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错误观点之九:可怜的人

你会孤独终老,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死去,几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

当小孩子们做着各种看似天真无邪的游戏时,他们就已经在了解单身歧视。比如读故事书、玩纸牌游戏,都会让他们了解到,如果自己到了晚年仍然没有伴侣,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地。有一种纸牌游戏,流传了几十年依然广受喜爱,游戏的参与者几乎都是赢家。唯有拿到配不成对,单张纸牌的玩家是输的人。这人手上那张配不成对的牌,被称为老处女。

儿童读物也向小读者们讲述一些年老独身的不幸际遇。两位学者调查了百余本儿童读物,对其中的这类角色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最后发现这一事实。寡妇通常被描述成无聊至极、自私、冷漠,整日靠“织些没人要的毛衣”打发时间。不过比起那些对老光棍的描述,这不过是个善意的玩笑。对单身老年男人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疯老头儿,谁靠近他就跟谁挥斧头;一个老家伙,村里人只见过他跟自己的马说话;一个怪老头儿,住在树林里,孤僻、可悲,动物都懒得跟他做朋友”。

如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是单身,那你就会成为神话了。首先,你将孤独终老。也就是说,没人和你住在一起,没人会拜访你,也没人会关心你。如果你没有孩子,那就更不用说了。然后就是你撒手人寰。套用《BJ单身日记》(BridgetJones'sDiary)里大家常引用的一句话,你会“孤独地死去,三个星期后被人发现时,尸体已经被德国牧羊犬吃了一半”。

这段玩笑话似乎深入人心。在《BJ单身日记》的妙语录中,就其传播速度和波及范围来讲,唯一能超越孤独死去那句话的可能就是“自满的已婚族”这句话了。这句话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不断地收集了一些单身资料,都是些媒体报道的死亡场面。例如:

56岁的约翰·安德鲁·詹姆斯里(JohnAndrewJamesley)是个大忙人,经常在卡本塔利亚(Carpinteria)的几个老年人服务机构做志愿者。他喜欢冲浪、单车、篮球和高尔夫……就在星期四,一切都变了。有人在卡本塔利亚海滩附近的海面上发现了他漂浮的尸体。

周围有人试图救他,但已经来不及了。他的尸体被担架抬走时,卡玛利洛(Camarillo)夏令营的三十几名儿童手牵手围成一圈,为他祈祷。

詹姆斯里先生在海滩上没有人与他同行,他身上也没带身份证,主管单位都不知道该向谁通知他的死讯。

虽然詹姆斯里的遗体是在那天中午被发现的,但直到晚上八点半他的身份才得到确认。

这是2003年我们当地报纸的一篇报道。我只是更改了当事人的名字,其他信息都是真实的。人们总要编造耸人听闻的故事来吓唬单身人士,威胁他们结婚。内容基本都是如果你不结婚,就会一个人孤单地死去。詹姆斯里的故事还算一个充满善良和温和的版本。之所以说善良,是因为故事中存在一些感人的元素,比如一群小孩围成一圈为他祈祷。之所以说温和,是因为这篇报道对他的奉献精神及对生命的热忱表达了赞扬。

但这个故事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地表达了它的观点。那就是恐吓单身人士,让他们赶紧满怀期待地寻找截然不同的方式度过余生。幻想着这一生漫长、有意义、有作为。生命结束时,尸体不必漂浮海面无人认领。多年来与相识、相知、相爱的人一起生活。或许在告别人世的那天,前来吊唁的朋友中还有超级巨星和国际领袖。或许你可以想象自己正置身山水田园之间享用美食。突如其来的死亡毫无痛苦,只是起初有些令人震惊。这种突然不是什么不幸,因为你无须等待死亡的警告,在惶惶不安中向生命中重要的人表达感激。你死后,各个阶层的人对你深怀敬爱,久久不能忘怀。

这个故事似乎有些想入非非,但同样是真实的故事。

这种“孤独死去”的错误观点竟能够如此深入人心,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来,这个错误观点比前面所说的大多数错误观点更加荒谬愚蠢。婚姻怎么能保证人不会孤独地死去呢?除非夫妻俩同时撒手人寰,否则另一个死去的时候,身边就会没有配偶。何况即使是先死去的那个,也无法保证临死之前,伴侣一定陪伴在身旁。事实上,即使是一对有孩子的夫妻,并且一家人感情深厚,其中一人辞世之时,其他家庭成员也未必都能在身旁。

就是这种不确定,让我开始关注那个溺水而死、死后八小时身份才得到确认的人。我读报道的开头几段,才发现此人已婚,而且有两个孩子。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华盛顿邮报》杰出、勇敢的发行人凯瑟琳·葛兰姆(KatharineGraham)。她一直在背后支持两名年轻记者对尼克松总统下台事件的追踪。葛兰姆去世时,已寡居38年(而且从未再婚)。记者玛格丽特·卡尔森(MargaretCarlson)是这样描述的:“在爱达荷州(Idaho)太阳谷(SunValley)一个著名的修养所,葛兰姆与汤姆·汉克(TomHanks)用完午餐,正准备与墨西哥总统文森特·福克斯(VicenteFox)共进晚餐时,突然昏厥,失去了意识。”就在几周前,她84岁生日那天,对一群朋友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珍视。

我也收集一些虚构的死亡场景,如电视中的片段。我在第二章写到了那些认为单身人士死的早的说法,我坚决认为这些说法太言过其实。然而在电视上就不是这样了。在电视剧里,如果一个女人30岁了还没结婚,很有可能突然孤独地死去。这比孤独终老更惨,连老去的机会都没有。

在电视剧《法外柔情》里,一个女人患上乳腺癌,到医院就诊,一位年轻的男医生为她诊治。这位医生意识到她已时日不多,就问她是否需要时可以打电话通知谁。女人回答说没有人。于是好心的大夫在病床旁边陪了她很久。女人吐露心声,说希望此时能与一名俊男举杯共饮。接下来的一幕就是医生端着酒杯,站在她面前。

一年后,在电视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CSIMiami)中,出现了一个类似于电影《永不妥协》中艾琳·布罗克维奇(ErinBrockovich)式的人物。她年轻、单身,身中剧毒,即将死去。时尚、未婚的犯罪现场调查员何瑞修(Horatio)[大卫·卡罗素(DavidCaruso)饰]问她,有没有可以通知的人。她列了几个家人的名字,这些人却无一出现。

我并不否认有些单身女性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然而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单身男性、已婚男性和已婚女性一样也有英年早逝的。只是这两部电视剧里演的都是单身男子从天而降拯救性命垂危的美女,这令我有点不满(哈!如果这俩人在更加吉祥的情形下相遇,后来结为连理,那就更好了)。我对那个孤独的部分难以接受。30多岁的女子在生命垂危之际,居然没有一个人来见她最后一面?我不信。尤其是那个一辈子不知疲倦为公益事业献身的女人。

最后我要讲述的一个死亡场景不仅涉及一位年老单身女性的死亡,还对她生前的生活做了一些简单的描述。这点很重要。或许“单身就会孤独死去”这种恐吓只不过是种简短的说法。其完整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单身,就会一个人孤单地生活一辈子,在没有人的房子里,没有人关心,直到死去。

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我们姑且称她玛格丽特。玛格丽特年过70.终身未婚,在自己家里被大火活活烧死。这篇报道登上了我们当地报纸的头版,整篇报道足有半个版面,配图是一张烧得焦黑的房子照片:

周一清晨,一处民宅起火,大火夺取了一位老妇人的生命。这处住宅空间狭小,堆满报纸和其他杂物,一片狼藉,令人难以行走……邻居说,这名老妇人已经在这间小屋里居住30多年。屋内摆设奇特,装着粉红色的百叶窗。

第一页就写了这些。内页标题“老妇显然无家人、无访客”。标题下面展开详细报道:

几个邻居表示,“他们定期帮玛格丽特清扫车道上的树叶……(其他邻居)定期探访她。邻居们提议为她申请政府的送餐服务”。但玛格丽特“坚持”自己下厨、一位有孩子的邻居描述自己拜访玛格丽特时的情景。玛格丽特谈起自己在圣·巴巴拉(SantaBarbara)长大,还曾教过音乐。最后,玛格丽特家失火时,男女老少们焦急万分,试图救火。有人试图破窗而入,有人打电话报警,有个10来岁的孩子叫醒他妈妈,有个男人拿着浇花的水管灭火,直到警方警告才肯让开。

最能透露这篇文章主旨的是内页的标题:“老妇显然无家人、无访客”。这样一个标题要传达的是:这个女人孤孤单单、孑然一身。然而正文中却描写了邻居们拜访她、帮她清扫院子、解决用餐问题、聆听她的童年故事与职业生涯,最后奋力拯救她的生命,直到警方警告才肯让开。

除了报道所述之外,我本人对玛格丽特一无所知。但是,即使仅靠这为数不多的材料,我完全可以写出一篇不同的报道。比如,我开头会说,这是一位深受爱戴的老师,一生居住在圣巴巴拉,年过七旬,却精神抖擞。然而这份报纸一开始写的却是凌乱的房子。

这篇报道着力把这位终身未嫁的老妇人塑造成可爱的形象。而不是独立、见多识广、学问渊博、能力十足的人。这样,我们所了解到的是,她家里装着粉红色的百叶窗,而不是她在这个国家房价最高的城市里,仅靠一份薪水就能拥有房产的伟大成就。我们所了解到的是玛格丽特家里堆满凌乱的报纸,而不是她一向关心世界大事。或许这位记者觉得玛格丽特很可爱,同时也是个固执的老太太。因此,她并不在意玛格丽特会烹饪,却反复强调玛格丽特“坚持”自己下厨。

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三天,这份报纸又刊登了一封有趣的信件。这封信是写给安·兰德斯(AnnLanders)的。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亲爱的安·兰德斯:我的丈夫是个“拾荒人”,他什么都捡,杂志、报纸、瓶瓶罐罐等。他今年55岁了。他说除非我丢掉我的东西,否则他绝不会丢掉他这些东西。而他所说的“我的东西”,就是一箱圣诞饰品。

安·兰德斯没有公布来函读者的真实姓名,所以我永远也无法知道“拾荒人”的讣告开头会怎么写。但我愿意用我的米奇·曼托(MickeyMantle)签名的棒球手套做赌注,讣告的第一句绝不会讲他东西的凌乱。

从这篇报道的描述来看,我想那位记者是同情玛格丽特的。不仅因为她死得凄惨,而且她单身一人、没有访客(但事实上她有访客),也没有孩子。因此我考虑了很多单身老人的生活,然后来探讨玛格丽特生活的这几个方面。

首先,玛格丽特独居很可怜吗?除非她不想独居,否则没什么可怜的。一想起老年人独居,我就想起一位20世纪颇负声望的心理学家玛丽·安渥斯(MaryAinsworth)。她是一位深受爱戴的女性,几十年来一个人独居。快到退休年龄的时候,许多亲友主动邀请她搬到自己家里安度晚年。在她向我形容这些非同一般的邀请时,她表现出的不是感激,也不是放松,而是一种接近于气愤的情绪。她根本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生活。当她需要照顾的时候,她搬进一所老年公寓。在那里,仍然有自己的空间,身边也有人照顾她。这就是她的选择。无论从哪方面来讲,玛丽·安渥斯都是个不同寻常的女性,但她所做的选择并不奇怪。尽可能独立地生活,这在当今社会是很常见的愿望了。

那么,玛格丽特没有孩子很可悲吗?同样的,除非她希望有孩子,否则这没什么可悲的。一位社会学家对3000多名中老年人进行了调查。他发现有三种人特别容易忧郁:没有孩子,但认为有孩子会比较好的女性;与子女相处有问题的父亲及母亲。

两位心理学家研究了286份调查报告。这些报告调查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会造就晚年的幸福生活。结果发现,拥有成年子女的老年人不见得与子女联系越频繁生活就越幸福,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沟通的质量。成年子女当然可以带给父母那种深爱的感觉。当这种感觉占据了他们相处的时光,年迈的父母才真正感觉到幸福。然而成年子女也可能表现出的不是爱,而是背负家庭包袱的负担。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两位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许多拥有成年子女的老人喜欢与子女保持一定距离,来享受亲密感:“虽然老年人十分重视与成年子女的关系,但他们并不希望一直待在子女身边,比如说住在一起。”除了子女的陪伴,朋友的陪伴也会带来幸福感。常和朋友在一起的老年人通常比那些鲜与朋友在一起的老年人要更有幸福感。

既然我们不能因为玛格丽特年老独居而对她抱以过多同情,也不能因为她没有孩子而可怜她,那起码可以断定她很孤独,所以我们同情她,这样可以吗?哦,不行。

社会学家佩尔·戴克斯特拉(PearlDykstra)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老年人孤独问题的研究。1995年发布了研究结果。这项研究调查了131位荷兰男性和女性。他们都在65岁到75岁之间,或一直未婚,或曾有婚史(包括离婚或丧偶)。这些受访者将自己的孤独程度从0~11进行等级评定,11为最孤独。

各组受访者的得分情况见下表:

曾有婚史一直未婚

男性4.33.6

女性3.42.0

首先,要注意的是,每一组的得分都很低。5.5是中间值,而这些分数都远低于5.5.平均来说,这些老年人都不怎么孤独。其次,无论有无婚史,男性都比女性更孤独。再次,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有过婚史的人都比一直未婚的人孤独。最后,这些所有受访的老年人中,最不孤独的是一直未婚的女性。她们的平均孤独指数非常低,是2.0.

然而这份调查的方位比较小,也没有把正处于婚姻状态的人纳入研究范围。9年后,戴克斯特拉扩大了调查范围,调查了3737位荷兰的男性和女性。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到89岁之间。这次调查对象包括了已婚和再婚的人群。曾有婚史的人也被细分为离婚和丧偶两类。

这次调查中,一直未婚的组别和上次调查结果相同。所有组别的得分都低于中间值。男性比女性更孤独(离婚组除外,离婚一组的男女性孤独程度相当),曾有婚史的人比一直未婚的人更孤独。所有组别中,孤独指数最低的是一直未婚的女性。

已婚和再婚的人也不孤独。事实上,一直未婚的男性比结过婚或再婚的男性孤独。但在女性组别中,一直未婚的女性孤独程度明显最低。只有那些正处于第一次婚姻中女性与一直未婚的女性孤独程度相当。

另一项小范围的研究,调查了几百名美国女性。她们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调查结论与前面相同。一直未婚的女性和正处于婚姻状态中的女性孤独程度最低。曾有婚史的人最独孤,但平均来看,这一组别的孤独程度仍在中间值以下。

一直未婚的年长女性孤独程度如此之低,令我非常吃惊。这大概有三个原因。首先,她们年纪比较大。其次,她们是女性。最后,她们一直未婚。如果我们相信,这些人的生命中没有什么重要人物,也从未有过重要人物,那她们应该最需要有这么个人。这应该是三重的悲剧,她们怎么能生活得这么好?

至于一直单身的人为什么晚年会比离婚或丧偶的人生活得好,不时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不曾经历失去至爱的感觉。当然,这不能解释女性为什么比男性生活得好,我们暂且将它搁置一旁。首先我们挖个坑,把“单身不会体验失去真爱的痛苦”这个想法扔进去,带着鄙夷将它埋葬。

再来看终身未婚女性的晚年生活。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教授芭芭拉·赛门(BarbraSimon)访问了50名终身未婚的女性。她们都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调查过程中,她们的年龄都在65岁到105岁之间不等。赛门的确发现这50位女性中,有一位与世隔绝。其他49名女性每天总共会和47位朋友保持联系。其中16人已与她们维持超过40年的友情。这49名女性又共列举了另外98位每周联络一两次的朋友,其中20人与受访者的友谊超过了40年。列出的这些人并不包括那些调查之时已经去世的好朋友。这些受访女性都有过工作经历。退休后,她们就用更多时间追求感兴趣的事,交朋友。

这项研究对终身未婚的女性为什么晚年不容易孤独提供了重大线索。她们有亲密的朋友,而且通常不止一个。她们之间的友谊非常稳定,往往持续几十年。这些终身未婚的女性不会为了与伴侣长相厮守,就把友谊搁置一旁。

终生未婚的女性比曾有婚史的女性晚年生活要好,还有另一个原因。她们很久前就开始了独立生活。在处处迎合伴侣的文化中建构自己的社交网络。她们明白如何处理工作,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不论是否有人帮助,她们都能应付。这些事情对她们来讲,并不是什么艰难的新挑战。她们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步入老年,是因为她们有能力、懂技巧、有韧性,而不是因为她们一帆风顺,不曾经历痛苦。

单身男性,不论是离异、丧偶或是终身未婚,通常都比单身女性晚年生活更加孤独。针对单身男性的研究比针对单身女性的研究少很多,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性别差异的影响还很难弄清楚。但就我们所了解的,在现代美国社会,建立并维持亲密的同性友谊,男性要少于女性。这并不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的基因不同而决定的。在其他时代和其他地域,男性之间维持着亲密的友情,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然而时至今日,社会对同性恋挥之不去的恐惧对男性的影响甚于女性。两位女性一起喝咖啡、吃饭或只是待在一起,要比两位男性更容易。男性通常需要以公务或运动为由,才能聚在一起。到了晚年,与终身未婚的男性相比,终身未婚的女性则已经拥有了深厚长久的友情,使她们远离寂寞。如果我这个观点没有错,这简直就是个有趣的讽刺。到了晚年,曾被指责为同性恋的男性大都成了异性恋(其实他们一直都是异性恋)。事实上,这些人自己也曾歧视同性恋。

在已婚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交朋友。被问及自己最好朋友的名字时,已婚男性往说的是自己的妻子,而已婚女性则更倾向于列出一位同性朋友的名字,而不是自己的丈夫。如此看来,男性比女性更加依赖夫妻关系。因此,当婚姻结束时,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拥有亲密的同性朋友。

在婚姻中,男性和女性还有另一点不同,那就是做家务。一般来讲,妻子做家务要比丈夫多。婚姻结束后,这方面的差异就会给男性带来不小的麻烦。研究显示,晚年丧偶的人群中,对于做家务,男性比女性更可能感到压力和沮丧。

根据报道,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美国民众兴起了一股潮流。2002年,《时代》杂志描绘了这样一群人,包括单身和已婚的男女。他们“将交朋友列为退休计划中的首选”。有些朋友多年来分散各地,但计划退休后搬到同一个地方共度晚年,另有一些人打算住在一套房子里,或者同一栋公寓里。两年后,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单身、离异或丧偶的女性,‘朋友之间互相照应’的晚年生活模式正蔚然成风”。一位建筑师告诉《纽约时报》,他已经为那些打算同住的单身女性专门设计了一种房屋,不久就接到了六起类似的委托案件。

当我读到《时代》杂志、《纽约时报》的这几篇报道及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时,读到类似赛门写的关于单身人士晚年生活的书籍时,我想到了那些信奉婚姻神话、担心自己孤独终老的人们。例如珍妮,她可能一生从未交过朋友。然而当访谈即将结束时,她吐露了自己的忧心:如果不结婚,可能会孤独地老去。还有那个和心理学家海德灵顿交谈的女性,当她看到一位貌似没有访客的老妇人穿越马路,就开始担忧:“30年后我是不是也会变成那样?”我可以回答她:有可能。但她也可以与朋友互相扶持,一起规划未来。她也可以像那位看到《人物》杂志“性感、单身、火辣”男人的封面故事后向杂志投诉的女读者。

她风趣地问:“这些男人很棒,不过来一篇‘性感、单身、火辣的老年人’如何?”或者,她也可以效仿2003年那四位每周吸引1300万观众的能言善辩的单身女性。不,我不是说《欲望都市》中的那四个!我是说《黄金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