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熟的,不过是“天真”

“成熟”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不难评判身体成熟的标志——生理机能的健全、第二性征的出现、生长发育进入起伏较小、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状态。那么精神的成熟呢?它有什么标准可循?当我们说这个人幼稚、那个人成熟的时候,我们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智商?情商?人格?

我们很多人常觉得“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为人“世故圆滑”、处事“世俗中庸”,这就要我们磨去真性情、丢弃“纯真”。而我们明知道“成熟”是人生无可避免之必须,却对纯洁烂漫的童真始终不忍松手,所以我们不得不长大,却并不那么想长大。可是,“成熟”真的排斥“纯真”吗?我很怀疑。我的身边不乏一些年过半百的老者,待人接物、言行举止无不透露着行云流水的自如、动静皆宜的舒展,我无可抑制地被这样的成熟练达、世事洞明所折服。但有趣的是,这样的“成熟”固然是经年累月之修养,却总给人清澈澄明之清新,不但不杂、不乱、不浑浊,相反还很单纯、恬淡、沉静。我不需要有巧舌去回应、用技巧去迎对,我只要静下心来去享受这恬淡交往中的舒适、这阳光拂面时的透明暖意。

我们是不是误解了“成熟”,或者误解了“幼稚”?我们是不是错把“幼稚”当作了“天真”?“成熟”驱散的是“幼稚”,“幼稚”是“假天真”“蠢天真”“情绪化的天真”,而“成熟”恰在为“天真”“打假”,为的是澄清“天真”的真相——“纯洁的天真”“朴素的天真”“灵魂的天真”“逆境时还会感恩的天真”“吃亏受骗后仍与人为善的天真”“历经世事后一如既往的天真”。“成熟”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天真”,“成熟”最不能牺牲的就是这样的“天真”,这是“成熟者”的底线,也是他的原则。就我的知觉而言,“成熟”与“天真”其实融为一体、难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