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在漫无目的地逛街时走进一家专卖店,钱包一掏而空后才后悔怎么又乱花了钱?
你是否在心情沮丧时总爱用购物来发泄一通,静下心才发现买回许多无用的东西?
你是否被导购小姐的赞美弄得飘飘然,谁知你买下的衣服穿回家却显得那么不合体?
你是否一看见打折促销就按捺不住,一口气买下大批衣服,其实很多你并不需要?
你是否……
女人消费,是真正的“血拼”,在购物时,女人一改文静、娴雅的面貌,时不时便会被冲动主宰。电影《购物狂》中张柏芝饰演的方芳芳便是此中翘楚,控制不住的消费欲让她完全无视自己的经济能力,疯狂追求顶级品牌,纪凡希、古奇、华伦蒂诺、阿玛尼……刷爆N张卡,沦落到失业的地步。
电影中的人物固然有些夸张,但试问我们每一个女人,有谁能在面对精美的服饰、化妆品的时候,还能保持住一分冷静。这个花花世界给了女人太多的诱惑,女人在目眩神迷之时自然将手中的钱包乖乖奉上。
至今仍选择单身的女人们,停止挥霍金钱吧,请你想一想,有很多时候你已经不是在消费,而是在浪费。衣柜里那一堆堆再也穿不出去的衣服,门后那一只只落满灰尘的鞋盒,还有你永远干瘪的钱包,难道还不足以让你清醒过来吗?
我们该如何去除挥霍金钱的习惯呢?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以积极的态度用钱去取代消极的态度。
你不应该对自己说:“我该不该买这东西?”而应该问:“这东西的价钱,是不是在我这个月花钱的预算金额内?是否正是我所要花的钱?”换句话说,你要问问自己,到底有多么想要花这笔钱来买这东西,而不仅仅是告诉自己能不能花这笔钱。
“我不应该花这笔钱”,因为它是消极的信息,所以容易被忽略,这也是人类的心理。然而消极的输入会迫使我们合理我们的购买行为,如“这东西颜色很漂亮”、“这东西正在打折”和“我真的很想要这东西”等说法,就是一些很普遍的例子。其实,若透过选择性的消费,你想要花钱的本能还是能够得到满足的。这就像一个正在减肥的女人必须减少热量的吸收,但每天却又还可以吃一点儿冰激凌一样,你不必试着去完全改变生活方式,而且也不必强迫自己克服心理上的排斥感。
不要误以为选择性消费很简单,其实它并不简单,它需要不断地练习。给自己一些选择,先列出物品的优先顺序,然后再列出一个购物清单。(当我们去超市时会列出清单,为什么买其他东西时不会如此)问问自己,用同样的金额,还可以购买哪些东西?至少去比较三个不同商品的价格、服务和品质,你将会看到什么事情发生?
你的消费是可以掌控的,无视习惯、冲动,或者是广告,你将能够购买真正想要的东西。如果养成了这个习惯,能够聪明地消费并存下所省下来的钱,你很快也可能成为富翁。
要养成好的消费习惯,就要在消费前多问自己几个“W”。为什么要买(Why),问问自己是否必须买这件东西,它合乎需要吗?你的经济收入和财务状况能否负担得起;什么时间去买(When),何必非要追赶流行,流行的如果是有价值的,自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时再买也不为晚,价格却已有一定的下降。换季购买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去哪儿买(Where),同样的商品在街边店和大商场出售的价格差异是很大的,即使对同一地方的几家店铺,也要“货比三家”,不让自己吃亏;以什么方式去买(How),借着打折、促销时机购物很好,但一定要看清,不要落入商家的陷阱,没有买到便宜不说,还白白吃亏;和什么人去买(Whom),如果你是一个易冲动又爱面子,抹不下脸来砍价的女人,不妨请女友中的一位购物高手做伴,看看人家是怎么精打细算、讨价还价的,和高手一起“血拼”,既不会多花冤枉钱,又能锻炼好的消费习惯。
32岁的单身女子李晶也是一个“折扣牺牲品”的典型。最近要搬家,她整理时居然从角落里翻出十几双鞋,有些还是崭新的。李晶回想起它们的来历,“换季打折”、“买二赠一”、“断码处理”……当时觉得真实惠啊,这么便宜。结果“换季打折”到能穿的时候早就跟不上潮流,式样老旧;“买二赠一”穿了没几天就断线开胶;“断码处理”不是晃晃荡荡,就是太挤脚……当时没觉得什么,反正便宜,不穿也没关系,现在翻出来却是这么一大堆,扔了确实可惜,留着又有什么用呢?她害怕节俭的父母不高兴,背着他们悄悄把鞋都扔掉了……
每一个单身女人都应该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要再放纵自己的欲望。谁都可能有过偶尔的透支,但不要让透支成为习惯,量入为出是快乐的根本所在。花钱没有错,花钱可以买到你需要的东西,可以享受人生。但花钱也是一种态度及风格,想尊重你的钱,就要知道如何花钱。少花点、多省点,让你的财富累积起来,而不是悄悄从指缝间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