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是什么?

社会关系的建立,或者展开来讲的依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依恋包括肢体的接触、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互动。特别是,这个概念曾被用来特指父母和婴儿之间长久的身体亲密(Bowlby,1958),以及成年人与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Hazan&Shaver,1987)。

在对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观察中可以看出,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互动从出生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而父亲在这一过程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在婴儿和儿童的成长中,父爱与母爱是同等重要的。无论是当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时向母亲的方向转头,还是被父亲抱起来那一刻冲他微笑,这些都会加强亲子关系。互动的确是依恋不可或缺的部分(Baumeister&Leary,1995)。婴儿的微笑和他们讨人喜爱的模样都是用来提高生存价值的,也就是说,那些积极参与互动且与父母紧密连接的婴儿会得到更多的照顾并顺利度过婴儿期(Hrdy,1999)。

身体接触在情感连接的过程中尤其重要。很多关于依恋的理论都来自20世纪60~70年代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Harlow,1958)。猴子幼子需要从母猴那里获取肢体接触和爱抚。“感官喜好”这个概念用来形容猴子幼子在还无法分辨谁是亲生母亲的时候就会紧抓一只母猴不放手(Harlow,1974)。如果在幼儿时期这份来自母猴的爱抚被剥夺,幼猴会在后期受到不同方面的发育限制,尤其是在交配和哺育后代方面。人类婴儿也一样从他们的看护人身上寻找这种肢体的亲密接触。一个婴儿可能在吃饱且尿布干爽的前提下仍然哭个不停,这时如果抱起他并不断摇晃或爱抚就可能会使其停止哭泣。肢体的亲密接触是亲密关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Baumeister&Leary,1995)。

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另外一个让人感觉到完整归属感的因素,在建立依恋的过程中,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看护人一贯的关注下,婴儿才能感觉到安全和稳定。在生命的第一个年头里,被照顾得很好的婴儿,就意味着饿的时候就有奶喝,尿湿的时候就有干尿片,无聊的时候会被哄、被抱、被爱抚、被倾诉。在这样充满了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婴儿就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始终如一的,是可以被期待的,也就意味着是安全的。此外,这个过程是相互的,需要看护人和婴儿相互响应、相互对视、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Schaffer,1971)。

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婴儿会对跟他互动的看护人之间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依恋感,这通常既对母亲也对父亲,同时会对与看护人分开变得越来越抵触。到一周岁的时候,婴儿会对看护人有强烈的占有欲,如果看护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孩子身上的话,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并心怀嫉妒(Hart,2001)。婴儿是很容易适应这种占用欲的,因为他根本不希望看护人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走。人类进化授权给婴儿“我先”甚至“唯我”的态度,这进而成为婴儿生存的最大保障(Hrdy,1999)。

人类个体之间在身体层面和情感层面上都是相互连接的,这个概念已经众所周知,但“依恋研究”这一课题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英国的心理治疗师JohnBowlby授命开始研究孤儿和那些被迫与父母分开的孩子而拉开序幕的。他非常系统地观察了这些孩童们的成长历程,然后提出了全面的依恋理论,并着有《依恋与丧失》一书。他提出婴儿们会对他们最亲近的看护人产生依恋,这份依恋逐步成为他们的“内在情感运作模式”,或者说成为他们的认知和情感模式的蓝图,从中可以窥探他们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雏形。

另一项实验方法叫“陌生环境”(Ainsworth,Blehar,Waters&Wall,1978),简而言之,就是把孩子和看护人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分开(例如在一个游戏房间里由另外一个成年人来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然后观察者对孩子在看护人离开时、不在时和回来时这三种情况下的行为进行研究。根据孩子在这三个阶段的反应,他们的依恋情节被分类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看护人离开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安,但会逐渐安静下来开始玩耍,并在看护人回来的时候表现出欢喜。在这种情况下,看护人扮演的是安全感的提供者,孩子可以大胆向前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在这个实验中是游戏房间)。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在看护人离开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同样的不安,但是他怎么也无法安静下来,当看护人返回的时候,孩子会表现出黏人和排斥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显示其矛盾、犹豫的心态,而且这个类型的孩子也不愿意去探索周围的环境。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看护人离开时并不一定表现出不安,但也不会在看护人返回时表现出欢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像从依恋体验中孤立出来了。在美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Erber夫妇在《亲密关系:问题、理论和研究》一书中称,接近三分之二(65%)的美国中等家庭的儿童属于安全型依恋,23%属于焦虑型依恋,而12%是回避型依恋。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依恋类型只是在Ainsworth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反对意见提出依恋类型可能有四种甚至更多种(详情参阅第四章),但对依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近一二十年里备受关注。依恋这个概念博大精深,远远超过孩子和看护人之间的依恋这个小方面,成年恋爱关系中的依恋也是其重要部分。另外,依恋的类型还会受文化背景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就算孩子和看护人之间的依恋表面看是具有全球性的,但其表现形式仍可能因为表现依恋感时的文化或时代背景而不同,还会因为看护当时的特定条件而不同。依恋

莎侬在一个没有任何公然冲突的家庭中长大。对她而言.她的父母似乎从来都是相敬如宾.她和弟弟也不允许有任何争执。现在,莎侬考入大学,只有假期的时候才回家。她从小就已经学会把自己的情绪封存起来,所以她常会担心如果自己不小心流露出任何一点负面情绪.她的朋友们就会离她而去。她曾经很认真的谈过一段恋爱,但男朋友后来还是走了,莎侬至今对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无法释怀,但她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些。她感到无比孤独,人也变得郁郁寡欢.

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不同的关系而表现出不同(Feeney,2000)。“归属感假说”这个概念比依恋理论要宽泛得多,远远超过亲子之间或者恋人之间这种单一层面的关系,而又更广泛地具有全球性的归属感意义(Baumeister&Leary,1995)。

如果人类建立社会关系的基本需要如此强烈,那么丧失这种社会关系的反应也应该同样强烈。