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定势思维束缚

人若陷入总觉得“出事了!”的误区中,自然而然会产生不安和恐惧,继而影响到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从你对眼前问题做出“不行”“可怜”的断定开始,人际关系就拐上了“磕绊”“裂痕”的歧路。

例如,当你遇上“丈夫被公司开除”“孩子考试没及格”“父(母)亲患了癌症”等问题时,你会怎么想?

你是不是觉得太“可怜”了太“不幸”了?或者,你是不是认定当事人“一定很痛苦”“一定很难受”“一定很难过”“一定很悲痛”?

实际上,谁也不能断言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是不是真的就觉得自己很可怜,很不幸,只不过是我们外人想当然地把他们和“不幸”“可怜”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认定了事情是“不幸”“可怜”的,所以开始苦闷起来,心中惶惶地感觉像是“出了天大的事”,在这样的情绪下,看到周围人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忍不住出口斥责“都到这时候了,你能不能上点心?”,或者义正辞严地要求别人“你应该慎重考虑一下对策”,这样一来,怎么可能不引发争吵?

我是在与妻子去不丹的旅行中,突然领悟到这些的。

在不丹,有一次我们路过一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铁桥。虽说是铁桥,但毕竟是几百年前建造的,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锈迹斑斑,看上去一点都不结实。

我胆战心惊地不敢迈脚,不安地想:“这座桥真的没问题吗?”然而,反观当地人,无不泰然自若地昂首阔步走了过去,尤其是小孩子们,甚至蹦蹦跳跳、打打闹闹地跑了过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我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词——“信赖”。

因为“信赖”,因为“信任”,所以他们丝毫不会怀疑“桥会坠落”。

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因为我们相信“乘坐的航班会准确无误地飞往目的地”“登上开往东京的新干线,自然就能到达东京”“明天早上自然可以醒来”“吃下去的食物,肠胃自然会进行消化吸收”,所以我们从来不会对此有所怀疑和担心。

这么说来,当你有意识地想起或说出“我相信飞机不会出事”的时候,说明你心中有怀疑、有不安。

回到刚才说到的铁桥的话题,为什么我看到锈迹斑斑的老铁桥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呢?因为我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做出了想当然的推断。具体来说,因为以前我见过、听说过,或者有人教过我“生锈的东西容易断裂”“老朽的东西容易突然崩坏”,所以我根据这些“经验”做出了“这座桥很危险”的判断。

以往的经验让我形成了定势思维,坚定不移地相信“生锈的东西容易断裂”“老朽的东西容易突然崩坏”,也就是说我心中存在着这样的“信赖”。

这就是我在不丹领悟到的“信赖”对心理、思想及言行的影响。

明白了这一点,大家自然也就明白了当出现所谓“不幸”的事情时,一定是与我们心中与此相关的某种“相信”有关。

我们往往会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对眼前的问题做出自以为是的推断。

因为我们相信“被公司开除是可怜的”“患癌症是不幸的”,所以当我们突然面对“丈夫被公司开除”“孩子考试不及格”“父(母)亲患了癌症”这样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就想到了“不幸”和“可怜”。

但是,人生的很多事,“乍看起来”是不幸的、可怜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会带来新的转机和机遇。

因此,奉劝大家,当我们遇到感觉像是“不得了”的问题时,不要想当然地把它们和“不幸”“可怜”联系在一起,而要坚信“这些看似严重的大事情一定会出现转机,带来新的机遇”。

那么,现在,大家就和我一起跨过心中恐惧的“铁桥”吧!

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勇敢地迈出脚步并顺利通过。

一定“没问题”!

怎么?还是有点害怕?

那么,先停下迟疑的脚步,重新用理智和成熟的思想武装自己吧。

有时候,暂时的停滞并不是“坏事”,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