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所带来的喧闹驱散了我们所拒斥的孤独,却也搅乱了我们所渴望的内心的宁静与闲情,使我们变得心烦意乱、心浮气躁;宁静与闲情赋予了我们发现他人之美、阅读自我之美、欣赏生活之美的可能性。很多内心安宁娴静的人常常并不特别偏好旅游,因为他无需在身体的四海云游中发掘生活的新奇,即使在最平淡而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他一样能够窥见美感并享受欢乐,就像一双敏感的耳朵即使在人声鼎沸的嘈杂中一样能听见一根绣花针落地时那一声清脆的“叮”。对他而言,“日新月异”是日常生活的本相,看似单调而千篇一律的朝朝暮暮、日复一日并不使他乏味,他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意趣盎然地宜室宜家,他对生活的热忱无需太多外部环境变迁的刺激,因为他始终有着新鲜的目光、清静的心灵。我认识的一位老者即是如此。他一早起床,提着鸟笼去公园,在他打太极的工夫,他的鸟在一旁的树枝上左顾右盼、自顾自啁啾歌唱;上午他与老友相约,开开嗓子、摇头晃脑唱会儿京剧;中午吃完饭,看会儿报纸,戴上睡帽小憩片刻;午觉结束,换上巴拿马草帽、戴上手套,侍弄花草,他的花花草草养得格外漂亮迷人;下午,妻子为他端上一些茶点,两人坐坐吃吃、聊聊天;偶尔他也摊开文房四宝,练练字画;晚饭过后,他去散步,顺便买点东西;然后回家与妻子一起看看电视、说说话、吃点夜宵,然后睡觉……可能因为长期练太极,这位老先生腿脚灵便、身手敏捷,常常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有过一路“抓小偷”的行侠仗义之举——只字片语言不尽这侠骨柔情、充实而自足的生活。
我在书里还读到过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虽面对月亮几十载,但每每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抬头仰望苍穹时仍会深情感叹:“今夕何夕?月出皎兮!”
所以,生活在大城市人山人海的拥挤中的我们,为了不丢失对人的尊重与敬意,为了重拾对生活的热情,比任何地方的人都更需要孤独。当我们不用被迫地与他人对话,才可能恢复与自我的对话。人是通过思考自我而非思考世界来初次亲近智慧的,正如人是在自我批判而非批判他人的过程中展示其勇气的。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