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中的期望》

卢曼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爱情不仅仅是一项游戏,而且是一个密码,也就是说,是具有固定规则的游戏。

福柯可能会这么说,单个人的“自我概念”,或者说“自我技术”,是相互交流的结果。它产生于听、说、读、看、思考,等等。“交际”这个词是卢曼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相爱的人是如何互相交际的呢?爱情交际有什么典型之处呢?

在“亲密”体系中,交际的组成部分不是亲吻、拥抱或者言语。在卢曼的理论中,这些顶多是交际形式。交际的真正组成物是期望,期望组成爱情关系的轮廓,是爱情的真正主题。那么,期望是如何相互交换的呢?这其中会产生什么呢?换句话说,交际怎样使期望相互交换,从而形成比较稳定可靠的“亲密”体系——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爱情?

首先,相爱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期望是可期望的。如果我们处在恋爱关系中,我们首要期望的不是对方获得收益、陈述法律规则、创造艺术品或者举行礼拜,我们期望的是注意力、帮助和理解。我们假设,对方对我们的期望也是如此。我们也假设,对方了解我们的期望,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这些期望。这些就是游戏规则。

据此,亲密的爱情关系构建起一个社会体系,这个体系是由期望构建起来的。确切地说,是由广泛而又固定的期望和密码组成的。我们今天理解的爱情,更多的是密码,而不是感觉。这是一种十分市民化的密码,卢曼认为,这种密码是在18世纪晚期的小说中发明出来的。用卢曼自己的话来说:“在这个意义上讲,爱情这一媒介本身不是感觉,而是交际密码。根据这一密码规则,一旦有相应的交际出现,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觉,也可以构建或模仿感觉,把一些感觉归为其他感觉之下,否定一些感觉,对感觉所产生的后果做好思想准备。”5如果这一切正确的话,那么,“我爱你!”这句话就不同于“我牙疼”,因为,它表述的并不是感觉,而是指由诺言和期望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体系。谁要想使爱情得到保障,就会做出承诺,表明他觉得他的感觉是可靠的,他对所爱的人很关心。他愿意根据社会的要求做出一个恋爱的人所应该做的一切事情。

相爱的人相互之间交换期望。但是,就像每个男人和每个女人都知道的那样,要想使各自期望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总是会有失望出现,期望很容易变成失望。比如,对方对我的期望与我所设想的他对我的期望很可能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误解。我的“期望中的期望”(我所设想的对方对我的期望)虽然可以稳固我们的关系,但它们本身当然不单单是稳固。偏偏这所有密码中最易破碎的一个——这是爱情的矛盾之处——必须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作保障。

爱人在必要时对对方的神化也会给爱情带来困难。一方给另一方制造的形象会随着爱情的发展而改变,被爱者的形象不是在正常视角下得到的。爱人只看到所爱之人的微笑,而没有看到他的牙缝。用卢曼客观的话语来说:“外界的支撑被瓦解了,内心的刺激强化了。稳定性现在必须从个人资源中得到保障。”

爱情的规则是如此稳定——在持久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高要求让爱情成为奇怪的、不太可能实现的交际形式。爱情成了一种不可能:“在别人的幸福中找到自己的幸福。””由于我知道爱情的不可能性,所以,爱情相当珍贵。爱情总是受到威胁,因为我“意识到,要保持不可能的东西”这一问题。8如果我担心另一半,我会出于“爱情”来关心他,我会因为爱情而做我从来不会做的事情。我会去电影院看我自己一个人从来不会去看的电影;我会入神地听他讲述他的想法,要是换成别人来讲,我根本就不会有兴趣。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我所爱的人和我们的爱情。吉尔伯特·赖尔可能会咒骂,认为对相爱的人来说,爱情就象是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宠物,是人们用来关心和担忧的东西。

历史上有名的矛盾是,人们可以像照料小孩或者宠物一样来照料爱情。我越是让爱情避开风险,激情消失的危险性就越大。所有的爱情都需要激情。根据卢曼的思想来讲:相爱的人越是觉得他对稳定性的期望得到了满足,爱情关系就越没有激情——不管是好是坏都是这样。双方完美一致的期望是可靠的,但不会产生兴奋刺激的感觉,会使不可能性消失,而不可能性正是爱情的魅力所在。因此,卢曼认为,把爱情看作感觉、性欲和美德的统一体,这种浪漫思想总是一种苛求。所以,在别人的世界中找到意义——而且只是暂时的——这一要求已经很高了。

这是卢曼关于爱情的理论。这一视角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只有理解期望中的期望这一游戏的规则和意义,才能明白爱情关系中的重点是内心的稳定性,没有这一点,爱情就不会存在。然而,卢曼的理论同时也有弱点,它漏掉了一些体系理论中的东西。“爱情不是感觉”,这句话只有在一开始就对感觉维度的心理质量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写出来。对于社会学家来说,这种非常局限的视角是合法的。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爱情现象就不能得到客观而又清晰的解释。有意思的是,在卢曼的理论中没有单方面的爱情关系,没有不幸福的恋爱,没有未得到满足的欲望。在卢曼的理论中,爱情关系总是相互一致的期望。简而言之,对这位社会学家来说只存在固定的爱情关系、婚姻和伴侣关系。因为,只有这些才能构成社会学上的名为“亲密”的有趣体系。

但是,爱情当然也是一种感觉。它不是单方面心理刺激意义上的情感,但却是对刺激状态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从这种解释到对另一方的期望,这两者之间还有很大的间隔。中世纪的农民看到山里姑娘会感到兴奋刺激,但估计并没有打算在他对她的爱中去找到“意义”。卢曼也解释道,这里所涉及的是现代的期望。但是,就算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期望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今天,大部分预想的爱情感觉找不到具有同样感觉的另一方,结果是,这些感觉不能构成相互之间稳定的亲密体系。

是不是这些爱情感觉因此就不存在了呢?是不是它们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了呢?比如,如果人们能够确定,社会中单方面的爱情感觉数量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我爱你!”这句话远远不止是感觉的表述。在这一点上卢曼无疑是有道理的。但爱情同时是一种感觉,卢曼的爱情概念中毫无顾忌地掺杂了一系列不同的意识状态。恋爱和爱情没有被区分开来,尽管它们的不同之处不仅在生物学上很重要,在社会学上也很重要。比如,爱慕一个人并不一定意味着想要在对方的目光中得到自我确认。常常与恋爱挂钩的性需求也不一定是对完整经历的需求。在性方面对于一些人很重要的东西,可能刚好是另一些人想要避免的。性的魅力不在于寻找身份认同,而恰恰相反,是对某一角色的兴趣,是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