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从哪个星球来的?

一对夫妻正在争论,是把水槽堵上,放满水洗碗,还是把水龙头打开,然后分别清洗所有的东西。他们很乐意调侃彼此之间的这种差别。他们有时候又会觉得差别太大,时不时地会觉得郁闷生气。

如果不考虑个人的成长方式和环境,我们或许就理解不了这些紧张关系的根源,就不能真正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固执己见。事实证明,洗碗槽蓄满水可以节约用水,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日久难改的。在她长大的地方,不是想当然就能获取淡水资源,她妈妈每天都会向她灌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这与她伴侣的经历完全不同——他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当我们的观点与伴侣坚信的观点相冲突时,我们面对的或许是隐藏其中的一些很久远的问题,这可能与双方家庭的不同处事方式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能恰好会被这种差异所吸引。但同样又会觉得很难理解他们。就像一个当事人所说——常常感觉我们好像来自不同的星球。

有些夫妻对此深感忧虑。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更和睦地相处,夫妻对不同的事情应该有相同的感受。但即使我们在同一条街上长大,互为邻居,在相同的大环境中,我们各自的家庭氛围也可能有所不同。

这让我想起我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儿的情景,那时我们的孩子还都是婴儿。尽管我们有诸多相似之处和共同点,但我们为人父母的方式却各不相同。喂养孩子、抱孩子、和他们说话、与他们玩耍的方式都不一样。如何逗乐孩子,如何应对他们的闷闷不乐也各自不同。孩子难过或者不睡觉时,我们的安抚方式也不同。我们制定的规则和管理时间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能够容忍的混乱程度不一样;我们与伴侣一起分工合作以及解决分歧的方式也不一样。毫无疑问,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并为之竭尽所能,但我们都有不同的方式,对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抱有不同的希望。

快进一步,把这些婴儿想象为成年人,因恋爱或婚姻走到一起,也要面对和解决他们截然不同的做事方式——这些看似不同的方式也许构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自我认知,使其更加完整。世界上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氛围、自己的规则以及独一无二的家风。无论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里长大,你不可避免地都会学到一些处事方式——事无巨细到怎么吃饭、如何表达爱(或不爱),以及可以在卫生间待多久。你不一定非要同意这些想法,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保留一些想法,反对其他想法。你也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经历和体验,从中看到世人和社会如何对待你的家人,他们在世上生活得艰辛还是轻松。所有的这些想法和经历都会存在于一个慢慢长大的孩子的心里。当这个成年的孩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时,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应对和了解彼此不同的想法。在我们做事和思维方式的深层次差异的困扰中,除了潜在的丰富性之外,还存在巨大的文化冲击和分歧的可能性。这些差异与我们成长的大环境以及我们特定的家庭文化有关(也会受到家庭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了解这些差异以及彼此之间的方方面面是段漫长而又不可避免的坎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