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认识自我通常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他人的评价,第二个角度是自我的评价。然后我把他人的评价又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大众的评价、多数人的评价,第二个是知己好友的评价。
我们经常说,人都是从众的,所以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千万不要把“人都是从众的”这句话当成是一种否定。人为什么会从众?因为大众的意见确实是重要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确实值得参考。
我们又说,人要有常识,要按照常识做事。那什么叫“常识”?其实所谓“常识”,就是指大多数人的意见。它有可能是对的,比如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就是一个常识;当然,它也有可能是错的,就像科学的发展已经推翻了很多过去的常识一样。所以“常识”这个东西,是个中性词,但大多数人会认可它,至少说明它值得重视,值得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大众对于一个人的选择,一般会简单地作出两种评论:要么是goodchoice,这个选择好;要么是badchoice,这个选择不好。这里的good和bad指的是,你是作了一个最优的选择,还是作了一个大多数人不会作的选择?说得通俗一点,goodchoice就是大家眼中的“阳关道”,badchoice就是大家眼中的“独木桥”。
自我认知的第二个角度,就是自我的感受。大众会对你的选择给出goodchoice或者badchoice的评价,但我们还有一套自己内心的评价系统。当我们扪心自问,问自己这个选择作得对不对的时候,我们的答案是——rightchoice,选对了;或者wrongchoice,选错了。
这里的right和wrong,对和错,指的不是符不符合道德标准,而是它合不合你的心意,是不是跟你的精神渴望相一致。说得通俗一点,它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对你的胃口?是不是你的菜?
大众的评价goodchoice或badchoice,以及我们自己的评价rightchoice或wrongchoice,如果把它们进行一下排列组合,大致就能得到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goodchoice+rightchoice——你作了一个大家认为好的选择,而它也正是你梦寐以求的。那么这个选择就作得毫无争议,特别心安理得。“心安”指的是合你自己的这颗心,而“理得”指的是符合大众的常理。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幸运儿。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趣味和他个人的爱好是相统一的,他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他的志趣是相统一的。很多时候,有意思的事情没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却没意思,但是当good遇上了right,就意味着你做了一件对你自己来说很有意思,同时对大众来说又很有意义的事情,里外都好。这种人往往活得相当舒畅,就像太阳神一样,他在追求他的理想,同时又得到了普罗大众的认同,太幸运了。
第二种情况,goodchoice+wrongchoice——你作了一个大众都认为好的选择,但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这个时候,不管周围的人认为你活得多幸福,其实你的内心都是低落的,无奈的。或许大家都认为你活在人类的巅峰,但你其实活在自我精神世界的低谷,往往很彷徨。
第三种情况,badchoice+wrongchoice——你作了一个大家认为挺糟的、不值得推荐的选择,而你作决定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在作出这个选择之后,你也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自由与欢乐。我把这种状态称为“迷茫”。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其实挺多的,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往往就是这样:你们都说抽烟不好是吧?我偏抽。抽烟、喝酒、到处交女朋友。这样的人肯定是不被大众认同的吧,所以他是作了一个大家认为不怎么样的选择,但你说他真的活得多么舒畅欢快吗?也不见得。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只能装着很开心,撑撑面子而已。
最后一种情况,badchoice+rightchoice——你作了一个大家都不认可的决定,但是你自己是满意的,你知道那就是你想要的。虽然大家不理解你,不赞同你,但你的内心是安然的,你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