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童年走向成熟,是由“此一时彼一时的激动不已”延伸入“持久而平稳的欢乐”。
童年时的快乐,往往“因物喜、因己悲”,基于具体的对象、关注一己的情绪变动。我们的“快乐”在于“得到”时的兴奋、我们的“悲伤”源于“得不到”时的沮丧。就像“快乐”一词的字面意思所暗示的那样,我们的“乐”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全凭当时的情绪,有时“快乐”与“悲伤”之间没有任何过渡。有糖吃就快乐,吃不到糖就难过;吃到了糖,又因为不能吃太多巧克力而难过。赢了人家的玻璃弹珠就快乐,输了就难过;赢到了玻璃弹珠,却因为拿不来人家手里投石射鸟的弹弓而难过。我们得到很多很多好东西,我们就快乐,而总有一些东西也很好,但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就因此难过。童年时“因物喜、因己悲”的快乐虽然简单而本真,但只停留于片刻的满足、短暂的幸福,瞬间之后又将陷入漫无目标的迷茫或者目标在前却求之不得的无奈。这样的“乐”注定太“快”而无法稳定持久。
而成熟的开心,则接近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淡定。它放开具体的对象、超越转瞬即逝的个人情绪。那不是来去匆匆的“快乐”,而是豁达大度、无所计较的“开心”。当一颗心是洞开的,就能容纳世间万象,“悲欢”和“苦乐”可以在其中自由出入,随它来来去去、自生自灭,只如风平浪静的海面倏忽吹过一丝微风,偶尔微泛水纹而已。对于成熟者,有糖吃挺开心,吃不到糖也不难过;赢了人家挺开心,输了也不难过;美味佳肴不拒绝,粗茶淡饭不计较;得意之时不显摆,失意之时不抱怨。就像一位禅师所说:“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计较多少,计较得越少越幸福。”当一个人什么都不计较的时候,又何来怨念?当一个人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总是开心,就会生活长乐。尽管生活客观上仍有起伏波折,也有令人失望的不如意,但生活中的“成熟者”往往因为自我心胸越来越开阔,对欢乐的要求越来越朴素,所以难容之人也就越来越少,烦恼之事也就越来越归于平静。想起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生前说过:“我的快乐之道并不仅仅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在于喜欢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杰出的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日记中也写下了相似的体会:“我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在我必须做的任何事情中找到乐趣。于是,就没有什么能让人不开心的了。”
所以我们不应逃避成长,更没必要将“成熟”视为“世故圆滑”“俗不可耐”的代名词而拒之以千里之外。“成熟”不浑浊,而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澈;“成熟”不浮躁,而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沉静;“成熟”不是来源于“快感”之“乐”,而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开朗达观”;“成熟”并不意味着眼神中的“世故”“沧桑”,而是指向内心始终如一的天真纯洁;“成熟”不是人格上的“皱纹”,而是永不起皱纹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