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信仰

由此可见,信仰之为信仰,未必是宗教的。“信仰”可分为“个人的”信仰与“群体的”信仰,一般而言,“宗教信仰”属于后者。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之所以常把“信仰”都理解为“宗教信仰”,是因为它们有着很明显的共性。这用英文词汇或许能表达得更清晰,“宗教”的英文是religion,另外有一个词与之同源——religiousness,我们可以译为“宗教情怀”或者“虔诚”。“虔诚”就是信仰的特质,个人信仰有之,宗教信仰亦如是。换言之,凡能被称为“信仰”的东西,都是使人充满宗教情怀,满怀虔诚的东西,即使它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这种“虔诚”源于一个人对某个对象绝对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奉献,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尊神,或者一种价值,比如真理、道德、美、爱……

有些人以“爱情”为信仰,爱情、爱人便是他为之献身的全部意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世上会有“殉情”之人,会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名言,会有“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贞烈誓言,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伴的绝美传说。对于以“爱情”为信仰的人,爱人的离开就是世界的毁灭,自我的消亡,是一切意义化为灰烬。

有些人以“金钱”为信仰。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我们所熟悉的文学人物——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达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病态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他是完全的“拜金者”。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现代社会中常说的“拜金主义者”指的是金钱的信仰者,就是真正的“拜金者”,绝对不是。真正的“拜金者”热爱金钱,远胜于爱其他一切。在他眼中,金钱是神,他崇拜金钱,尊敬金钱,珍惜金钱,爱戴金钱,愿意为金钱牺牲其他。所以真正的“拜金者”绝不可能挥霍金钱、乱用金钱、浪费金钱,“一掷千金”“千金散尽”绝不是他会做的事情,如果可能,他甚至会阻止别人这么做,因为金钱就是他的命,就是他的灵魂,挥霍金钱就等于要了他的命,撕扯他的灵魂。所以真正的“拜金者”,那些以“金钱”为信仰的人,一定很节俭、很刻苦,一定是“守财奴”。他们的乐趣不在消费,只在敛财;他们不舍得用钱换购物质享受,因为钱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金币的光芒就是他们认为最美的辉煌。我们现在所谓的“拜金主义者”实际上并不真正尊敬金钱,只是把金钱当成一种工具或者一种手段,利用它来得到其他东西。所以,我们感兴趣的是其他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常常会变。而真正的“拜金者”不以金钱为手段,而以它为终极目的,心存向往,始终专一。

有些人的信仰源于他对人类美好精神的热爱,比如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他对古代建筑所包含的智慧和艺术的热爱,超越了任何可见的疆界,极为博大。1944年夏,二战接近尾声,中国持续了八年的抗日战争也将结束,美军已经对日军占领区和日本本土开始战略轰炸。梁思成当时在重庆担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他在弟子罗哲文的协助下,整理古迹遗址名单,并在地图上标明位置,防止盟军轰炸时破坏了那些无价的建筑珍宝。虽然,当时的中国人无一不对日本恨之入骨,梁思成本人也有两位亲人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但他仍然竭力保护日本的奈良和京都,使之躲过了一场文化浩劫。为此,日本古都奈良还专门为梁思成立了像。

得意时使人心怀敬畏,失意时令人心存企望的那个东西,往往就是我们的信仰。

所以,有些人或许没有宗教归属,却不代表他没有信仰。我们可以认为,有些信仰的持有者人数,尚未达到发展为“宗教”的规模,尚不足以形成组织或团体。或者,有些信仰的持有者本身排斥外部建制,例如信仰“自由”的人本就信奉个人精神的自我主宰,追求最大程度的自治自律,因此他们往往会拒绝遵从外来的规则,通常也乐于游离在任何群体组织之外。又或者,有一些将“美”作为个人信仰的信徒,比如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不愿拘束于任何一个团体,而更愿意在美的感召下单打独斗。还有一些信仰的持有者无须参与任何信仰的共同体,因为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尚未被理性自觉的信仰。比如我们很多中国同胞,尤其是老一辈,都以为自己没有什么信仰,但事实上却是“良心”的忠实信徒,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听老人说“摸着良心做事”“人在做天在看”“人心自有一杆秤”诸如此类的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其实这已然透露了这些老人心中的虔诚与敬畏。得意时使人心怀敬畏,失意时令人心存企望的那个东西,往往就是我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