,一旦跟这个人情感断裂,就会陷入巨大的孤独中,但如果你还有一件热爱的事情,事情不是抽象的,你就可能会从中找到支持和动力。
不过终究,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替代人的爱情和情感,因为它构造出一个生命来,构造出一种生活的完整性。所以失恋在我们当代社会里是最苍茫的孤独,这种孤独要靠什么去打破,靠什么去度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生考验。
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中,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正在庆祝她的新书出版,却被一个男人暗示她丈夫出轨。后来她丈夫请了律师,要求办理离婚手续。她丈夫因为情人喜欢他们的房子,所以要求在离婚的时候,房子归他,然后补偿她一笔钱。
弗朗西斯一下子从一个生活幸福感满满的人变成一个特别孤独、悲伤的人。她无处可去,最后只好去住很廉价的单身公寓,这种公寓号称“离婚公寓”,住的都是离婚以后无处可去的人。
弗朗西斯去了以后,有一天晚上准备看看书。但房间的隔音非常不好,隔壁的一个男人一直在哭,弗朗西斯被他弄得很烦,后来敲墙壁让他不要哭。一会儿对方又哭起来,然后问她,你想过来吗?
按理说,一个女性和一个陌生男人隔着墙,又是这样的环境,应该断然拒绝,但是弗朗西斯说完“不”之后,又脱口而出“也许晚点”,这句话把弗朗西斯自己都吓了一跳,人在孤独中会发生种种意料不到的、自己不可控的变化。
她原本拒绝了一个闺蜜的赠票,是一个同性恋者的旅行团,目的地是意大利的托斯卡纳。而这个时候她发现,如果自己再不去打开一个新的生活面,生活可能就会不可遏制地发生种种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后来她就去了。
她去了托斯卡纳,在意大利南部,特别漂亮,葡萄园特别多,古代的生活保留得也特别完整。她忽然看到一座老房子,特别喜欢,觉得自己可以在这座房子里重新开始人生。于是最后她买下了这座房子,开始一个人打理,后来也请了施工队来帮她装修。
你居住的地方决定了你是谁。你与自己的住所越息息相通,你的自我就越与它难分难舍。一个人选择居于何处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反映了你内心的渴望。
就这样,弗朗西斯通过自己慢慢重建了一种新的生活。她那种孤独,夜晚一个人无所倾诉,下大暴雨,老鹰飞进房子里,她感到恐惧、紧张、不适应,但她慢慢地一点点跨越过去。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隧道阶段,孤独就是你的隧道阶段,就看你能不能把它走通。当你走通过一次隧道以后,再面临新生活的黑暗区的时候,心里面就会有一种力量去穿越它。
从这个意义上说,失恋的孤独给人带来的唤醒,给人带来的生活的锐气和追寻新生活的力量,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没有失恋的孤独的话,人永远不可能体会到这一点。
由爱而生的恨,会导致巨大的罪恶
孤独也会造成一些创伤,特别是失恋的创伤,有时候会散发出一种很黑暗的情绪。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有从爱到恨的转换,本来是一种火红的、热烈的情感,却转变成了黑不见底的仇恨。人就在这个过程里面败坏了,变得残酷。因为你负了我,所以我要报复你,我可以冲破一切的道德规范,做什么事情都是合理的,这时候人就陷入了一种表面上看似合理的巨大的沉沦,这是人生特别需要警惕的地方。
瑞士作家迪伦马特写的《老妇还乡》,看着就会觉得特别地残酷。六十二岁的克莱尔回到了故乡,这个小城原来发展得还可以,但是后来越来越破败。这个富婆回来以后宣布要给这个小城十亿巨款,振兴小城。
小城的人知道以后都到车站去迎接她,人山人海,大家都特别期盼她拿出十亿来。但没想到她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把小城里一个叫伊尔的人处死。
伊尔是克莱尔年轻时候的恋人,她当时怀孕了,在当地的传统里面是大逆不道的。结果伊尔为了逃避大家的惩罚,就找来两个流浪汉做假证,说克莱尔和他俩睡过觉。这让克莱尔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全城的怒气都冲向克莱尔,克莱尔最后逃出了这个小城,沦为妓女。
后来克莱尔嫁给了一个在亚美尼亚拥有几十亿资产的金融寡头,成了亿万富婆。现在她回来了,她坚决要求说,我会拿十亿出来,但前提条件是要把伊尔杀掉。全城的人一听,坚决不同意,怎么能用钱来换良心呢。其实这些城里的人也很可笑,因为当年那个判决还拿到法庭上去,但法庭上的人颠倒黑白,给她定了一个罪名,把她赶走了。全城的人表面上维护正义,实际上是一群乌合之众。
克莱尔一听也不着急,既然你们不同意,我就在这儿住下,天天优哉游哉地在城里转。市长和伊尔说:你放心,我们坚决不会同意的。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法治国家。
但是十几天过后,大家一看,克莱尔整天在城里转悠,十亿就在她身上,而伊尔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这十亿。大家的心情就发生了变化,慢慢觉得这个伊尔也太不知趣了,自己上吊算了,还好意思在这里活着。
伊尔出来散步的时候,发现大家看他的眼光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越来越惊恐,终于有一天决定逃走。到了火车站,伊尔发现全城的人都来送行了,每个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因为克莱尔说得很清楚,如果逃掉了,十亿就没有了。所以伊尔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胆敢踏上火车,立刻会被打成肉酱,所以他只好又回家里去了。
最后全城的人终于熬不住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全城召开市民大会,在城市的广场,大家表决,一致同意处死伊尔。很快,聚在伊尔身边的人群越来越多,把他围了起来,然后处死了他。伊尔死了之后,城里最权威的医生假装对他的尸体做诊断,证明他是因为心肌梗塞而亡。克莱尔把十亿拿了出来,然后带上当年恋人的尸体,坐上火车走了。其实她心里面还是很爱他。
他还像过去那样,和许多年前一样,还是那只黑豹。
这里面爱恨、善恶、黑白都很骇人,非常地恐怖,但是一切进程好像又那么顺其自然。从爱里面转换出来的恨,如果不加控制,没有对它的清晰的认识,它会在表面的合理性里面蜕变为巨大的罪恶。这也是孤独和创伤里面我们需要特别去管理、特别去洞察的部分。
很多人会陷在情绪里面一发不可收拾。人性深处埋藏着大量的恶,一旦它的释放获得了正常性、合理性,就会百分之百地释放出来。在爱情里面,有时候人会变得很恶劣,就会出现人性的崩溃。
迪伦马特原著《老妇还乡》和同名电影
恋爱之前,认清你内心的创伤
很多人投入爱情,是因为内心有创伤。在从小的成长经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求学过程,或者是自己的社会遭遇里面,有很多创伤,对自己的价值毫无信心,感觉自己的生命毫无前景。
而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肯定,对人的确定的认可。在现代社会生活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焦虑,爱情就变成了对身份的一种证明。
有些创伤是潜在的,比如说原生家庭里缺乏爱,甚至你的生活里面潜藏着某种原罪感,你都想通过爱情的美好来加以弥补,这个时候爱情就被扭曲了,它本身的特性也就发生了变化。
卡夫卡终身没有结婚,他其实是很想结婚的,借此脱离他的父亲。《判决》是他在二十九岁的时候用一个晚上写出来的。他写一个年轻人要结婚了,他娶到了这个小城里家境特别好、长得很美的一个姑娘,他要写信告诉他的好友。
这个好友在三年前去了俄国做生意,但一败涂地,不好意思回来。他以前给这个好友写信都是讲一些过去的回忆,因为他怕说起自己的现状,对比起来,会令对方难过。其实他一直过得很不错,接管父亲的商店,打理得不错,现在又能这么喜气地结婚,因为太高兴太幸福,他克制不住了,想写信给他的好友。
他写好以后,担心这封信会不会不妥当,于是跑到楼上问他父亲,他父亲冷冷地看着他,突然说,你终于撕下那种伪善的面孔了。他父亲痛斥他说,你以前伪装的那种善良、怜悯,到今天也不过如此,你原本就是一个魔鬼似的人物。最后他父亲说,我现在宣布判决你死刑,判决你从此消失。他就像机械地听到上帝的命令一样,转身就往下跑,最后跑到河边的桥上,看着一辆辆汽车驶过,他轻声地说:“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可是一直爱着你们的啊!”然后“砰”地就跳水自尽了。
卡夫卡的作品中,很多东西都是从家庭体验里来的,我们可以从他的书里面看到一种社会专制,看到一种权威控制,还有那种挣脱感、生活的异化感,像《变形记》等都是这些内容。
志贺直哉的小说《暗夜行路》最近在国内重新出版了。这部小说写谦作这个年轻人,他本来喜欢一个女孩,但是家里无论如何不让他跟她在一起。后来他爱上了比他大近二十岁的阿荣,而这个阿荣恰好又是他祖父的小妾,所以更加混乱。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实际上是祖父和他的妈妈生的孩子。谦作内心深处非常痛苦,他非常希望通过爱情来使自己获得另外一个身份,独立起来,他想赶快结婚。最后他遇到了一个女孩,叫作直子,他特别地喜欢她,后来追求直子,跟直子结了婚。
因为带着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与直子相处的时候,无法那么自在坦然。他很渴望从直子那里得到治愈,得到温情,得到很多东西,但是直子也是一个敏感的人,还很多情,面对这么一个像孩子一样,整天需要呵护的人,直子难以承受,最后也跟别人有了恋情。
谦作后来生了病,也知道直子的这些事情,特别地沉痛,一生修理不好自己,一生都不能安放好自己的位置,最后终于支撑不住。去世以前直子陪伴着他,在生命要消逝之前,他突然领悟到生活不应该这么纠结,很多东西都只是人心里放不下。他终于心里面彻底宽容了直子,创伤最后要靠死亡来消除。
谦作好像很疲倦,握着手闭上眼睛,脸色沉静平稳。直子仿佛第一次看到谦作这种表情,想道:“他难道没救了吗?”但奇怪的是,这并没有让直子非常伤心。她好像被吸引住一样,目不转睛地望着谦作的脸,不停地想:“不管有救没救,反正我不离开他。不管到哪里,我都跟他去。”
卡夫卡《判决》
志贺直哉《暗夜行路》
在很多人的恋爱中,对方变成对自己的一个弥补,而他根本的爱的来源是创伤。我们要意识到为什么一个人在现代生活里面需要独立地去成长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认识自己内心的创伤,要使它愈合,生命要打开新的叶子,生长出新的枝叶来,去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生命,然后去爱人,去相爱。
我们今天的社会里面,特别容易有创伤,尤其是今天的独生子女一代。以前传统社会里面有兄弟姐妹,每个人的位置很清楚,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方方面面非常有序,大家从文化里面吸收一些规训、养分和力量。我们今天的很多创伤,以前的人是没有的。我们的要求太多了,渴望得到的东西也太多了,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层层叠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爱情里面就承担了太多的东西。一旦结婚,互相的需求度太大了,造成沉重的压力,然后每个人都没有多少输出的能力,彼此都是枯竭的,所以就带来了巨大的失望、巨大的冲突。
对于这些潜在的需求,我们要有一种自我清理的能力。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运用了很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说到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比如说广告等,给人的心灵深处移植进去太多的欲望,它剥夺你的潜意识,在无形之中给你埋下很多欲望。
在今天的社会里面,创伤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从心理上,我们要做一个比较简单的人,要做一个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把握住爱,把握住到底应该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你的成长就在孤独里面
其实,我们现在的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因为它可以让你获得承担生命的力量。
索菲亚·科波拉拍的电影《迷失东京》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里面那个过气的美国影星哈里斯,日本人把他请去拍葡萄酒广告。那个叫夏洛特的女孩,她的丈夫在日本拍商业照片,所以她也去了日本,住在东京。两个人都很孤独。
哈里斯来到东京以后,当天晚上接到他太太的电话,万里之外,太太不问他在外面感觉怎么样、心情怎么样,而是喋喋不休地说家里的地毯到底选什么颜色的好,等等。这对夫妻的悲哀就在这里,共同生活这么多年,丈夫在外那么远,打电话却聊这样一些非常琐细的细节,所以哈里斯听着就特别地累。日本人又把他当商品利用,让他摆各种姿势拍广告,他们在意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形象、他的影响力。
夏洛特也是这样,丈夫工作特别忙,尽管年轻,两人还是新婚夫妇,但丈夫每天匆匆忙忙,以工作为重,夏洛特就一个人被甩在东京。两个孤独的人,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年轻女孩,中年男人有自己的身份危机、中年危机,而年轻女孩子有她的青春焦虑,它们叠合在了一起。
按西方人的观点,东京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地方,以静为美,所以在这里心灵能获得一种沉淀,能获得一种安宁,它是这样一个设计。
但其实两个人来到这里,更加感到孤独。后来他们三次相遇,还有拥抱,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感到孤独,电影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在天黑以后,往热闹地方躲,跟着别人努力快活,可惜心里头有定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寂寞。”
这不是个别的现象。城市人在现代生活里面,在忙碌之后,夜半三更的时候,归根到底,心里更多体会到的还是孤独。这时候会特别渴望有一个伴,爱情在此时跟我们的需要有高度的契合。
孤独本身有时候会让人滑向爱情,好像爱情可以填补孤独,但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两个人真正在一起后,有时候释放出来的孤独比你原来一个人承担的孤独还要大,因为它还伴随着一种特别大的失望。
这部影片我觉得非常地好,两个人在东京相遇,彼此那么优秀,那么真情,但最后还是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不能走到一起,也意识到生存、生命是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而不是躲到那种所谓的爱情里面去。
电影《迷失东京》(©Album-online/视觉中国)
电影的结尾,两人终于分别,哈里斯要回国了,他们在宾馆大堂告别。我觉得告别这一段设计得很好,通常爱情影片里两个人如何告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如果跟一个人依依不舍地分别,分别之后知道永远看不见了,心里面会涌出一种无比难过的情绪。就像电影《情人》,女孩最后跟男人在码头分别之后,月夜下,甲板上,她大哭起来,才意识到自己多么爱他,才知道一生再也不可能跟他在一起。
哈里斯和夏洛特在宾馆大堂分别之后,两人都很难过,但没想到,他们在街头又碰见了。两个人在街头深情拥抱,但最后依然选择分别。这个“再次分别”不简单,这里面有一种力量,自己把自己的孤独承担起来。
在这个时候,人忽然觉得自己能够达到一种境界,就是可以活得又孤独又自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这部电影拍得非常精彩,结局的处理跟一般的传统结局不一样。
人生有时候不能回避,一孤独就觉得为什么我孤独了,就忙着逃避。有的人觉得为什么我还不谈恋爱,我怎么一个人还单着。其实你要珍惜你的这一段孤独的时光,你一旦在这种孤独里面获得了自己独立的存在,获得了自己的内容,获得了自己生命的坚实,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地变成了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有能力承担爱情的人。
一生中如何获得几年孤独的时间,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去好好努力的事情。我们都认为孤独不好,总希望能够迅速地得到一个爱人或者获得一种陪伴,实际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你的成长就在孤独里面,这是很容易被扭曲的事情。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总是被剪掉
在所有的创伤里面,有一种创伤容易被我们忽略,就是作为下层被鄙视的创伤。今天是一个走向中产化的社会,我们有十四亿人,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当一个家庭年收入在五万美元以上,就属于中产阶级。中国大概有一亿两千多万人处在这个水平上,但我们还有十多亿的下层。这十多亿的下层,在社会生活里面,尤其是在爱情生活里面,受到的鄙视是非常严重的。
现在社会主导的爱情观都是向往上层的,比如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社会身份等等。大家如果看过《十七岁的单车》这样的影片,就会发现社会对于进城打工的人的蔑视是非常可怕的。
朱塞佩·托纳多雷拍的《天堂电影院》是非常有名的一部电影,主人公多多一家就是意大利一个小城里的下层人。多多特别喜欢看电影,而且他跟放电影的大叔很熟,经常跑到放映室看大叔放电影。但是他发现,每次放电影前都要先审片,就是神父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看到接吻镜头、拥抱镜头就摇铃,放电影的大叔听到以后就会把这一段剪掉,变成一个“洁本”,但多多看到了完整的电影。
后来多多长大了。作为一个下层人,他与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谈起了恋爱,两个人一开始抛开了自己的身份,但艾莲娜的父亲坚决反对。
两人经历了特别浪漫的爱情。有一次他们开车开到半山腰抛锚了,只好拦车求助。一拦,没想到拦到了艾莲娜的父亲的车。艾莲娜父亲的气场很强大,让多多一下子非常紧张。
这个场景的电影镜头很好,多多这时候显得很弱势。作为相爱的人,艾莲娜应该不由分说地与他站在一起,彼此支撑。但是在这里,艾莲娜就站在另一头,一动不动。镜头的寓意很强烈,后来两个人就分开了,艾莲娜的父亲把她弄到别处去了,多多深受打击。
之后多多学了电影,成为一个导演。但作为一个受过打击的下层人,哪怕后来社会地位很高,他内心深处还是会有阴影,受过鄙视的人对这个世界会本能地不信任,他看不到那种真诚,看不到那种纯粹,不敢相信有真正的爱情。
多多后来回家时,他的妈妈跟他说:“每当我给你打电话,接电话的总是一个个不同的女人,但我从她们每一个的声音当中都能听出,她们并不真的爱你。”这种因为社会阶层而形成的生活的一路坎坷,特别是精神上,对人来说是特别大的一种压制。
电影的结局很有意思,放电影的大叔去世了,他留给多多的礼物是一大盘电影胶卷,多多拿回罗马去一看,都是当初被剪掉的那些片段,拥抱、接吻。这时候寓意就太深了,就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总是被剪掉。生活里面最宝贵的是那些真情,但都是要被剪掉的。多多过的生活也是被剪掉的生活。
多多,人生与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离开这里,去罗马,你还年轻,世界是你的。我老了,我不想听你讲,我要听别人来讲你。
上层的人过于功利,很难拥有最纯粹的爱情,下层的爱情又被如此扭曲,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不美好。问题是我们今后二十多年,有几亿人要进城,十多亿人里面要有六七亿人转成中产,在这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换里面,我们的爱情是什么样的爱情?
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她拥有了生命
一代年轻人要有自己的勇气,要有自己的理想,特别是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超越孤独和创伤,这是唯一的出路,光靠理念和空想肯定是不行的。不要过多地盘旋在孤独和感伤里面,要在创造性的劳动里去超越这些东西,包括爱情。
我特别喜欢《走出非洲》,西德尼·波拉克这部电影是根据凯伦·布里克森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女主角凯伦很虚荣,她以钱换来男爵夫人的身份,然后跟着丈夫到了肯尼亚,成为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但是她的丈夫觉得,你给了钱,我也满足了你结婚的要求,彼此就扯平了。
丈夫经常花天酒地,到处去打猎,还染上梅毒。凯伦变得孤独迷茫,一个人待在家里,她才发现自己的命运离原来的设想太远了。她开始跟当地的黑人一起种植咖啡豆,那么艰苦的条件,一天一天地辛勤劳动,她获得了一种巨大的价值感和满足感,人也就发生了转变。
有一次,凯伦遇上一头狮子,万分绝望的时候,一个男人冲出来,把那头狮子逼退了,那个男人就是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个非常有理想、非常浪漫、有诗情的人,他又非常地勇敢,凯伦跟丹尼斯就越靠越近。
但是,优秀的男女碰在一起,最担心的不是对方不优秀,而是对方太优秀而丧失自己的自由,比如说你遇上一个特别美、特别优秀的女人,她希望你怎么样,你就觉得要顺从她的期待。而一旦如此,你就会特别担心自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电影里两个人一开始有一点彷徨,最后还是抛下了一切。电影里有一个场景,丹尼斯买来一架飞机,才学了一天,就带凯伦飞上了天。这个场景拍得特别好,飞机在天空飞翔,能够看到雪山、湖面,还有火烈鸟大片地飞起来,能够看到非洲的壮丽景观。
这个故事最根本的意义在哪里?就是两个人坐在飞机上,一起看到一个世界,这时候就不一样了,原来那一种在土地上,没有飞起来的人内心里面的种种痛苦与悲伤、种种灾难,一下子好像都化解了。所以两人最后想一起开辟一种新的生活。
如果是一般的电影,可能就这样结束了,但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凯伦的农场被大火烧掉了,丹尼斯也因为飞机失事死掉了。凯伦什么都没有了,又变成一个人。但是她经历了这一切,她有了独立的生命,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她最后离开了非洲,这时候她已经变了一个人。
凯伦:你是对的,那个农场本来就不属于我。
丹尼斯:也许是我错了。
凯伦:……
丹尼斯:你毁了我,你知道吗?
凯伦:毁了什么?
丹尼斯:独处的自由。
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里,劳动是有无限的含义的,劳动归根到底是专业化,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是一个专业化的人。现在是一个交换的世界,你没有专业化,就很难与世界建立关系。
比如你是一个画家,你光是要做一个好画家,就需要走出去,寻找不同的人来观察,然后你从这一点上,跟世界就有了一个很扎实的、有根系的联系。你的孤独与创伤就会在这个过程里面获得平复,你就会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