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结束后,希尔达给我发来了一本书的链接,《读懂恋人心》,作者是神经科学家阿米尔·莱文和心理学家蕾切尔·海勒。“哈,真奇怪,”我暗想,“她是这一个月来第三个跟我说我应该读一读这本书的人了。”
三个彼此没有关联的人。宇宙可能也给这本书施了魔法,让它悄悄移动,从书店的架子上轻轻滑落到我面前,或者是通过一架无人机把它从亚马逊的仓库丢进了我的天窗。
一言以蔽之,我接受了这些暗示,读了这本书。
那些推荐我读它的人真是太有眼光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改变人生的阅读,就像是神启终于降临,犯罪悬疑剧的最后一集真相大白,一切茅塞顿开。“啊,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她会……而那就意味着……!”我想说的是,书中的确存在一些你不得不忽略的无关细节,但是它让一切从一场混沌的迷雾,变成了整齐拼好的拼图。
原来,爱瘾并不是我变得饥渴而缺爱的原因,原来我这一类人有个特定的名字,这简直是惊人的消息。我发现,地球上有五分之一的人有着和我相同的问题。(我猜他们大部分都在阅读这本书吧。嗨,同伴们。)我没有疯,我只是一个焦虑不安的黏人鬼。
对于焦虑依恋型的人来说约会犹如坐过山车,既有令人兴奋的高点,也会坠入低谷,时而狂喜,时而大悲。“焦虑依恋型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会感到不安,因为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回来。”希尔达解释道,“而当母亲真的回来时,孩子通常也不会表现出任何宽慰或快乐的情绪,他们怀疑母亲会再次离开。他们对自己和母亲之间的联结缺乏信心。”
这种心理机制会在成年后的关系中重现,希尔达说:“如果对方给他们打电话迟了,他们就会想:‘他可能再也不会给我打电话了。’而安全依恋型的人会想‘他会打给我的’,然后继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全型的人会对自己被对方抛弃感到惊讶,但焦虑型的人其实是在期待着被抛弃。”
焦虑依恋型的人经常会贸然摧毁一段关系。“如果约会对象不能24小时保持联系,他们就会直接拉黑对方。而安全依恋型的人会想:‘我才见过他两次,见面两天后他就联系我了,很高兴他们有反馈。’焦虑依恋型的人经常会对约会对象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而安全依恋型的人则会有更切实的期望。”
哦,还有,我属于那种会被逃避依恋型的人牢牢吸引的焦虑依恋型。是的,坦白说,阅读逃避依恋型人格的相关描述时,我简直像是在阅读“我的前任”牌谷物成分表,包装盒里塞满了形形色色的小人(没有加糖)。
不仅限于我和前任,所有逃避型和焦虑型的人都会无法抵抗地相互吸引。这种令人幻灭,充满了推拉、撕扯、“我想要”、“我逃避”的爱情故事不停地在全世界上演,如同一场永不落幕的暗黑童话秀。
我将阅读《读懂恋人心》的收获贴在了我的博客上,还有一个小测试,能帮你判断你的依恋类型。请访问www.unexpectedjoy.co.uk。
我强烈推荐你也去读一读《读懂恋人心》。它是我读过的关系心理学图书中,最具启发性、最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