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 记认识你自己

刚看完一档离婚综艺的最后一期,然后来为一本叫作《单身快乐吗》的书写译后记,实在有些应景,说到底都是在讲人和关系。这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过来是“意想不到的单身快乐”,但私以为现在的书名是更好的选择——这是一个能让每个看到它的人都思考一下的书名,思考“单身”,也思考“快乐”。

不同于研究单身对于宏观经济、人口结构、国家政策乃至人类社会影响的著述,《单身快乐吗》虽然同样讨论了近年颇受关注的“单身”话题,但关怀对象和落点却是作为个体的人。书中当然包括许多单身人士与情侣、已婚人士的对比,既有学术分析、调查数据,也有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但这些对于本书来说只是理论分析及社会文化层面的背景。在单身议题背后,这本书另有一条暗线,那就是作者凯瑟琳·格雷的人生故事。它指向的是那个老生常谈却最为根本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避无可避——认识你自己。

米田引理提出“一个东西与其他东西的关系决定了它本身”。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单身的讨论与“认识自我”密不可分,为什么这本书有如此丰富立体的人物和情节,为什么它个人色彩极强、感情浓度极高。

从一个自幼渴望爱情和婚姻的女孩,成长为如今享受单身状态的中年女性,凯瑟琳·格雷意识到了曾经自己对爱情不可救药的迷恋,感受到了“爱瘾”带给自己的痛苦。她回忆并剖析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情观与恋爱史,写到了她的母亲、朋友、父亲、继父、男朋友、约会对象……毫不吝啬地敞开了内心世界。那些辗转反侧、忐忑不安,那些迷茫无措、懊悔难耐,那些心酸与苦涩,愤怒与委屈……那些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时刻,那些我们未必能清醒意识到的内心幽暗细微之处,她都真诚且勇敢地一一袒露了。

她忍不住想要对比“单身”和“有伴侣”两种状态,想要探究自己对爱情的浪漫梦想从何而来,自己对某些人、某些事的态度因何塑造,想确认自己到底是谁,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要如何感知和判断爱。

格雷写书的过程就是她寻找答案的过程。她找到了一些社会学数据、一些心理学理论,见了一些专家和心理医生,访问了身边或单身或已婚的朋友,再加上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剧集、听过的音乐乃至播客节目……这一切汇总在一起,就成了你手中的这本书。它是经由一个人——一个具体、鲜活、立体的人的感知和思考而自然流淌出来的。这里有每一个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都会有的隐惑、共同影响过我们的流行文化背景以及亲密关系的烦恼。我甚至有过白天糟糕的情绪刚好被当晚翻译的段落击中后再被温柔抚平的时刻,那实在是一种奇妙难言的感受。它亲切得犹如一面镜子——谁没有过坐立难安、心神不宁地守着手机,等一条短信的经历呢?再说到和父母一辈的沟通问题,说到社会时钟、同辈压力,东亚人也太熟悉了,对不对?

在本书结尾,作者确立了独立的自己,更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对人生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她说,自己真的不再感到恐惧了,哪怕将要面对“一直单身下去”的命运。这无疑是在传递一份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这本书能够影响到哪怕一个人,使其能更勇敢地发现并坚持自我,那么这份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反过来影响它。毕竟出版之后,一本书的意义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感谢在翻译过程中督促我、陪伴我,并与我交流感受的好友们。感谢除了督促我翻译外,还敦促我写下这篇后记并贡献了其中最好的一句话的某人。

据说快乐其实最多只占人生的20%,那最后就不再说“单身”或者“快乐”的字眼了。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多少看到自己,也祝你标识出更广阔的自我。

薛一一

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